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共24张PPT).ppt_第1页
《沁园春·长沙》 (共24张PPT).ppt_第2页
《沁园春·长沙》 (共24张PPT).ppt_第3页
《沁园春·长沙》 (共24张PPT).ppt_第4页
《沁园春·长沙》 (共24张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毛泽东(18931976) 政治家、革命家、诗人。 他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2,沁园春 长沙,一九二五年,3,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异常,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注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军阀阎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了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

2、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4,5,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lio)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xi)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ng rng) /岁月稠(chu)。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ch)/方遒(qi)。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6,品味鉴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

3、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上片主要是写景,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舸:船只。 万类:万物。 竞:竞相。 怅:本指惆怅,这里指感叹。 寥廓:宇宙的辽阔无边。主:主宰。,这是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竞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搏击长空;低眉处,游鱼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探究一)上阕中一个“看”字在词中起统领下文的作用,统领七句,诗人是从哪些视角进行描绘景物的?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作用? 明确:1)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静); 近观

4、:漫江碧透,流百舸争(动、流);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2)这些景物显现的共同特点-生气勃勃,富有活力,自然万物在秋日里竞相呈现自由的生命状态。 3)词人选择这几种景物进行描写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引出“谁主沉浮”的感慨。,8,9,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水流无情,逝者如斯;黄叶飘零,生命终结;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不是万类霜天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词人融情于景,通过万山、层林、鹰、鱼等意象抒发了 的感情。,(探究二)这些秋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慷慨激昂、积极进取,10,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11,这大自然的盛

5、衰荣枯,由谁来主宰,这国家、民族的命运究竟谁来掌握? “问”道出了词的主旨,提出了革命政权的领导权问题。 这一非同寻常的发问是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内心的感慨。 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12,讨论: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了毛泽东主宰天下、独领风骚的霸气,你认为呢?,明确:毛泽东的霸气 包含着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1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品味鉴赏,峥嵘:不平凡。稠:多。 挥斥方遒:

6、热情奔放,尽头正足。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黑暗,宣扬真理。 万户侯:这里指大军阀。 遏:阻止。,这几句话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青年人形象?,14,时代背景,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诗句。 “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1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7、”这几句话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青年人形象?,明确:下阕中,“恰”字总领到下面“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 塑造了一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风华正茂、奋发有为、胸怀天下、无私无畏、敢于斗争的青年人形象。 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社会,创造新天地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16,(探究三)恰”字总领到下面哪几句?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特点?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17,(讨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何深意? 这里既是实写,也是虚指,实写作者和同学搏击风浪,虚指革命的决心和斗志。表现了当年他们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也是对一切有志献身革命的志士仁人的号

8、召动员。,(探究四)上下阕两个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写作思路?,明确:1)下阕的设问是对下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中国革命的命运,应该由这一群“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再次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气魄。2)上阕写景,描绘了湘江深秋景色,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往事,来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英姿和远大抱负。整首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层层推进,步步不深入。,18,19,主 题 诗歌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

9、,20,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这句话的正确语序应该是怎样的? 寒秋,(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2、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点明季节、交待环境、引出作者、铺垫下文。,练习一,21,语言极富表现力,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练习二:炼字,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染:写出了秋意的浓重。,22,1、试比较“鹰击长空”与“鹰飞长空”的区别:,提示:“击”字写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豪迈,“飞”字则体现不出这种气势。,2、试比较“鱼翔浅底”与“鱼游浅底”的区别:,提示:“翔”字本用在鸟类上,用在这里,写出了鱼的自由轻快,像鸟一样盘旋的姿态;“游”字则很常见。,3、试比较“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万类霜天都自由”的区别:,提示:“竞”字写出了万物都奋发自强、蓬勃发展的生机;“都自由“则只显示了一种状态,不能体现这种竞争性。,23,练习三:比较鉴赏,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比较鉴赏天净沙 秋思与沁园春 长沙笔下的湘江秋景图。,24,天净沙秋思:萧索寂寥,苍茫凄迷,是“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