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这样考】 1.(2015全国卷T26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C,2.(2014全国卷T56分)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 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 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 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B,【考纲考频】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5年28

2、考) 2.其他植物激素(5年17考) 3.植物激素的应用(5年11考),【考查特点】 1.植物生长素: 试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合成、分布、运输、作用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2)根、芽、茎对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敏感性。 (3)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曲线。,2.其他植物激素: (1)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运输、相互关系以及设计实验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 (2)试题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一、植物生长素 1.发现过程的经典结论: (1)达尔文:胚芽鞘_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2)鲍森詹森:这种“影响”能透过琼脂片传递。 (3)拜尔:“影响”在尖端下部,

3、_造成弯曲。 (4)温特:把这种“影响”命名为生长素。,尖端,分布不均匀,2.合成、分布和运输: (1)合成:主要在_。 (2)分布: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_的部分。,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旺盛,(3)运输。 纵向运输。 a.极性运输:从形态学_运输到形态学_。 b.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_进行 运输。 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远地侧近地侧。 运输方式:_。 3.作用特点: 具有_,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上端,下端,韧皮部,主动运输,两重性,二、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_。 (2)主要作用:促进_。 2.细胞分裂

4、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_。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根尖,3.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 (2)主要作用:抑制_,促进_的衰老和 脱落。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2)主要作用:促进_。,细胞分裂,叶、果实,果实成熟,5.植物生长调节剂: (1)含义分析。 人工合成。 对植物的_有调节作用。 化学物质。 (2)应用。 催熟凤梨:_。 增加芦苇纤维长度:_。 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淀粉酶:_。 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_。,生长发育,乙烯利,赤霉素,赤霉素,青鲜素,考点一植物

5、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典例1】(2014海南高考T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C,【解题技法】 A项: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_植物生长,正确。 B项: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_的研究,正确。 C项: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为极性运输_,错误。 D项:高浓度的生长素具有_生长的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 促进乙烯合成发挥作用的,正确。,促进,对植物的向光性,主动运输,抑制,【知识方法误区】 1.判断植物生长趋势的方法: (

6、1)长不长有没有(生长素)。 (2)弯不弯均不均(生长素分布)。 (3)均不均光和力(单侧光、重力等的有无)。 (4)感不感看尖端(尖端的有无)。,2.比较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成因: (1)无子番茄:涂抹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不遗传。 (2)无子西瓜: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3.与生长素有关的几点提醒: (1)发挥作用的实质:传达调节信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2)对生长素敏感性大小的比较。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根芽茎。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4.生长素作用曲线分析: (1)曲线上升:促进作用加强。 (2)曲线下降(与横坐标交点以上):促进作用减弱。 (3)与横坐标交

7、点:不促进不抑制。 (4)曲线下降(与横坐标交点以下):抑制作用。,【题组过关】 1.(2015海南高考)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 【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词:“植物向光性”“激素”。 (2)关键知识:生长素的作用。 【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通过科学家的一系列实 验最终发现植物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IA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分布不均引起的。故D项正确。,2.(2013全国卷)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 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

8、度相同 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 (1)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与生长素相同。 (2)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3)外界因素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知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有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作用。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促进果实发育形成无子果实,A正确。同样,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形态学下端可促进其生根,D正确。同一植株的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9、,敏感性大小依次为根芽茎,B错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过程中可使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导致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C正确。,3.(2015南昌二模)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 脱落率 D.据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能降低脱落率,【解析】选C。从实验目的来看,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是自变量,乙烯的浓度和脱落率是因变量,A错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不断增加,但成熟叶片的脱落率是先增加后降低,B错误。随生长素

10、浓度增加,脱落率先增后降,乙烯浓度逐渐增加,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C正确。由图可知,高浓度生长素可降低叶片脱落率,因此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D错误。,【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D项。易受图中表面现象影响,误认为高浓度乙烯会降低叶片脱落率。其实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和对叶片脱落率的影响,不能证明乙烯对叶片脱落率的影响。,4.(2013广东高考)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解析】选D。

11、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据图分析可知,当去掉顶芽后,植株的主根(实验组)短于正常植株(对照组),说明去顶芽不能促进主根生长;去顶芽植株的根尖等也可合成生长素;生长素由顶芽向下极性运输;去顶芽+外源生长素的植株的主根长度比去顶芽植株和正常植株的长,说明外源生长素能促进主根生长。,【加固训练】(2015资阳三模)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及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去掉顶芽前后,侧芽部位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1)激素发挥作用时首先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一

12、种培养基是培养基,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常常需要添加甲、乙两种激素,并可通过控制甲、乙激素的含量来控制组织分化的方向。若培养基中甲含量/乙含量较大,则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细胞的分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的结果。,(3)研究表明,在1.0 mg/L的甲激素溶液中加入15 mg/L的乙激素 能有效促进侧芽萌动。为进一步了解乙激素的最适用量(要求精确到 1 mg/L),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在1 L浓度为1.0 mg/L的甲激素溶液中分别加入的 乙激素。 用所得混合液分别处理具有相同侧芽数量的枝条的侧芽部位,在适 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 。,【解析】(1)激素发挥作用时首先

13、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MS培养基是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可通过控制甲、乙激素的含量来控制组织分化的方向。若培养基中甲含量/乙含量较大,则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细胞的分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实验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乙激素的最适用量(要求精确到1 mg/L),故实验变量为乙激素的含量,用所得混合液分别处理具有相同侧芽数量的枝条的侧芽部位,观察发生萌动的侧芽数量。,答案:(1)(特异性)受体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MS大量元素根基因选择性表达 (3

14、)1 mg、2 mg、3 mg、4 mg、5 mg 发生萌动的侧芽数量,考点二其他植物激素及应用 【典例2】(2015山东高考T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 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C,【解题技法】 A项: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脱落。排除A项。 B项: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和种子萌发。排除B项。 C项: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项:生长素类似物不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排除D项。

15、,【知识方法误区】 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发育时期不同: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不同,体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 (3)激素间的作用关系: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2.植物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2)拮抗作用。 器官脱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种子萌发: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叶片衰老:生长素、

16、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3.植物激素调节的2点提醒: (1)对细胞的影响: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促进细胞体积增大。 (2)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合成,当乙烯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题组过关】 1.(2015长沙一模)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下图为香蕉成熟后细胞CO2释放量和乙烯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呼吸跃变导致乙烯含量剧增 B.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的标志 C.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 D.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发育 【解析】选C。乙烯含量剧增影响细胞呼吸,

17、产生呼吸跃变现象,A错误。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是果实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不是果实成熟的标志,B错误。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使细胞呼吸加强,C正确。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成熟,D错误。,【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项。对题干信息理解不透。“呼吸跃变”是果实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这个时候果实还没有完全成熟。,2.(2015重庆高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 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 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18、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 志) D.新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 格物粗谈),【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项,适时打顶去心,可解除顶端优势,即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以生出更多的侧芽开花结实。B项,豆科植物如绿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可固氮肥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C项,根茬部位可产生生长素,促进植株的生长。D项,利用木瓜产生的乙烯促进红柿成熟。故选B。,【加固训练】(2015东北三校联考)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 B.单侧光引起生长

19、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C.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解题指导】解答本题要明确两点: (1)运输方向:从向光侧到背光侧。 (2)运输方式:横向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 【解析】选B。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A正确。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但不属于极性运输,B错误。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故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C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D正确。,3.(2014江苏高考)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和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填序号);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