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_第1页
肥胖与2型糖尿病_第2页
肥胖与2型糖尿病_第3页
肥胖与2型糖尿病_第4页
肥胖与2型糖尿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肥胖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管理与治疗,目录页,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全球肥胖流行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报告显示1:全球范围内超重或肥胖人群比例高达46%,其中超重或肥胖男性比例36.9%,女性比例38.0%,1./gho/ncd/risk_factors/overweight/en/ 2.Ng M,et al. Lancet, 2014,384(9945):766-81.,.,中国肥胖人数高居全球第二,中国已成为肥胖人数高居全球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中国超重或肥胖的成年男性比例超过28%,成年女性比

2、例超过27%,Lancet. 2014 Aug 30;384(9945):766-81.,大于18岁成年人: 25BMI 30 kg/m2定义为超重 BMI 30 kg/m2定义为肥胖,.,国际四大糖尿病管理指南相继更新:强调T2DM患者需综合管理,肥胖成为关注话题,Diabetes Care. 2013 Jan;36 Suppl 1:S11-66. doi: 10.2337/dc13-S011;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3) 34, 3035-87; AACE Compreh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 Endocr

3、 Pract. 2013;19:327-36,.,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管理与治疗,目录页,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肥胖的概念与判断,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脂增加为主要特征 肥胖的判断: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Ng M,et al. Lancet, 2014,384(9945):766-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年4月.第1-3页,.,随着对肥胖认识的不断深入,内脏脂肪日益受到关注,全身脂肪组织通常分为: 皮下脂肪组织(80%) 内脏脂肪组织(男:20%,女:

4、10%) 胸腔内:心包周围脂肪组织 腹盆腔内: 腹膜内:大网膜、肠系膜 腹膜外:腹膜前、腹膜后,Physiol Rev 2013; 93: 359404; Ye Y., et al. Int J Obes (Lond). 2009; 33(9):1058-1062,.,BMI和总脂肪含量相同的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不一定相同,Desprs J-P. Eur Heart J Suppl. 2006;8(suppl B):B4-12.,脂肪量: 19.8kg 内脏脂肪: 155cm2,脂肪量: 19.8kg 内脏脂肪: 96cm2,内脏脂肪,.,中国正常BMI人群中仍有14%表现为内脏脂肪严重堆积,1

5、4.2%,BMI25kg/m2的人群中,VA100cm2*的比例,n=690(男性305,女性385) *通过MRI检测,腹部内脏脂肪(VA) 100cm2诊断为腹型肥胖,Wei-Ping JIA, et al.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3 Sep;16(3):206-211.,.,腹型肥胖的概念与意义,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即可诊断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呈“苹果形”体型 内脏脂肪超标是导致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

6、;6(7):447-498.,.,腹型肥胖评价的重要标准-腰围,腰围是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腹型肥胖简单、实用的指标,测量方法:自然站立,平静呼吸,沿右侧腋中线,确定髂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将软尺紧贴皮肤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超重或肥胖与糖尿病患病率呈正相关,随着BMI增加,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应增加,Ning G, et al. JAMA. 2013;310(9):948-958,.,内脏脂肪超标与糖尿病关系更为密切,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4-135,.,内脏脂肪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相关性,

7、随机选取印度受试者的回顾性分析:NGT(n=85),IGT(n=49)、T2DM(n=93) 螺旋CT扫描总腹部脂肪、内脏及皮下脂肪,评估不同脂肪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Clin Biochem. 2011 Mar;44(4):281-7,.,糖尿病与肥胖关系如此密切,中国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问题 人口老龄化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管理与治疗,目录页,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各国糖尿病指南强调对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关注,.,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血糖体重均达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

8、2014;6(7):447-498.,.,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Anderson et al. J Am Coll Nutr 2003;22:3319,.,体重减轻10%的益处,Williamson DF, et al. Am J Epidemiol 1995; 141: 1128-41; Lean MEJ, et al. Diabetic Med 1990; 7: 228-33; Anderson et al. J Am Coll Nutr 2003;22:3319.,.,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管理的“5驾马车”是宗旨:,.,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饮食原则,*复合碳水

9、化合物:升糖指数较低,包括谷类、豆类、大多数水果和蔬菜 简单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高,包括白面包、蛋糕、糖果等,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6.137页,.,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运动原则(无禁忌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 P5,51,.,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可带来多重获益,Look AHEAD研究带来的启示1,饮食:热量12001500kcal/d,鼓励用奶昔或节食棒替代正餐,多食蔬果类食物2 运动:每周有氧运动时间175分钟,抗阻运动40分钟,鼓励多运动,努力达到每日步行1万步2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药物

10、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2 第1年结束时,所有患者平均减重8.6%,HbA1c从7.3%降至6.6%,血压、血脂、肌酐等指标均有所改善1,1.The Look AHEAD Research Group. Diabetes Care,2007,30(6):1374-1383; 2.The Look AHEAD Research Group. Obesity,2006,14(5):737-752.,.,在选择降糖治疗方案时要兼顾体重管理,胰岛素促泌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其他机制降血糖: 双胍类、TZDs、 糖苷酶抑制剂,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选择具有体重优势的胰岛素,Joanna Mitri ,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