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传染病.ppt_第1页
秋冬传染病.ppt_第2页
秋冬传染病.ppt_第3页
秋冬传染病.ppt_第4页
秋冬传染病.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解放军302医院门诊部 李琳,冬季空气干燥,室内空气流通差,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今天就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一般防治知识向大家作个介绍。,病毒性疾病: 1、流腮 2、出疹性疾病:风疹、麻疹、水痘 3、流感 细菌性疾病: 1、出疹性疾病:猩红热 2、流脑,流行病学共同特征,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体弱者多见。 流行季节:冬春季节。,一、临床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治疗要点 五、预防,流 腮,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以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点的呼吸道传染病。 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

2、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1、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2、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 3、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无脓性分泌物溢出。 4、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5、可伴张口痛及咀嚼痛;,并发症 1、脑膜炎 2、睾丸炎 3、胰腺炎,二、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

3、,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血清学检查 1、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 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2、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 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 应用。,3、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液检查:肾脏受累时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三、诊断要点 常有接触史,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咀嚼痛等,部分病人可有剧烈头痛、腹痛以及睾丸痛。 化验血象白细胞不

4、升高,血、尿淀粉酶可升高即可作出早期诊断。如血清IgM抗体阳性,则可确诊。 本病最需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四、治疗要点,抗病毒治疗:板蓝根,成人,2包,一 日2次;小儿,1包,一日2次。 对症治疗: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选 用药物降温等。 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是对脑膜炎、睾 丸炎的治疗。,五、预防 免疫接种:自1960年以来,芬兰军队常规应用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后,腮腺炎发生率减少94。美国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后,自然感染保护作用达95,保护性免疫至少持续6年。,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是及早给予一定年龄范围易感

5、者的应急接种,阻断流行。,传染源的管理: 1、早发现,早隔离,隔离期一般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 2、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未消毒,合理使用口罩。 3、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三周。,风 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 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的呼吸道传染病。,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三大表现: 1、发热、症状似感冒, 2、12日内出疹,始于面部,1日内迅速扩散至全身, 呈淡红色、细点状斑丘疹,皮疹一般持续3日消退。 3、可伴有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二、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

6、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血抗风疹IgM阳性。,三、诊断要点 该病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三大临床表现(发热、皮疹、耳后或枕后淋巴结肿大)。 血抗风疹IgM阳性。 本病主要与麻疹鉴别。,四、治疗要点 抗病毒治疗:板蓝根,成人,2包,一日2次;小儿,1包,一日2次。 对症治疗: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选用药物降温等。,五、预防 免疫接种:有效免疫持续时间58年。国际上有8株减毒活疫苗,其中RA27/3株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较少的副反应。我国的BRDII的免疫原性和RA27/3株相似。我国主要应用国产BRDII株和少部分进口RA27/3株。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7、,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病人、接触者的管理: 1、病人隔离至疹后5天。对接触者进 行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21天。 2、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或在接触风 疹天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1020ml 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麻 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618天, 多数为1014天。 四大表现: 1、发热, 2、卡他症状:咳嗽,流涕,畏光,眼结合

8、膜充血; 3、发现口腔柯氏斑可诊断。柯氏斑出现于出疹前1天 或出疹第12天。 4、发热4-5日出现红色斑丘疹,自头面部渐延及全身, 疹间皮肤正常。,二、实验室检查 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可升高,但出疹期 却减少为本病特点; 血清抗麻疹IgM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 依据。,三、诊断要点 依据病人接触史、四大表现,早期柯氏斑的诊断意义极为重要, 血清抗麻疹IgM阳性确诊。 本病需要与风疹鉴别。,四、治疗 抗病毒治疗:板蓝根,成人,2包,一日2次;小儿,1包,一日2次。 对症治疗 :退热不可过急,一般使用半量退热剂。雾化吸入可减轻呼吸道症状,庆大霉素8万U加氢化考地松2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15分

9、/次,一日4次。,合并肺炎治疗:同一般肺炎治疗。中毒症状重者可予氢化考地松510mg/kg/d,连用3天。可酌情使用抗菌素。 合并喉炎治疗:雾化吸入,大剂量激素,氢化考地松810mg/kg/次,24小时内可重复13次,吸氧,有三度喉梗阻者,立即气管切开。选用12种抗菌素。,五、预防 免疫接种: (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 以在短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 发病,稍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 天后注射无效。由于自动免疫的成功,被动免 疫应用已大为减少。,( 2)自动免疫:疫苗选用长春47或沪191 减毒活疫苗。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 个月初种,7岁复种。疫苗免疫的效

10、果从 强度与持久性都不如自然感染。免疫抑制 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病人、接触者的管理: 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隔离至出疹后5天。 2、对接触者接种麻疹活疫苗或丙球, 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 21天。,水 痘,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 以发热,皮肤粘膜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疹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二大表现: 1、发热、症状

