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技术与方法.ppt_第1页
公共决策技术与方法.ppt_第2页
公共决策技术与方法.ppt_第3页
公共决策技术与方法.ppt_第4页
公共决策技术与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公共决策中的心理因素,4.1决策者的心理认知,4.1.1对他人的认知 1.影响对他人认知的客观因素 仪表特征 表情特征 2.影响他人认知的主观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决策者与决策对象第一次见面时,在心理上产生的带有感情因素的认知倾向。 近因效应。是指决策者对人评价时,该对象近期行为在决策者头脑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影响了对该人一贯的看法。,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对其核心品质的印象,会对其他品质的认识起掩盖作用。 定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又称偏见,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直接影响着随后产生的信息和行为。 高阴影效应。又称反衬效应。

2、在认知事务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由于差别大的事务相互承托,使人们对事物认识出现偏差。 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决策者情感的变化,对一个人、一种现象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两个不同极端的评价。,4.1.2对自我的认知,1.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自我认知是以他人为镜,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镜子,这一印象直接影响着个人自我评价的形成。 2.自我认知的方法 明确自我角色 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培养积极的情绪,消极情绪会降低决策者的理智水平 消极情绪会降低决策的效率 消极情绪会导致决策者人际关系紧张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首先,要有坚韧的毅力 其次,要善于决断 最后,要有宽宏的气量,4.1.3

3、对社会角色的认知,1.角色期待效应 是指社会不仅给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而且对角色的实现抱有期望。 2.优势个人效应 冷场 依附心理 一边倒 3.群体压力和从众效应 4.帕金森效应,4.1.4决策者的风险态度,b,c,a,d,效用(风险),损失,利益,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差异分析,a冒险者的心态 b保守者的心态 c稳健型的心态 d一般人的心态,4.2决策者的心理压力,4.2.1心理压力简介 压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是指能引起人们身体和情绪不愉快反应的事件或刺激。 1.挫折与压力 挫折是指由于感到外在环境因素阻碍了个体预期目标的实现,由此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

4、。 缺乏挫折 损失挫折 阻碍挫折,2.心理冲突与压力 心理冲突是指一种心理矛盾状态,是指决策者心中有两个以上行为动机或偏好同时存在,使人感到左右为难,甚至不知所措。 双趋冲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是指两个动机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 双避冲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心理困境。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3.心理冲突的解决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认识失调是指决策者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或者不

5、相容的认识,从而导致产生不愉快的、苦恼的或者左右为难的心情。,4.2.2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1.决策问题的影响 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 决策目标的数量与难易程度 决策后果对决策者利害的关系,也就是说,利害关系大者往往压力也大。 2.决策环境的影响 决策所冒风险的大小 决策时间的限制 决策环境的动态变化,3.决策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决策执行后回旋余地的大小 决策者经验的多少 决策责任的可分担程度 4.选择的自由度的影响 决策者的个性类型 选择自由度受限制的程度 限制自由度的压力来源,4.3决策者对心理压力的适应,4.3.1决策者对心理压力的反应 1.心理压力负荷量的影响,效率,心理压力,简单工作,

6、难易适中,困难工作,图 叶杜法则,2.心理压力时间的影响 3.心理压力的作用 刺激生活与工作的进取心 满足人们的某种生活需要 增加对压力的抵抗力与适应力 工作效率及人际关系的有效性降低 适应力降低 情绪失调及身体不适,负面作用,积极作用,1.决策心理冲突理论模型 无冲突地坚持模式 无冲突地改变模式 防御性躲避模式 极度紧张模式 警惕模式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不作改变,是否会有很大风险或不良后果?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做这样的改变,是否会有很大的风险或者不良后果?,4.3.2决策心理冲突理论,如果上面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就出现第三个问题,能否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案? 如果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为“是”,

