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备战2014】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备战2014】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013年题组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a b c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解析】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朱熹创办私学,书中虽未明确提及,但根人民版教材的“学习思考”得知,他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培养人才。朱熹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

2、”学园。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韩非子的主张,后来被秦王朝接受作为文教法令规定下来,导致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一场浩劫。由此排除。【答案】c2(2013山东基能5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外无物 c吾心即是宇宙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考点】东西方哲学派别【解析】a项是英国近代经验论的代表:乔治巴克莱其主要观点有三:一、物是观念的集合,二、存在就是被感知,三、对象和感觉的同一性,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项和c项是中国古代南宋心学家陆九渊的观点,其哲学认识论属于主观唯心主

3、义;d项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故答案d符合题意。【答案】d2012年题组1(2012浙江文综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提出 “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制。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

4、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可见体现了功利主义。【答案】a2011年题组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答案】b 2(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

5、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答案】b 2010年题组1(2010广东文综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

6、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已的理智出发现真理。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d认为世界不可知;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c 2(2010浙江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b墨子 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

7、多德【解析】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 2009年题组1(2009广东历史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8、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解析】人文主义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而不是神圣的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这显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答案】d 2(2009福建文综2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根源皆在希腊”可以看出雪莱强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9、。【答案】c 2008年题组1.(2008江苏单科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解析】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推崇的古希腊的民主政治。a、b、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答案】d 2.(2008上海单科b组9)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a. 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b. 系统学习哲学c. 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d. 自由选择科目【解析】“我爱吾师,我尤爱真理”宣扬的是对不要

10、局限于老师的教诲,应敢于追求真理的思想。因此c为正确答案。【答案】c 2007年题组1(2007海南单科24)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a孟子和苏格拉底b关汉卿和达尔文c. 王阳明和哥白尼d. 曹雪芹和孟德斯鸠【解析】此题为中西对比,根据各人生活时代加以对比,可判断。 【答案】a二、主观题1(2012浙江文综卷24)(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

11、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

12、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

13、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我”,注重道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