11、似感冒, 2、12日内出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为 多,皮疹一般经过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各阶段。 同一部位常可见各阶段的皮疹。形态如“肚脐”。,二、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血抗水痘IgM阳性。,三、诊断要点 该病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二大临床表现(发热、皮疹)。 血抗水痘IgM阳性。,四、治疗要点 抗病毒治疗: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疗 程710天。 对症治疗: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选用 药物降温等。,五、预防 免疫接种: (1)被动免疫: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肌 注,在接触后72小时内注射,有预防效果。 (2)自动免疫:水痘

12、减毒活疫苗,预防效果 为46100,可持续10年以上。,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病人、接触者的管理: 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隔离至出疹满6天,或全部皮疹干燥 结痂为止。 2、对接触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医学 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三周。,流 行 性 感 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等。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

13、病情较重。,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分甲(A)、乙(B)、 丙(C)三个型。根据病毒粒子表面血凝素(H) 和神经氨酸酶(N)抗原性的不同,进一步分为 不同的亚型。迄今发现甲型流感病毒有16个H亚 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病原学检查:经以下一项或多项阳性结果即 可确认: 实时RT-PCR 病毒培养 双份血清抗A(H1N1)中和抗体四倍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 H7N7、H7N3、H7N2,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 重,病死率高。,预防 1、疫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流感 协作中心掌

14、握世界各地流感疫情与 病毒变异,定期公布。 2、疫苗预防:流感病毒亚单位疫 苗。,猩 红 热,猩红热由A组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天。 主要症状: 1、骤起发热; 2、咽峡炎; 3、病后12日出疹,充血的皮肤上有猩红色的粟粒样 皮疹,34天内消退。开始脱皮,可持续12周。 4、病程中舌苔脱落后可表现为“杨梅舌”, 5、皮肤皱褶处有“帕氏线”。,二、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咽拭子培养可找到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三、诊断要点 依据

15、流行病学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尤其是全身弥漫性的充血性皮疹具有较重要的早期诊断意义,确诊需要细菌培养结果支持。 早期注意与普通感冒鉴别,此外需与外科型及产科型猩红热鉴别。,四、治疗要点 首选青霉素G,成人320万U VD 1/8h,儿童24万U/kg/d,疗程710天。 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2040mg/d,1/8h,疗程同前,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五、预防 患者应隔离至咽拭子培养连续2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阴性为止;在部队流行时可用长效青霉素预防。,疫源地处理 疫源地一般采取用食醋熏蒸或稀释的过氧乙酸在室内均匀喷洒进行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则可选用84消毒液,同时注意保持

16、通风良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为主要特征。,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 主要症状: 1、突起发热、头痛、呕吐; 2、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 3、脑膜刺激征阳性,谵妄、昏迷,甚 至出现循环或/和呼吸衰竭。,二、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占80%90%以上。 鼻、咽拭子培养,血培养及瘀点、瘀斑穿刺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脑脊液化验: 1、呈化脓性改变,外观浑浊或脓样; 2、压力明显增高; 3、细胞数1000109/L,多形核白细胞80%90

17、%; 4、蛋白显著升高,糖明显降低,氯化物也降低; 5、沉渣涂片或脑脊液培养可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三、诊断要点 结合流行病史、高热、皮肤瘀点及瘀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临床特点, 参考血象变化和脑脊液检查可以确诊。,四、治疗要点 (一)对症治疗: 1、高热、头痛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镇痛剂; 2、烦躁不安或惊厥者可予鲁米那钠0.2g或安定10mg 肌肉注射; 3、有呕吐者可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若呕吐由颅 内高压引起,应用20%甘露醇或高渗糖脱水。,(二)抗菌治疗: 1、青霉素G:普通型成人剂量为每日20万 30万U/kg,儿童每日10万25万U/kg,1/68h。 2、头孢菌素类:头孢

18、曲松(头孢三嗪)成人 剂量为每日2g,儿童为每日100mg/kg,每日一 次静脉点滴。,3、磺胺药:复方磺胺噁唑片或针剂, 每次3片或3支,每日2次。儿童按SMZ 每日5080mg/kg计算,分2次。 以上抗菌药物的疗程均为57天。首选 青霉素G和头孢菌素类。,(三)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每次12g/kg, 每46小时快速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 (四)减轻脑水肿:地塞米松1020mg静脉点 滴。 (五)亚冬眠疗法:对于有高热、频繁惊厥及 明显脑水肿和脑疝者,可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 12mg/kg,肌肉注射,使体温降到38左右。,五、预防 (一)接种疫苗:我国目前有两种疫苗,分别 针对A群和A+C群,疫苗安全有效,保护效果 较好。 (二)保护接触者: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 医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出 现发病迹象(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 误。密切接触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预防用药: 1、SD:成人每天4-6g,儿童0.1g/kg/d,分 两次口服,首剂加倍。均同时服用等量苏打。 2、磺胺异恶唑(SIZ):成人4-6g/d,儿童 0.1-0.2g/(kgd),分4次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