遗传分子基础-2011-方(upload).ppt_第1页
遗传分子基础-2011-方(upload).ppt_第2页
遗传分子基础-2011-方(upload).ppt_第3页
遗传分子基础-2011-方(upload).ppt_第4页
遗传分子基础-2011-方(upload).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遗传学部分,2011、02,方 美 英,四 部分内容,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信息的传递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 动物基因工程概述 (前沿讨论),分子遗传学参考书目,1 动物遗传学,吴常信主编 2分子遗传学 (孙乃恩/孙东旭/朱德煦 编著) 3. 遗传学( S.L.埃尔罗德/ W.斯坦斯菲尔德 著) 4 Genome (Brown TA, 2nd) 5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by R Weaver) 6 各类遗传杂志、畜牧兽医杂志、医学杂志等,第一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 遗传物质,遗传规律的发现(1866)到遗传物质的发现(1944)历时80年,遗传学,

2、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物质,生物物理学,遗传物质的基本特征,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能控制物质性状和代谢过程 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DNA的分布: DNA聚集的地方就是遗传物质大量集中的地方。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遗传物质也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 DNA的含量:同一种生物,不论年龄和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每个细胞核的DNA含量基本相同。配子里DNA的含量一般是体细胞里DNA含量的一半,即DNA含量与染色体倍数是一致的。,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DNA的代谢稳定: DN

3、A分子代谢稳定,一旦合成不再分解;其它物质既有合成,也有分解。 DNA对紫外线的反应:紫外线可引起生物变异,其最有效的波长是260nm(诱变作用效果最强)。这个波段也是DNA对紫外线的吸收峰,引起DNA变异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变异。,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多糖 脂类 RNA DNA 蛋白质,肺炎双球菌的遗传发生了改变,1细菌的转化,Frederick Griffth (1928) Oswald Avery, et al. (1944),DNA是病毒的 遗传物质 Hershey and Chase (1952),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用32P和35S验证了DNA是遗传物质,-35S,-32P

4、,蛋白质有硫而没有磷,DNA有磷而没有硫,RNA是遗传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 Heinaz Fraenki-Conrat & B. Singre (1957),SARS: 单链RNA病毒,结论:RNA决定子代性状。在没有DNA的TMV中,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物质?,1935年,法国研究人员经接种发现羊瘙痒病可在羊群中传染。 1985年,首例疯牛病在英国被发现,次年,在英国迅速蔓延。,病原体朊粒(prion) :不含核酸的蛋白质颗粒。 蛋白异构体间的转换。PrP sc定向生成,体内堆积。,PrPsc进入宿主细胞并不是自我复制,而是将细胞内基因编码产生的PrPc变成PrPsc。,第

5、二节 核酸的结构,DNA RNA,一级结构化学组成 高级结构物理构象,核苷酸是DNA基本结构单元,它由戊糖与碱基和磷酸脱水缩合而成。,DNA的化学组成,碱基及其异构体,氨基、亚氨基互变 酮式、烯醇式互变,碱基通常的化学结构,单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按线性顺序连接 磷酸基团和戊糖在双螺旋骨架的外侧 碱基面向骨架内侧,DNA一级结构,DNA一级结构特点,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4种核苷酸的链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A=T、G=C,A+G=C+T,这一规律称为Chargaff当量规律。(第一定律局部或全基因组均适用;第二定律适用于双链DNA基因组) DNA分子碱基序列的排列方式极其多样,碱基序

6、列的变化可能引起遗传信息的很大改变。(多样性与基因组结构的特异性),A,A,A,T,T,T,G,G,G,G,C,C,C,A,T,C,你注意到了吗?,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Figure legend: A polynucleotide chain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5-3 sugar-phosphate links that form a backbone from which the bases protrude,DNA序列的编写方式,5,3,DNA 序 列,DNA的二级结构 Watson

7、and Crick, 1953,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Chatgaff 对DNA碱基组成的研究结果: 1949-1951年,Chargaff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纸层析等技术,对不同来源的DNA进行了碱基定量分析, 发现了碱基组成的共同规律: (1)以摩尔含量表示,不同来源的DNA都存在着这种关系,即A=T和C=G; (2) 嘌呤碱基的总和与嘧啶碱基的总和相等。,50年代初,人们已普遍承认DNA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存储在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上4种碱基的特定序列中。,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Wilkins及其同事Franklin等用X射线衍射方法获得的DNA结构资料 1952-195

