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应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应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应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一、选择题( 共 25 题 ,每道2分,共 50 分) 1.“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重农抑商b.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 d.削弱相权2.据中国史纲记载,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

2、.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3.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焚书”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4.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5.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

3、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a.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b.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c.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d.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6.有人说:在唐朝想做到尚书令,除非你是太子,其他人基本不可能。其意在表达( )a.封建帝王特别重视行政权力 b.封建皇帝亲自策划政令c.只有皇帝的近臣才能监察百官 d.皇室垄断了国家的军权7.新唐书载:“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威胁了中央集权 b.分割了相权c.使选官制度完善 d.抵御了西方

4、入侵8.宋名臣奏议中说:“枢密使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由此可见枢密使( )a.仅备皇帝顾问 b.并非国家正式机构的官员c.是监察官员 d.是相权与皇权之争的产物9.元代废除尚书、门下省,以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关,其长官中书令一职,由皇太子亲任。“惟皇太子立,必兼中书令”,中书令之下,才设丞相。元朝中央机构的这种设置( )a.进一步削弱了地方权力 b.有利于统治辽阔的帝国c.与行省制度相互配合 d.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10.明史载:“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

5、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这说明此时( )a.中书省仍是最高行政机构b.已经废丞相权归六部c.宰相的地位开始上升 d.汲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11.昭梿在啸亭杂录中指出:“(清初)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这种状况(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不利于君主专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 d.皇权发展到顶峰12.枢垣记略中提到:其职掌在恭拟上谕及内外臣工所奏有旨敕议者,各审其可否以闻。又外臣章奏,各书为副以藏之。然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材料意在说明( )a.军机大臣们并没有行政执行权b.军机大臣品级虽然很高但风险很大c.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有力工具d.

6、军机处仅当值官员有权处理日常政务13古代雅典10所陪审法庭,平均每所500名陪审员,以抽签方法选出(另有100名候补)。陪审员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后,陪审员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做商议。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杜绝陪审员徇私枉法的可能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性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4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谈及雅典的民主制时说:好公民必须是有闲暇的人,否则,他就不能出席法庭、公民会议和宗教节日等公共活动,也不能充分地将自己锻炼成为城邦的卫士。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使公民拥有平等的实际权利 b呈现出高涨的群体意识c带有贵族政治的色

7、彩 d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15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刻有雅典政治家铁米斯托克里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确定这些陶片为14人刻写。由此可见,陶片放逐法 ( )a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 b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c是打击民主政敌的手段 d臣民已上升为社会公民16“(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17希腊城邦制度载:“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

8、役的状态。”此种状况最早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召开公民大会c设立民众法庭 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1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法律的目的就是保护弱者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19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皇帝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

9、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颁布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20.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孕育了现代西方文明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d维护了西欧统治秩序21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10、)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22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正说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23对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卡梅伦表述正确的是( )伊丽莎白二世 卡梅伦卡梅伦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 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

11、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 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a b c d24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25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二、非选择题( 共 4题 , 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题13分,29

12、题13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材料二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

13、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5分)(不得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7分) 27.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材料二 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1)材料一记录的是哪个皇帝的所作所为?“其人亦无所表见”说明此时大学士地位如何?(3分)(2)材料二中的“无公署无专官”反映了军机处的什么特点?(3分)(3

15、)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大学士与清朝军机大臣在职能上有何相同之处?这种局面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突出危害?(6分) 28雅典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人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

16、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3分) 材料二 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客,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由14个人刻写的。(2)依据材料二,评价“陶片放逐法”。(2分) 材料三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他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

17、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3)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4分)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4)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说法?(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

18、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帽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

19、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 (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高一期中历史答案2017.101-5 babda 6-10 aadda 11-15bcacb 16-20dadab 21-25ddbbc 26(1)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5分)(2)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