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糖类化学,概述 糖的分布 糖类是自然界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它广布于所有生物体内。,动物体内的糖 植物中的糖 血液:血糖( Glucose) 纤维素、淀粉 肝脏/肌肉:糖原 蔗糖、果糖、果胶等 乳汁:乳糖 细胞:核糖,脱氧核糖,糖类物质,能源物质(如淀粉、糖原),结构物质(如纤维素、甲壳质),生物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绝大多数糖类化合物都可用通式Cn(H2O)m表示,故俗称:碳水化合物。 糖类:鼠李糖(C6H12O5) 脱氧核糖(C5H10O4) H : O2 : 1 非糖物质:甲醛(CH2O) 乳酸(C3H6O3) 乙酸(C2H4O2) H : O2 : 1,一、糖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
2、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聚合物。,糖类化合物,单糖:,寡聚糖:,多糖,简单多糖,结合多糖:糖蛋白、糖脂,同多糖,杂多糖,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水解成210个单糖,二、糖的种类,(1)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按碳原子数目分类:三、四、五、六碳糖 又称丙糖,丁糖,戊糖、己糖。,按特征官能团分类:醛糖和酮糖,自然界分布最广、意义最大的是戊糖、己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及核糖。,(2)寡糖:2-10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蔗糖、乳糖、麦芽糖,(3)多糖:可水解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 按单糖糖基相同与否分为:
3、 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 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 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 (5)糖衍生物: 糖醇、糖酸、糖胺、糖苷,1.2 单糖,Fisher (德) 1891,Haworth (英) 1926,一、单糖的结构,包括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两种形式。 (一)单糖的链状结构以葡萄糖(Glc)为例 链状结构一般用Fisher投影式表示:碳骨架竖直写; 氧化程度最高的碳原子在上方。,糖的构型 以甘油醛为例,构型:对旋光异构体来说,是指不对称碳原子的四个取代基在空间的相对取向。,D
4、甘油醛,L甘油醛,两者互为镜像,不能重叠。平面投影式中-OH在不对称碳原子右侧称为D型;-OH在不对称碳原子左侧称为L型。,以分子中距离醛基最远处的手性碳原子在空间的左右来判别构型。,L-Glc D-Glc,D、L型醛糖可以定义为D、 L型甘油醛通过增碳反应形成的糖。,1 2 3 4 5 6,D葡萄糖,D-半乳糖,单糖中以醛糖种类分布居多,且它们的天然构型大多为D型。,单糖的构型,确定:距醛基、酮基最远的一个C*为标准。(D、L型)。 旋光异构体的数目2n (n为C*数)。如四碳糖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则有4种旋光异构体;五碳糖有3个C*,则有8种旋光异构体;六碳醛糖有4 个C*,则有16种旋光
5、异构体. 问六碳酮糖有几种旋光异构体?,(二).单糖的环状结构 4个以上碳原子的单糖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不能用糖的链式结构解释,但如果用环式结构解释一切就迎刃而解。 自然界中糖以戊糖、己糖数量最大,结构分开链、环状两种形式,天然情况以环状占绝大多数。以葡萄糖为例,Fischer (德) 1891,Haworth (英) 1926,开链,C原子结构,环状分子的构型环化后,羰基C就成为一个手性C原子称为端异构性碳原子,环化后形成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称为端基异构体,或头异构体(anomer),分别称-型及-型头异构体。,单糖的和型: 以分子末端羟甲基邻近不对称碳原子的OH位置作依据,凡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
6、和分子末端羟甲基邻近不对称碳原子的OH基在碳链同侧的称型,异侧的称型。C-1为异头碳原子,所以和两种形式的异构体称异头物。,戊糖,多为五元环呋喃糖,如,核糖 脱氧核糖,二、单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一) 物理性质旋光度:是鉴定糖的一个重要指标 旋光物质:当平面偏振光通过具有旋光性的物质时,光的偏振面会向右(顺时针)或向左(逆时针)旋转,使其右旋得称右旋光物质(),使其左旋的称左旋光物质()。,在溶液中,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之间可以相互转变,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为变旋现象。,变旋现象,甜度: 以蔗糖的甜度为标准为100。,溶解度: 易溶于水。 难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还原反应,NaB