8、3年,获得了精确反映DNA结构特征的X 射线衍射图片,其影像表明了DNA结构的螺旋周期性,碱基相邻叠加,并垂直于螺旋轴等空间取向特征。,Watson & Crick 同时代的研究者,鲍林,1931年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1954年获诺贝尔奖。1950年,他首先阐明了氨基酸链的螺旋状结构。最早认定DNA分子具有与氨基酸链类似的螺旋结构,但他错误地认为DNA分子是由三股螺旋组成的。,富兰克琳(RFranklin,19201958) ,最早认定DNA具有双螺旋结构,并且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了清晰而优美的DNA照片,她还精确地计算出DNA分子内部结构的轴向与距离。 威尔金斯(19162004)则计算

9、出DNA分子螺旋的直径与长度。他们二人还对DNA分子的结构作出了确切而关键性的描述:磷酸根在螺旋的外侧,碱基在螺旋内侧。,Watson & Crick 与双螺旋模型,克里克在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二战爆发后参军。战后转学生物学。,沃森15岁进人芝加哥大学学习;22岁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依据X射线衍射图上的几组数据,先构建出分子模型的大模样,再不断调整其中原子排列的细节,直到其与真实分子的衍射图十分接近为止。,得知美国化学家鲍林正是依据结构化学的简单原理,通过构建分子模型的途径,发现了蛋白质多肽链的螺旋结构。这更使他们确信:解决DNA分子结构之路在于构建模型。,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

10、结构的设想。但当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琳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琳当即指出DNA结构应是双螺旋。,1953年2月28日,第一个DNA双螺旋模型诞生。,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氢键数目的多少与DNA结构的稳定性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描述,右手螺旋 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在外侧,

11、碱基在螺旋的内侧 两条链以氢键互补配对 双螺旋直径2nm,螺距3.4nm,每个螺旋10个碱基对 螺旋表面大沟、小沟交替出现,双螺旋模型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基础,DNA双螺旋结构可以完美地解释基因的复制和信息传递。 双螺旋的大沟中有丰富的化学信息,是DNA结合蛋白所处的空间。 已知的DNA双螺旋构象有7种,A、B、C、D、E、T型为右手螺旋,而Z-DNA是左手螺旋。 在已知的构象中,B-DNA是溶液和生物机体最常见的形式,活性最高;A型大沟变窄变深,A-T丰富区常呈A型,转录时DNA-RNA杂合链为A型;Z型不存在深沟,只有一条浅沟,高G-C区易出现Z型变构,可能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DNA的二级

12、结构意义,DNA双链构象,右手螺旋,左手螺旋,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旋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超螺旋又可分为负超螺旋和正超螺旋两种。天然双螺旋DNA是负超螺旋。,DNA的高级结构,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许多种不同的RNA分子,其中最主要的有: 信使RNA传递遗传信息。占RNA总量的5-10%。 转运RNA小分子量RNA,转运氨基酸,识别密码子。三叶草型二级结构。占RNA总量的10-15%。 核糖体RNA由大小亚基构成,蛋白质合成装配的场所。占RNA总量的75-80%。,RNA的其他种类(small RNA),核小RNA(Sma

13、ll nuclear RNA, snRNA) 参与mRNA加工 核仁小RNA(Small nucleolar RNA, snoRNA) 在rRNA分子加工中起核心作用 胞质内小RNA(Small cytoplasmic RNA, scRNA) 有些分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小分子RNA,小分子RNA(microRNA),是一种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单链RNA,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这些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s)参与调控基因表达。,控制基因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是DNA的转录和翻译。小分子RNA不会被翻译以合成蛋白质,而是与靶mRNA结合,通过调节翻译或降解靶mRNA来调控表达。 miRNAs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早期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死亡,脂肪代谢和细胞分化等。有些miRNA起着抑癌基因的功能。,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折叠而成的大分子物质。 氨基酸有着共同的骨架,不同的氨基酸有不同的侧链。 基因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基因将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不同的基因决定不同的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