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百家争鸣(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解析:选a。“和谐”“兼爱”“非攻”“政在得民”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说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图片信息不符的是()a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b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诘难、批驳,同时吸收、融合c当时的学派只有这五六家,号称“百家”d“学在民间”促成这种现象的出现解析:选c。由图中内容可判断本题与百家争鸣有关,a项是百家争鸣的地位,b项是各学

2、派的关系,d项是其出现的原因之一,均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史实错误,当时学派不只这五六家,故c项符合题意。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规格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解析:选c。季氏属于鲁国的大夫,却僭用了周天子专用的乐舞,孔子批判这一现象反映出孔子极力维护西周奴隶社会等级秩序,即维护周礼,因此c项正确。4(2019焦作高二期中)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背离孔子理念 b具有民本思想 c推崇德治主张 d倡导人性本善解析:选b。结合

3、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以民为本,孟子的主张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相符,故b项正确;题目中强调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未牵涉德治,故c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君主和人民的关系,并未牵涉人性的问题,故d项错误。5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选b。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静制动”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6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青睐的学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是()a法家

4、主张“兼爱”“非攻”b法家主张社会变革,建立中央集权国家c法家主张实行仁政d法家主张无为而治解析:选b。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集法家之大成,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事异则备变”的主张,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项。7(2019成都高二期末)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b法家地位有所下降c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d思想专制局面形成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百家争鸣中各流派的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礼法兼用”“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

5、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体现了各学术流派的相互融合,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未形成思想专制局面,故d项错误。8(2019深圳宝安区高二调研)诸子百家关于“乐”思考的大致线索:老子与季札、孔子等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墨子与荀子的争论,庄子对儒家的批评;杂家吕不韦对诸家的调和;最终是儒家的总结。材料所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儒家重视礼乐教化b各家观点不同,相互诘难c各学派脱离现实,追求享乐d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解析:选d。题干谈及了诸子百家对“乐”的不同思考以及杂家、儒家对“乐”的调和与总结,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材料一材料二两千多年来,孔子在中国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故乡曲阜也被称为圣城,有关他的历史建筑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子也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人物”之首。据统计,全世界现有孔庙1 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34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其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各代表哪种思想?代表人物分别是谁?(2)试从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分析出现材料二所述现象的原因。解析:(1)由图一“顺其自然”可知为道家思想,由图二“立法严厉明确”可知为法家思想,由图三“仁爱百姓”可知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据所学回答。(2)结合孔子的贡献和儒学的影响作答。答案:(1)图一:道家学说“无为而治”,老子、庄子等。图二:法家学说“法治”,韩非等。图三: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