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色谱分析法,题目,1. 在一个3.0 m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结果如下图: 计算:(1) 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 及 ; (2) 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n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 效; (3) 两组分的容量因子k1及k 2; (4) 它们的相对保留值和分离度; (5) 若使两组分的分离度为1.5所需要的最短柱长。(已知死时间和 两组分色谱峰的峰宽均为1.0min),分析,解题思路:该题主要是要求掌握色谱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塔板理论。保留时间(tR)、 死时间(tM)与调整保留时间( tR )三者关系为:tR tR tM ;容量因子可由实验数据测得,它和保留时间存在关系式:
2、;塔板理论中,有效塔板数、有效塔板高度与区域宽度的存在关系: ;分离度与相邻两组分的保留时间、有效塔板数存在关系: 相应柱长与分离度有关系: 对同样组分、相同柱子,所需柱子长度L可根据与R之间的关系,即柱长之比等于分离度平方之比求得。,解题过程,解:(1) (2) (3) (4) (5) L2 = 0.75m,题目,二个色谱峰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55s和83s,若所用柱的塔板高 度为1.1mm,两个峰具有相同的峰宽,完全分离两组分需要的色谱柱为多长?,解题思路: 该题是通过对色谱柱长的计算,达到掌握分离度、塔板理论的目的。 在分离度一节中基于两个峰具有相同的峰宽,曾导出了分离度R、柱长L与两组
3、分保留值r21 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式,题中未直接给出保留值r21 ,但由给出的两峰调整保留时间数据计算出r21后,将相应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达到给定分离度下需要的色谱柱长。 题中“两个峰具有相同的峰宽”是公式推导过程的前提条件。完全分离意味着给出了“R=1.5”。,解题过程,解: 两组分相对保留值: 已知塔板高度H,以及R,代入得: 所以完全分离需要色谱柱长为356.4mm。,题目,在2m长的色谱柱上,以氦为载气,测得不同载气线速度下组分 的保留时间和峰底宽Wb如下表 u(cms-1) tR(s) Wb(s) 11 2020 223 25 888 99 40 558 68 计算:1.Van
4、Deemter 方程中A、B、C 值; 2.最佳线速度uopt及最小板高Hmin; 3.载气线速度u在什么范围内,仍能保持柱效率为原来的90% 。,解题思路: 首先求出不同线速度下的H, 根据对应的H 解三元一次方程求出A、B、C的值。,解题过程,解: (1),解题过程,由以上结果按列三元一次方程 0.1523 = A + B / 11 + 11C 0.1524 = A + B / 25 + 25C 0.1857 = A + B / 40 + 40C 解得: A = 0.0605(cm) ; B = 0.68(cm2s-1) ; C = 0.0027(s) (2) (3) 90% 以上的柱效为
5、: 解得:u1 = 8.7cms-1 u2 = 29cms-1 即线速度在8.729cms-1 范围内, 可保持柱效率在90%以上.,题目,组分A和B在某毛细管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5min 和12.8min, 理论塔板数对A和B均为4300,计算: (1) 组分A和B能分离到什么程度? (2) 假定A和B的保留时间不变,而分离度要求达到1.5,则需多少 塔板数?,解题思路:因为分离度和色谱参数存在下列关系: a. b. c.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首先求出A、B组分的半峰宽(或峰底宽Y), 再根据(b)、(c)公式进行计算。,解题过程,解: (1)由公式 得, 同理: (2) 已知R1
6、,R2,n1,得,题目,气相色谱法测定某试样中水分的含量。称取0.0186g内标物加到 3.125g试样中进行色谱分析,测得水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分别是 135mm2和162mm2。已知水和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55和 0.58,计算试样中水分的含量。,解题思路:因为用到内标物,所以属于色谱定量分析三种计算方法中的内标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试样中准确加入一定量内标物,根据待测组分与内标物的质量比进行计算:,解题过程,解: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为: 即试样中水分的含量为0.47% 。,题目,6. 有一含有四种组分的样品,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测定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 测定校正因子 准确配制苯(
7、基准物、内标物)与组分A、B、C及D的纯品混合溶液,它们的质量(g)分别为0.435、0.653、0.864、0.864及1.760。吸取混合溶液0.2L。进样三次,测得平均峰面积,分别为4.00、6.50、7.60、8.10及15.0面积单位。 测定样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取样品0.5L,进样三次,测得A、B、C及D的相对峰面积分别为3.50、4.50、4.00及2.00。已知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0、60.0、74.0及88.0。 计算各种组分的:(1)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和质量分数。 (2)相对摩尔校正因子和摩尔分数。,分析,解题思路:由于各化合物的性质不同,对检测器的响应也不同,即
8、使 它们质量相等,所得到的峰面积也可能不等,所以引入绝对定量校正 因子,公式定义为: 。 在定量分析中,通常使用相对校正因子,即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与标 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若mi以摩尔为单位,所得的的校正因子称为摩尔校正因子,用fm表 示;若以质量为单位,则为质量校正因子,用fw表示。,解题过程,解: 由公式 ,将题中已知量代入即得: (1)各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 , , 。 质量分数 , , , 。 (2)各组分的摩尔校正因子 , , , 。 摩尔分数 A %=39.4 , B %=30.4% , C %=20.6% , D %=9.58% 。,题目,某试样中含对、邻、间甲基苯甲酸及苯甲酸并且全部在色谱图上出峰,各组分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和色谱图中测得各峰面积积分值列于下表: 用归一化法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解题思路:按归一化法,各组分占总量的百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信息登记管理办法
- 环卫绿化项目管理办法
- 环境监测外采管理办法
- 远离宗教课件
- 现场福利设施管理办法
- 现金管理风险管理办法
- 珠海桥梁安全管理办法
- 班级集体工作管理办法
- 瑞丽物业收费管理办法
- 甘肃市政设施管理办法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