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井.ppt_第1页
苏州古井.ppt_第2页
苏州古井.ppt_第3页
苏州古井.ppt_第4页
苏州古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古井, 2005-2006研究性活动结题报告 高一(13) 蒋颖清 丁盛 邵圆圆,古井历史,古井保护,心中的古井,美丽的苏州古井,结束语,苏州为水乡泽国,地浅水多,正所谓掘地三尺即见水,饮水家家都有井。据考古资料所述,6000年前这里就发掘出了水井,随着年代的发展,又出现了土井、竹箍苇编井、木板壁井等,不仅说明此地早期就有人类生存活动,而且人们已会挖建这种水井来方便生活。由井而聚居人群,相聚汲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累盈余,有物便卖,互通有无,因而成市,便形成了市井。,随着一家一户的建立,打井取水又方便,于是苏州的古井名泉,遍布苏城,成了苏州一大特色。于是,有人难产病故,便凿井以资冥福;

2、沈惺叔老来得子,便发愿行善,凿井以示感恩,于是便有了十八口留韵义井;陶耕荪为母亲祝寿得到的寿资,也用来凿井以惠邻里,苦无适当之地,于是便有冯桂芬后裔相助,出让祖祠照墙边空地,传下了感人的坎泉记;作为官方,也多次出资疏浚尽力,于是便有了多口元邑官井和自治局官井的井圈;自治组织市民公社成立后,便民服务的善行之一便是凿井,于是至今留下了别具特色的市民公井;民间玉器行业公所善举之一,也是开凿了周王庙济急井。苏州有凿井的传统,苏州有爱泉的热诚。苏州成了井的世界,泉的故乡。,长寿泉 在羊王庙,道养市民公井 在西支家巷,1925年由道养市民公社建立,五眼公井 在带城桥畔。五眼排列呈十字形,凿于1936年。,

3、庙堂巷公井 在庙堂巷畅园门前,返回,留韵义井 在仓街136号门口,井圈上刻有“沈惺叔 民国二十三年”字样。沈惺叔为保大钱庄老板,住三茅观巷,因老来得子,发愿行善,在苏城捐建了18口义井,现尚存6年,分别位于仓街,禾家弄,洪元弄,专诸巷,十间头和小日晖桥弄。,返回,苏州是一座典型的东方水城,水是苏州的灵魂,古井是苏州的符号。据地方志专家徐刚毅介绍,苏州井数量极多,解放初大约有九千多口。后来因为自来水的普及,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城市改造的加速等多种原因,许多井废弃不用。根据市文物局前几年的普查,编入古井类名录的井为639口(不包括园林、风景区内的古井)。就是这些井,也是命运多舛。,返回,保护苏州古井

4、行动:首只古井围栏现身仓街 (2005-6-27 19:26) 前些天以来,苏州广电总台和苏州文物局、苏州洞庭山水业联合进行的“关注保护苏州古井”新闻行动正在紧张进行,保护苏州古井的一些具体行动已经初见模样。今天在苏州仓街上,记者看到,原先一口民国时期的古井“福寿泉”周围已经围起了一圈石栏杆,太湖古建的4几名工人正在紧张进行着最后安装和石面的清洗工作。据了解,自保护苏州古井新闻行动开展以来,不仅社会关注,政府部门也积极投入,苏州文物局为一些古井设置了专门保护方案。现场,苏州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徐刚毅对此感到十分高兴。徐先生表示,在古井旁建些附加设施并携刻碑文是苏州的传统做法。记者看到,这些围栏选用

5、苏州旧的金山石雕琢而成,风格古扑典雅,和古井浑然一体,毫无生硬之感。在场的周围群众对于这个做法也作了肯定。据了解,从这处围栏开始,苏州一些古井陆续会建成一些保护设施。而明天,苏州十大名井评选活动也将最后揭晓。,下页,古井“福寿泉”保护工程揭牌 来源:作者:加入时间:2005-7-20 10:36:09 今天,在苏州仓街,古井“福寿泉”保护工程揭牌,这标志着苏州古井保护第一项工程正式完工。福寿泉建于民国年间,这次保护行动在它周围建起了古色古香的金山石围拦,并镶嵌了带有说明性文字的标志牌。一些古井保护志愿者吊起井水,看着这清冽甘甜的泉水,有人 忍不住尝了一下。揭牌仪式上,苏州广电总台和苏州文物局的

6、有关领导一起为古井保护加油鼓劲。苏州古井保护新闻行动正式开始于今年五月,期间进行了系列报道,同时还成立了护井志愿队和古井保护基金。一些仓街古井边的居民也表达了他们的心愿,表示一定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它。,井水污染原因有三 此次调查的古井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于污染物超标的原因,李总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年古人打井主要是饮用,加上技术条件限制,一般都是挖到潜水层,导致井水很浅,井水来源也主要靠地表水和雨水渗透,一旦保护不好,经过上百年的淤积,会发生水质恶化。 二是,由于井水离地表近,容易受到地面的生活污水的影响,居民集中区内,大量的生活污

7、水如排污管道经过,以及随意泼洒在地面的污水都渗透进入了井水中。 三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沉降到地表,南京等不少地方的雨水已成为“天堂的眼泪”酸雨,不论是直接滴入井内,还是下到地表都会影响着水质。 井水水质变差是警钟,下页,保护苏州古井新闻行动:有多少古井圈消失不见? (2005-6-3 20:13) 昨天记者报道苏州大石头巷有一口莲花古井的井圈神秘失踪,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莲花井还颇有来历.莲花井是旧时苏州大石头巷一座寺庙里的遗物,井圈上的莲花图案雕刻精美,在佛教里有特殊的含义,具有很高艺术价值,莲花井圈神秘失踪,叫人叹息,和莲花井同样 命运的还有一口位于苏州东北街上的止疟泉。一位阿婆说,止疟