7、H4,D-葡萄糖,D-葡萄醇,D-山梨醇,山梨醇添加到糖果中能延长糖果的货架期,因为它能防止糖果失水。用糖精处理的果汁中一般都有后味,添加山梨醇后能去除后味。人体食用后,山梨醇在肝中又会转化为果糖。,(二)单糖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葡萄糖酸,1,6-葡萄糖二酸,成苷反应,R:配基;配糖体 R为单糖是即形成二糖 糖苷:毛地黄苷;根皮苷;人参苷;皂角苷,H2O,麦芽糖【葡萄糖-(14)葡萄糖苷】,糖苷键,异构化在弱碱性溶液中,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可以通过烯醇式相互转化。 糖脎反应单糖的羰基能与3分子苯肼生成糖脎。糖脎反应发生在醛糖和酮糖的链状结构上。糖
8、脎易结晶,可以根据结晶的形状,判断单糖的种类。,三、重要的单糖,丙糖:D-甘油醛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丁糖:D-赤藓糖 D-赤藓酮糖。两者的磷酸酯是糖代谢中间产物。 戊糖:D-核糖(RNA组分) D-脱氧核糖(DNA组分)D-核酮糖、D-木酮糖也是糖代谢中间产物。 己糖:Glc、Fru、半乳糖、甘露糖,寡糖:寡糖是指含有2-10个单糖单元的糖类。它们常常与蛋白质或脂类共价结合,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1.3 二糖,二糖在自然界中含量也很丰富,它是人类饮食中主要的热源之一。 在小肠中,双糖必须在 酶 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这些酶有缺陷的话,那么人体摄入二糖后由于不能消化它就会出
9、现消化病。未消化的二糖进入大肠,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从周围组织夺取水分,结肠中的细菌消化双糖(发酵)产生气体(气胀和绞痛或痉孪)。,蔗糖,葡萄糖-,(12)-果糖苷,蔗糖 植物的茎、叶都可以产生蔗糖,它可以在整个植物体中进行运输,也是光合产物运输形式之一。结构:-葡萄糖,-果糖 ,(1-2)糖苷键,无异构体 蔗糖葡萄糖-,(1-2)-果糖苷性质: 无变旋现象 无还原性 不能成脎,蔗糖:,150熔化,继续加热,粘稠黄色,菜 肴 挂霜、拔丝,150,5-羟甲基糠醛+黑腐质,美拉德反应:蔗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与含有蛋白质等氨基化合物一起高温加热,发生羰氨反应。,19,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白糖、冰
10、糖、红糖都是从甘蔗和甜菜中提取的,都属于蔗糖的范畴。 红糖是蔗糖和糖蜜的混和物。 白糖是红糖经洗涤、离心、分蜜、脱色等几道工序制成的。 冰糖则是白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重结晶后形成的。它们的化学成份都是蔗糖。,乳 糖,半乳糖-,(1-4)-葡萄糖苷,乳糖顾名思义,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性质: 有变旋现象 具有还原性 能成脎,1.5 多糖,单糖高聚物天然糖类主要存在形式 因物种而不同,-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用热水处理淀粉或用极性溶剂处理淀粉都可以将淀粉分为两种成分;一种为可溶部分,称为直链淀粉;另一种为不溶部分,称为支链淀粉。,A. 淀粉 植物细胞能源的储藏形式,典型多糖简介 同多糖
11、(由一种单糖聚合而成),直链淀粉,一级结构 (14)葡萄糖苷键,空间结构,直链淀粉,天然淀粉中约有20-30%的淀粉为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为250300个D-葡萄糖残基通过D-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条长链。一般认为直链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麦芽糖。 直链淀粉的分子量约为50,000左右。 长而紧密的螺旋管形。这种紧实的结构是与其贮藏功能相适应的。遇碘显蓝色。,支链淀粉,空间结构,(14)糖苷键,支链淀粉,在天然淀粉中约有70-80%的淀粉为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分子较直链淀粉大得多,一般平均由6000个D-葡萄糖残基组成。其分子量约为1000,000左右。 在直链的基础上每隔20-25个葡萄糖
12、残基就形成一个-(1-6)支链。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显紫红色。,【淀粉遇碘变色的呈色原理】 淀粉与碘呈颜色反应,直链淀粉为蓝色,支链淀粉为紫红色,红色糊精、无色糊精也因此得名。颜色反应是因为碘分子进入淀粉螺旋圈内,形成淀粉碘络合物。其颜色与淀粉链长短有关。当链长小于6个Glc残基时,不能形成一个螺旋,因此不能呈色。当平均长度为20个残基时呈红色;大于60个残基时呈蓝色。支链淀粉分子量虽大,但分支单位的长度只有2030个Glc残基故与碘呈红紫色。,化学性质: 无还原性; 淀粉+碘蓝色反应; 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水解程度可用碘加以检测: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蓝 蓝紫红色 无色 无色,B
13、糖原,糖原为动物体内贮存的主要多糖,此多糖相当于植物体内贮存的淀粉,所以糖原也称为动物淀粉;高等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糖原。,糖原的结构,糖原的主链骨架由1-4糖苷键联接的 结构与支链淀粉类似。 因此糖原分子具有较多的分支结构。支链淀粉的分支结构是以24个葡萄糖残基为其分支的长度,但糖原的分支结构则是平均以12个葡萄糖残基为其分支的长度 。 遇碘为红棕色。,C.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结构多糖 “ 1”生物资源 葡萄糖-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无分支的多糖,一级结构,800010000分子,纤维素的结构,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直链,天然纤维素为无臭、无味的白色丝状物。纤维素
