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_第1页
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_第2页
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_第3页
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摘要:中原武术文化,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中原地区特有的环境,宗教,经济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少林寺和太极拳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原宗教文化对武术文化的影响,总结出宗教文化对武术文化有着保护,提高,完善补充的作用,对中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最后,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合理利用中原武术文化,从而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关键词:中原文化 少林寺 太极拳 宗教文化(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打上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与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层面渗透融合。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民族的原因,各地区经济文化

2、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各地风俗民情的差异,形成了很多别具特的小文化区,如中原文化区、巴蜀文化区、闽南文化区等。伴随着这些文化区的形成,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了纯粹的地域特色,先后形成了七个地域性的大拳系,即少林拳系、武当拳系、南拳拳系、形意拳系、峨眉拳系、太极拳系、八卦拳系。其中少林拳系、太极拳系以及形意拳系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底蕴,吸收不同的文化要素,不断发展并自成一系。本文以少林拳及太极拳为代表,深入分析中原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互动,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加深对武术文化的认识,进而了解发展中原武术文化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宗教文化,儒、释、道与武术文化紧密结合,纵观武术发

3、展,无论是少林拳的发展与壮大还是太极拳的出现乃至强盛,都离不开期依托的宗教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宗教组织或提供物质供给,或提供理论总结升华,对传统武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武术文化壮大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总结起来,宗教对中原武术文化发展起了一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宗教为武术文化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奠定了武术文化传播和扩散的基础。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同时,中原地区又是古代行气术的发源地,这就为武术文化的催生带来动力。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洞中名剎,不仅仅需要弘扬佛法,还要以自己的方式延续和传承。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间接地推广和传播了武术。身心修炼作为一种宗教诉求,不断影

4、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观念。因而宗教在传教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充当了武术传播的载体。“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修习武术将武术与宗教密不可分。起初是为环境所迫,尽管有着一套对世界的观点,但是这并不能解决生存问题。广大宗教人员要吃饭穿衣,有人身安全的需要,到朝代更替之期,便急于抵御强盗保护自身安全。在多种需求刺激下,少林寺养成了习武和训练的惯例,后来又渐渐成了禅宗身心修炼的宗教诉求。这样,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达到了统一,更是促进了少林寺文化的欣欣向荣,并最终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由此演化出的文化现象成为了中原武术文化的代表。而在中国现在的武学拳术中,太极拳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和

5、行为方式的一种拳术。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注重养生和经络。其中诸多理论皆引自道家学说,与道教理论想通。太极拳的演变历史与道教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符合中国人的哲学观很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从而使得太极拳后来者居上,在中国诸多拳系中形成最晚却演化出四大流派遍布全国。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相结合的力量可见一斑。作为同样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儒家学派,不仅是古代思想主流,更是逐渐潜移默化在我国的民族精神中。儒家学派的一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武观念,促进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儒家文化把习武和习文列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习武同样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而多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中原武术文化形态朝向更高

6、层次发展。第二,宗教为丰富武术文化内涵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人文要素支持。武术长期的传承需要一定的地域、场所,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传承之人,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物质供给,而这种多重需求必须要依附于某个载体,可以是名寺,道观,亦或是名山大川。在中原文化区内,一方面中原文化区多水旱之灾且战乱频繁,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这也造就了中原人吃苦耐劳、刚勇彪悍且循规蹈矩。这些因素为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提供了合适土壤。另一方面,中原人身高体壮多憨厚之态,反映在拳路上大开大合,劲力迅猛。这种特征与少林拳质朴无华天然实用的特点重合。中原人重心较高,特别注意发挥腿部优势,这些为少林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文要素支持,再加

7、上少林寺所拥有的物质条、连绵不断的寺院文化为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和群体。宗教的思想影响武术的发展与创新,伴随着佛教理论由河图洛图到阴阳图的演化和应用,例如太极拳此种具有技术难度的动作、招式、套路、技击应用的创新都反映出了其宗教精神、观念思想和价值观的演变。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印记,遵循一定的演练规律,不论是养生之用亦或是技击技能之用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另外,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交流。宗教的物质条件与地位为武术的交流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和组织者。宋代时福居和尚曾邀请十八位武林高手到少林寺交流武艺,少林寺的号召力可见一斑。而这样的武术交流不仅仅限于佛教,其他宗派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类似的

8、支持。第三,宗教为武术文化提供众多理论支持,并使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可能并且发展良好。理论方面,禅宗少林作为佛教重要流派,其宣传的佛学思想对中国武术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将佛教文化中的戒律引入武术传承,防止和阻碍了武术的不正当的使用。实践方面,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其精心的研究,而其中所需的物质人文条件少林寺都具备。寺院大师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武术技巧。以普通僧侣为实验对象,理论联系实际为少林寺武术长期发展提供了动力。老庄的道学,提出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道,而道是自发和运动的。这一理论学说对武术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奇正变化、刚柔并济的太极武术体系是道家理论观的体现,从中可

9、以看到老庄思想的影子。太极一系主张内外兼修,从道家理论中吸取了很多理论,例如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等,可以说道家文化贡献了太极一系的技术理论。儒家讲究“仁”,讲究武德,对习武过程、方法以及目的都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提出了习武的原则,对武术及武术文化的发展很重要。宗教文化提供的习武原则,揭示的技术理论,启示的传承之法都为武术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互动必将导致其各自走向更高的文化层次,这些变化对于现在我们在发展武术文化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现实意义。武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作为特有的文化特征参与未来文化竞争。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

10、妥善处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作用。例如:注重武术文化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目前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应时时刻刻注重武术文化的积淀,加强理论研究促进武术文化的继续发展。不盲目开发建设,合理规划,注重利用科学方法。拓展武术文化的内涵,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武术文化氛围。武术在中华民族的特定历史环境和传统文化背景中,从孕育成长到发展至今都收到了中华文明的滋润和哺育,成了不同于现代西方独特的人文表现形式,需要人们全方位的解读和认识。从而引导人们由武术文化中汲取进取、向上、拼搏的精神,即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将其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的养料,更好地为现代文明服务。总之,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步骤地采取措施,摆正其文化地位,使其得到延续、发展与创新,继而服务于社会。参考文献:1、 蔡仲林 论武术与中观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湖北体育科技 1996、22、 陆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