7、则决策者可以设法另外寻找更好的方案,以求摆脱困境,此时就出现第四个问题:是否有充裕的时间去搜寻更好的方案并作详细论证? 如果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为“是”,那么决策者会进入“警惕”的是或否模式。此时,他会仔细地搜求各种可能的方案并对其成效、代价、风险等方面进行冷静的评价,因为有时间,所以他的压力并不大,只属中等。,2.决策反应模式比较 规范性决策所提出的理性要求: 全面而详细地审查所有的候选方案; 尽可能全面地辨别所需的目标或价值准则; 评价候选方案的所有正面后果和反面后果以及所存在的风险; 积极地寻求新的有关信息,以便对候选方案作出再评价; 无偏见地消化吸收有关方案后果与出现概率的消息; 在作出

8、决策之前,对候选方案的预想结果作出再审查; 细致地执行决策,并在执行中进行仔细的监控。,只有“警惕反应”模式,决策者才能符合理性决策的要求; 最不好的反应模式是防御性躲避; 极度紧张模式也不是最好的模式; 无冲突地坚持和无冲突地改变也不是好的模式。,4.3.3决策者心理对压力的适应,1.针对“压力源”的解决办法 提高决策能力 适当降低决策任务的要求 改变认知失调 消除对选择制自由度的限制 2.磨练应付压力的能力 不怕压力,敢于自觉地迎接压力的挑战 善于学习,提高对压力的认识 学会随时注意自己对压力的反应状态,自觉加以调整 学会一些排解压力的方法,减少身心失调。,3.暂时的自我身心平衡 压抑与否

9、任 合理化解释 发泄或换位思考 投射或幻想 4.预计压力的来临,4.4群体决策中的心理冲突与解决,4.4.1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 1 .群体助长与群体抑制 一个人与他人在一起工作或有他人在场时,工作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群体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作用。 由于他人在场,使工作、生产出现降质、数量下降的现象叫群体抑制(social inhibition)。 2.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表面,内心,从众行为的分类,3.群体规范与凝聚力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待,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应按照这种共同的期望行事。 群体中各成员互相友爱,各成员以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对群

10、体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种群体具有有力和积极的群体规范。群体的这种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凝聚力。 4.群体士气 群体去完成共同任务时,常常会显示出积极的态度与高涨的情绪,由这种精神状态所构成的总气氛通常被称为“士气”。,生产率,士气,a士气高生产率低,b士气高生产率高,c士气低生产率高,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4.4.2群体冲突及其原因,1.群体冲突的定义 冲突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因素存在于群体活动的各种过程之中,影响和制约群体及个体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方式,是群体互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之一。 群体冲突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采取相互矛盾、排斥、对抗过激行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

11、态势。 敌对者 竞争或斗争 目标或利益 交互行为,2.群体冲突的分类 群体内个体的冲突 个体与群体的冲突 群体期望过高,过分强调整体利益,要求为了实现群体的目标而放弃或限制个人目标的实现。 个人目标期望过高,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当个人目标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对群体心怀不满。 群体和成员的期望都高,但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异,因而造成冲突。 群体间冲突,3.群体冲突的原因 观念冲突 目标冲突 利益冲突 行为冲突 冲突双方或其中一方对客观条件了解不够,信息沟通不畅,因而判断失误,做出错误决策。 冲突双方或其中一方全面了解情况,自以为正确而有意造成冲突。 领导风格冲突,4.4.3群体冲突的影响,1.对冲突本性的认识,情景1,情景2,情景3,冲突程度,群体绩效,2.冲突对群体内部的影响 群体内部团结增加,其成员对群体更加忠诚,内部分歧减少。 群体由一个非正式的、以游戏为主的群体转变为以工作和完成任务为主的群体。 领导的方式逐渐从民主型转为专制型,而且群体成员逐渐心甘情愿忍受专制型的领导。 每一群体都逐渐成为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群体。 群体要求其成员更加效忠的服从,形成“坚强的阵线”。,3.冲突对群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每一群体都更加把另一群体视为对立的一方,而不是中立的一方。 每一群体都会产生偏见,只看到本群体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对于另一群体则只看到它的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