8、泉井圈也在一天晚上丢失了,丢失后,他们到派出所报过案,但是没有能追回来。同样觉得可惜的,是一直关心苏州古井状况的文化学者徐刚毅。十年前,徐刚毅给止疟泉这座精美的古井拍摄了照片并发表出来.莲花井,止疟泉的遭遇并非个案。苏州历史上鼎盛时期共有水井1万多口,到今天古城区内还保留1500多口古井。目前这些古井的现状不容乐观,古井被盗被毁时有发生。,莲花井 在大石头巷民居内,旧为寺庙遗物,止疟泉 在东北街126号原灵迹司庙内。史载饮此井水可疗疟痢。井圈雕有三只神态各异的狮子,今年在“”苏州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系列活动中,市文物部门还联合当地电视台、民营天然水企业共同举办“苏州古城古井保护行动”,得到

9、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有些市民还直接加入古井保护志愿队中,积极协助文物部门做好古井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企业出资的“苏州古井保护基金”已成立,目前,该基金将主要用于由市民评选出的“古城十大名井”的保护管理,今后还将扩大到古城、古镇和古村落中其他古井的保护。,随着古城保护宣传的不断深入,市民保护古井的意识也在加强,南门街道成立了“义务护井队”。社会力量也在加入古井保护,洞庭山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将出资成立“洞庭山苏州古井文物保护基金”。,苏州评出古城十大名井 2005-06-30 07:46:07 新华报业网 本报苏州电6月28日,是苏州市第一个“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当天,苏州市文物局公布了“古城十

10、大名井”评选结果,古井保护志愿队和洞庭山苏州古井文物保护基金也同时成立。 此次评选要求规定:古井要在古城区范围内;处在公共用地,仍在使用的;历史各时期有代表性的;有历史背景或与名人有关等等。据此要求先初选了20口井,然后结合专家评选与市民投票,最终评出十大名井。分别是:仓街的“福寿泉”、道前街的“青石古井”、海红坊的“松寿泉”、范庄前的“八角古井”、周王庙弄的“周王济急井”、天库前的“源源泉”、古吴路的“官井”、史家巷书院弄口的“坎泉”、石板街的“流地颜泉”、玄妙观东脚门的“怀德泉”。 资料显示,苏州有639口井被编入古井类名录。但是由于城市改造等原因,许多古井已废弃不用,或者散落于街巷深处。

11、此次评选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古井的关注,并参与到护井工作中来。当天,由南门街道“义务护井队”和“真友会”组成的苏州古井保护志愿队成立。同时,洞庭山苏州古井文物保护基金也投入使用,首笔10万元将用于修护仓街“福寿泉”和道前街“青石古井”等古井。,返回,怀德泉 在玄妙观东脚门。左井圈刻“怀德泉”,右井圈刻“同治五年丙寅嘉平月吴郡亢旱不雨,倡浚此泉以便汲水,吴县潘仪凤建”。,憨憨泉 在虎丘山。相传凿于梁天监年间。此井泉脉极佳,有“井底泉眼潜通海”之说。,虎丘双井 在虎丘头山门。相传头山门象征虎头、青石双井寓意虎眼,下页,假山井 在沧浪亭。井在山洞里,洞顶山上再置一井圈,成为园林小景。,柳毅井 在东山启

12、园内。唐代柳毅传书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柳是吴人,此井即为柳毅在吴遗迹。传说此井通达龙宫,井碑为明代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所书。,九保泉 在十全街111号李根源故居内,仁德泉 在濂溪坊,返回,井使人们相聚而居,形成族群,构建家园,逐成坊市,苏州城由此而繁荣起来;而一方井水,也养育了一方人,姑苏人士由此成长起来。 智者乐水,水益人智,苏州人在井水的滋润之下繁荣昌盛。苏州的井逾千上万,密布苏城内外,井水冬暖夏凉,晨起汲水,洗脸醒脑,清凉的井水使人格外精神;傍晚汲水,洗去一身尘埃,解除一天疲劳,赛过神仙生活。临井照镜,男子则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姑娘如出水芙蓉,秀外慧中。人人讲究礼仪,个个清爽干净。苏州人走出来

13、,没有乌勿三白勿四、邋里躐遢的,这与家家有口井泉分不开。 长年累月饮用井水,用古井名泉的水煮饭、烧菜、泡茶,怪不得苏州人多少有点灵气,连状元也出得最多。士农工商,飘逸俊秀,脾气也是刚中有柔,软中带糯,吴侬软语由此而生。 井的开掘是为了饮用,而井栏圈的设置,除了防止人掉入井里外,却成了苏州井文化的一种标识。人们在造型上赋予圆筒形、外方内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甚至还有更艺术性的匏瓜形、盂形、莲花形、须弥座形,有的还雕出狮兽神像,体现了人们在艺术方面的修养和取向。更具内涵的当为井泉取名了,有题福寿、如意、永安等祈福的;有题仁德、博济、济急等倡义的;有题甘泉、止疟等赞其水质的;有题仲英、金泉等纪念的。每口井有每口井的名称,每口井有每口井的历史。 由此,一些古井名泉也成了苏州独特的民俗景观,成了独特的姑苏生活写照。这如同一个人,如同一个魂,与我们朝夕相伴,息息相关。在路口、在宅边,在小巷深处,静静地恭候在那里,任人观赏和饮用。,永安泉 在天宫寺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