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于教师节送礼的调研报告_第1页
2021年关于教师节送礼的调研报告_第2页
2021年关于教师节送礼的调研报告_第3页
2021年关于教师节送礼的调研报告_第4页
2021年关于教师节送礼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教师节送礼的调研报告 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接踵而来,尽管 _早在今年7月划出教师“六条红线”,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礼金等,但该不该送礼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广州1247名家长接受了南都和大粤网的联合调查。教师节到底送不送礼?52.24%的家长表示会送。被问到为什么送礼时,最多家长选择“担心老师记住没送礼的人对小孩不利”;而表示不送礼的家长中,56.84%认为“不想助长不正之风”。佛山266人参与调查,选择会向老师送礼的为25.57%,选择不会送礼的占48.40%。 “我从不送礼,但会送贺卡。”佛山蒋先生的做法,得到不少家长认同。在选择不送礼的佛山受访者中,有35.66%认为可通过其他

2、方式向老师祝贺,另有27.27%认为送礼属不良风气应该抵制。 在送礼的金额方面,广州家长选择100元以下的占多数,有21.88%;但送礼金额达2000元以上的也有17.65%。佛山受访者中,送礼金额在500元以下的最多,占71.76%;也有3.82%的人表示会送2000元以上的礼物。 “别人都送,我们不送,怕吃亏啊。”家长冼女士表示,“其实送礼也很烦,送多少、怎么送都是问题。”冼女士孩子读小学五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给老师送礼,一般是200-500元不等的购物卡。冼女士说一来想表达对老师的心意,二来也希望跟老师走近些,以后比较容易交流。“刚开始是亲手交给老师,后来是包好放在孩子书包里,让孩子

3、去送,最近这一两年风声很紧,改成EMS送了。” 一般家长们会给哪些老师送礼呢?佛山民调显示,最受欢迎的是鲜花、烟酒、饰品、工艺品等,占39.41%;送购物卡的也不在少数,占32.35%。此外请吃饭的占11.18%,送现金的仅占4.12%。 对于家长的送礼,六成广州受访教师表示很纠结,“收不收都两难”。曾老师参加工作一年多,去年第一次过教师节,但过得心神不宁。原因是意外地收到许多礼物,而且还不仅鲜花那么简单,有的花里还藏着“票子”,如月饼票、购物券。还有的家长送上精美的盒子,里面是价值不菲的化妆品或水晶饰物。曾老师说,站在教室外面对着家长送过来的礼物,手都不知该往哪里放,僵持下去双方都尴尬,“最

4、后只好先把礼物收下,再根据价值大小回赠礼物。” 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表示,感恩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的行为不应“一棒子打死”,也不应一味指责老师,需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南都调查显示,28.88%的教师会根据金额大小来决定收还是拒。“比如有学生买些小饰品做了一个漂亮的耳钉,还有学生用普通的玉石串了一条手链,我觉得这些可以收,不收就有点却之不恭。当然如果碰上家长请客吃饭,我会婉拒。” “我做了十几年班主任,带了五届小一新生,每一届9月开学前家访是例牌菜,今年取消了,实在啃不下啊!”钟老师是广州越秀区某省一级小学的资深教师,日前向记者诉苦,一边是社会对教师收礼的舆论压力很大,另一边家长送

5、礼之风愈演愈烈,教师该如何避风头?“我们想了很久,觉得开学初是高风险期,为避免中招,还是取消了家访, 钟老师说,中国是人情社会,比较崇尚礼尚往来,尤其碰上节日,送礼风气更加难以遏制。以前去家访,家长不但提前预备水果,还预订酒店大餐。“每一次我都像穷兵败寇般落荒而逃,家长看我的眼神太奇怪了,我问他们问题,他们总会答非所问,心思根本不在孩子身上,他们把家访看成是老师索取礼物的一种途径。”钟老师觉得,在中秋和教师节前夕上门家访更难洗脱嫌疑,“我们就提前开家长会,按孩子学号分成几批,让家长带着孩子到学校来谈话。” 昨天,冯女士收到了孩子老师发来的短信,大意是请家长们配合,引导孩子们把对老师的和感恩体现

6、在日常言行和学习表现上即可,任何节日无需给老师送礼物和鲜花。短信还明确表示,本学期开始,校区传达室不能存放家长转交给老师的任何物品。 冯女士的小孩在广州天河区某省一级小学读二年级,去年作为“新丁”的妈妈,她时有耳闻老师收礼的传闻,还听说如果不送礼的话,以后有孩子好受。“去年教师节,我瞅准一个机会,趁老师下楼,环顾四周没人,把300元购物卡塞到老师口袋。但老师也眼疾手快,一手把我按住,简单说了句不要这样,便小跑离去。”冯女士觉得当时自己像做贼一样。 今年的教师节又到了,“正当我们同一个班上比较熟悉的家长在商议送礼的事情时,老师的短信来了,我们都释然了。”冯女士说。 广州189位受访教师中 40.

7、53%经常与家长沟通 76 .84%相信学生和家长会尊重老师 92 .06%认为学生学习程度与家庭状况有关 58 .42%喜欢用电话或短信与家长交流,28 .42%喜欢面谈,12 .11%喜欢网络交流,1.05%喜欢写信交流 广州1247位受访家长中 68 .99%满意学校师生关系状况 52 .98%认为老师有时或经常与孩子交流 38 .06%认为老师关心孩子的心理 如果有问题,43 .15%愿意通过电话反映,32 .52%选择面谈,还有7 .46%认为没有反映渠道 38 .22%表示每学年老师常用电话或短信与其沟通,19 .43%是家长会,18 .03%是家访,16 .45%面谈,其他沟通方式还包括班级邮箱、飞信和 _ 39 .54%认为跟老师良好互动的基础是“孩子有问题积极跟老师沟通”,32 .32%认为是“配合老师工作”,25 .3%认为是“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点礼”,2 .84%认为“老师批评孩子,第一时间站在老师那一边” 佛山266位受访者中 58 .33%认为送礼偏离了教师节初衷 除了送礼,52 .10%认为贺卡、短信问候更好,25 .63%认为感恩主题班会更好 如果不送礼,41 .30%认为有压力 51 .08%认为送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