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三步 专项训练_第1页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三步 专项训练_第2页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三步 专项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三步 专项训练1(2015山东泰安高三质检)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解析:选d。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俄国十月革命攻打冬宫。两幅图片分别代表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俄国十月革命中的攻打冬宫。攻打冬宫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主力是湖北新军,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武昌起义

2、后各省响应,十月革命向其他城市扩展,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故d项正确。2(2015安徽马鞍山质检)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解析:选c。本题考查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南京国民政府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但不是主张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

3、29至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使得部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因此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1933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3(2015四川宜宾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苏联与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量及增幅比较表 。从表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苏联中国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4301 830326135535296煤炭(万吨)3 55516 6003686 60013 10098棉纺物(亿米)26.7839.544838.350.548谷物(万吨)7 3009 5503116

4、 39219 50519a.中苏两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b中苏两国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c中苏两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d中苏两国经济结构相对合理解析:选d。据材料图表“钢”和“煤炭”产品量及增幅变化各项数据均呈上升趋势,且增幅巨大,可知中苏两国重工业发展迅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图表“棉纺物”“谷物”产品量及增幅变化各项数据和“钢”“煤炭”产品量及增幅变化各项数据相比较,可知中苏两国轻工业、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图表“棉纺物”“谷物”产品量及增幅变化各项数据和“钢”“煤炭”产品量及增幅变化各项数据相比较,可知中苏两国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农业、轻工业,农、轻、重发展比

5、例失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2015河南商丘三模)20世纪50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解析:选d。美国援助强化了对西欧控制,而中国仍保持独立自主,故a项错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项错误;美国援助西欧并未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社会急需的轻工业,故c项错误;美苏援助分别促进了西欧的复苏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5(2015天津河东区高三

6、一模)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是有差异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是什么。概括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材料二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7、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特点。此次接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与世界接轨的?材料三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

8、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4)综上所述,试揭示影响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不同损益的主要因素。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时间和国家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二小问条件,结合此时间段内英国的阶段特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回答。(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主要体现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外国侵略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一角度回答,即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三小问接轨,主要从新时期中国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回答。(3)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三“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

9、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和美国主导,由“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可以看出其需要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此时美国采取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构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另一方面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马歇尔计划)。(4)根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等。答案:(1)依据:葡、西最早开辟新航路,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条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2)特点:鸦片战争,被迫接轨(纳入、卷入)。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接轨: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任答两点即可)(3)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