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_第1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_第2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_第3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_第4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4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诵古诗,从而理解领悟诗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细品古诗,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的意境,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大意,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备注 教学目标:学会4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

2、地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一、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播放送别曲) 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生说出想到了什么)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提示注意读准题目中的生字) 二、新课 (一)围绕课题质疑。 师:很好,都读正确了。诗的题目中出现了一个“送”字,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

3、问题呢? 生:谁送谁? 师:真聪明,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板书)。谁接着提? 生:在什么地方送? 师:好的,也记下你的问题。板书:在哪送 生:在什么时候送? 师:也不错,也记下。板书:何时送 生:怎么送? 师:太好了。这是个最棒的问题。板书。 生:送到哪? 生:为什么送?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认真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品读古诗 1.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老师范读) 2.学生朗读同桌互读 3.读诗擂台赛齐读 (三)、汇报交流, 理解诗意 。 1.通过刚才反

4、复的读古诗,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预设:李白与孟浩然是好朋友,感情深。(故人) “烟花三月”的时候,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扬州)去 黄鹤楼(湖北武汉)。广陵、扬州(江苏,汉时称呼,唐时称呼) 师:请同学们看,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谁能接着汇报? 重点字意:“之”到,“辞”辞别、离开,“唯”只,“帆”小船。 2.借助注释或字典理解诗的大意。(独立讨论反馈) 古诗大意(一):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老朋友离开西边的黄鹤楼,

5、在烟花三月的时候乘船去扬州。 孤单的小船越走越远,消失在水天相接处,最后,只看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古诗大意(二)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李白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李白目送好友的小船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向天边流去。 一、齐读古诗,复习巩固。 二、二、入诗境、悟诗情 1、“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么?老 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扬州三月的图片,你们看看还可 以用什么样的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 (出示课件) 生:是百花盛开的三月。 师:百花盛开用得好。谢谢你,我明白了。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

6、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生:我来,是细雨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 生: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生:是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生:阳光明媚的三月。 生:是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生;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板书:烟花三月)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也很美呢? (出示前两句课件)(指导朗读,指名读) 2.讨论: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 那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呢? “孤帆”:并不是说广阔的长江之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小船上。 3.细品最后两句的.诗境、诗情。 师:通过最后两句诗你知道了

7、什么? 生1:好友孟浩然已渐渐远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什么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李白看见了好朋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最后- 生:看不见了 师: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见时,他只看见了- 生:长江水在往天边奔流。 师:你独特的感受力令老师吃惊!那李白为什么如此久久伫立江边送孟浩然呢? 生:因为李白和孟浩然是很好的朋友。 生: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0多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拜见孟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孟浩然大加赞赏李白的诗,而

8、且盛情招待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师:说的对。看来李白和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是忘年之交。 生:几年以后,两人互相思念,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共同游山玩水,赏月看花半个多月。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李白就在那个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师: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李白心情怎么样? 生:伤心 难过 依依不舍 (板书:依依不舍) 师:如果那一时候,站在江边送别那么好的朋友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独的小船,风鼓白帆,由近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之间。你不忍离去,久久伫立岸边,目送千里。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地方。那滚滚的东流江水不正象征着你们的友谊么。那时那地,你将会怎样吟咏出这

9、两句诗呢?(出示后两句的课件) 生:指名诵。 师:是啊!你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4.指导朗读 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用仅仅28个字 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字有数而意无穷啊。其实朗读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你们能把自己从诗中感悟到的情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么? (师放课件 生在乐曲声中练读,再指名读,评价) 师:刚才我看见好多同学已经熟读能诵了,还没有做到的同学加把油! (指名背诵) 三、拓展 交流积累 背诵得真好,老师为你们

10、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诗词当中,历朝历代的赠别送行的诗文不可胜计。同学们平时是不是也积累了一些送别诗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指名背收集的送别诗) 师 :看来同学们平时有积累的习惯,非常好。有的 诗意同学们可能还不太懂,你们可以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如果没有注释,你们可以自己运用字典或者到课外搜集资料,自己做必要的注释,这样就能读懂了。 四、小结 师: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 创设情境,使学生顺利投入到学习中来。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才会更积极的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