14、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氢键,纤维素分子,提问:我国农林废弃物(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7000万吨/年,利用率只有2,原因何在呢? 答案:难消化、分离难 1. 只有很少的微生物具有纤维素酶;(食草动物也是依赖胃内微生物的酶) 2.纤维素结构致密,周围常裹一层木质素(非糖聚合物),木质素致密、极难生物降解,不透水,保护纤维素,半纤维素,大量存在于植物木质化部分,包括很多高分子的多糖。 用稀酸水解则产生己糖和戊糖,所以它是多聚戊糖(如多聚阿拉伯糖、多聚木糖)和多聚己糖(如多聚半乳糠和多聚甘露糖)的混合物。,一、淀粉,淀粉是许多食品的组成成分,也是人类营养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15、 (一)来源: 主要:玉米、小麦、马玲薯、甘薯; 其次:稻、粟、藕。,糖类的膳食利用,(二)组成 淀粉粒由二种葡聚糖组成,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中 支链淀粉:不溶于水中,定义: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破坏结晶区弱的氢键,在水中溶胀,分裂,胶束则全部崩溃,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 本质:微观结构从有序转变成无序,结晶区被破坏。,-淀粉,-淀粉,氢键,H2O,淀粉的糊化,糊化作用的三个阶段,a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可以复原。 b不可逆吸水阶段:随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大量吸水,结晶“溶解”。 c
16、淀粉粒解体阶段: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结构: 直链淀粉小于支链淀粉。 Aw: Aw提高,糊化程度提高。 糖: 高浓度的糖水分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 盐: 高浓度的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低浓度的盐存在,对糊化几乎无影响。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酸度: pH4时,淀粉水解为糊精,粘度降低。 pH4-7时,几乎无影响。 pH =10,糊化速度迅速加快,但在食品中意义不大。 淀粉酶: 使淀粉糊化加速。 新米(淀粉酶酶活高)比陈米更易煮烂。,老化: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为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 实质:是糊化的后的分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高度致密的结晶化的不溶解性分子粉末。,糊化淀粉,老化淀粉,糊化的逆过程,比生淀粉的晶 化程度低,淀粉的老化,稀淀粉溶液冷却后,线性分子重新排列并通过氢键形成不溶性沉淀。 一般直链淀粉易老化,直链淀粉愈多,老化愈快。支链淀粉老化需要很长时间。,淀粉的老化,膳食纤维,1. 定义: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 。 2. 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藻胶等,15,纤维素:果蔬、豆类、全麦面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设备贷款抵押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信息安全审计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返聘高级工程师劳动合同规范
- 2025版金融机构信用贷款合同范本:信用体系建设协议
- 2025版便利店连锁经营管理权转让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地毯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三方支付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KTV智慧音响系统采购及转让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承包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
- 林地租赁2025年度合同书范本
- 氧化钨化学计量比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 口腔诊所污水管理制度
- DZ/T 0275.5-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 T/ZGZS 0909-2023退役光伏组件梯次利用通用规范
- 村庄环境整治协议书
- 《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直肠癌(2024版)》解读课件
- 2025-2031年中国鲜牛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智能工厂安全防护
- 2025护士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胶带销售面试题及答案
- 二维ZnIn2S4及其异质结材料的水热合成以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