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叶斑病防治PPT.ppt_第1页
桑树叶斑病防治PPT.ppt_第2页
桑树叶斑病防治PPT.ppt_第3页
桑树叶斑病防治PPT.ppt_第4页
桑树叶斑病防治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桑树病菌初步鉴定及其对咪酰胺的敏感性测定,答 辩 人:陈文智 指导教师:杜 飞 2012年6月12日,园林园艺学院 本科论文答辩,研究背景:在很多蚕区,桑树容易发生桑树叶斑病,影响桑树的生长发育,桑叶老化脱落,造成桑叶减产,叶质下降,蚕儿食下病叶后,吸收不到有利于蚕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会降低蚕儿抗病的能力,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研究目的:采用咪酰胺不同浓度对桑树病菌的抑制率和EC50研究,为提高桑树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以云南保山、曲靖两地区带有叶斑病的桑叶为材料,采用菌落直径法,对杀菌剂咪酰胺的EC50进行测定。算出咪酰胺对病原菌的敏感性。,带病桑叶,试验技术路线图

2、,供试菌株分别从保山、曲靖采样得到。从桑树的叶片和枝条部位分离可得病原菌,病斑部有条状和斑点状,病斑颜色都为黑褐色。,表1 桑树病菌采集地点、分离部位和病症,表2 9种菌株在PDA平板上的形态特征,A、菌株在PDA平板上的正面形态 B、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背面形态,图1 菌株在PDA平板上的形态,表3 桑树病害孢子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表3和图2)1号菌株初步鉴定为亚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 2号菌株初步鉴定为桑幹枯病(Phomopsis sp) ,3、8、9号菌株初步鉴定为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5号菌株初步鉴定为禾赤霉菌(Gibberella

3、 zeae),4号菌株初步鉴定为甘蓝长尾交链孢霉(Alternaria brassicae) ,5号菌株初步鉴定为禾赤霉菌(Gibberella zeae) ,6号菌株初步鉴定为桑牙枯病(Fusarium cerealis),7号菌株初步鉴定为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 。,A、3号菌株孢子形态 B、1号菌株孢子形态 C、5号菌株孢子形态,形态学鉴定结果,图2 桑树病害孢子形态,分子鉴定结果: 本试验中分离的9个菌株与从GeneBank比对结果表明, 保2-2、曲4-1-1、曲6-2-1、曲5-1-1、曲5-1-2、曲2-2-2、曲2-1-2、曲5-2-1、曲3-1-1号

4、菌株是亚木霉 、桑干枯菌 、细极链格孢 、甘蓝长尾交链孢霉 、禾赤霉菌 、桑牙枯菌 、蔓枯病菌 、细极链格孢 、天竺葵链格孢 。,表4 分离菌株在Genebank比对结果,表5 桑树病菌对咪酰胺的抑制率,实验表明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抑制率较强,在咪酰胺浓度为10ug/ml,30ug/ml,50ug/ml,100ug/ml,150ug/ml的PDA平板上培养的桑树病菌抑制都较明显。,图3 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抑制效果图,农药测定结果 本实验为桑树病菌在加入浓度10ug/ml和30ug/ml的咪酰胺在PDA平板上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桑树病菌对咪酰胺较敏感,不同的桑树病菌对咪酰胺的敏感度不同。,图4 不

5、同浓度的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抑制效果图,本实验为桑树病菌在加入浓度为50ug/ml、100ug/ml 和150ug/ml的咪酰胺在PDA平板上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咪酰胺的浓度越高桑树病菌越敏感,对桑树病菌的抑制率越强。,图5 不同浓度的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抑制效果图,本实验为不同的桑树病菌在PDA平板上的正常生长状况。本实验表明不同地区的桑树病菌并不完全相同,病菌的菌落大小,颜色,菌丝的长短,有无菌丝,生长快慢都不相同。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影响桑树减产的主要病害不同。,图6 桑树病菌的正常生长状况图,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抑制效果: 咪酰胺的EC50从0.012774ug/ml-17.815ug/

6、ml。EC500.1的菌株有3个分别是细极链格孢(3号)、甘蓝长尾交链孢霉(4号)和禾赤霉菌(5号)这4个菌株对咪酰胺的敏感性最强。证明咪酰胺能有效防治亚木霉、细极链格孢、甘蓝长尾交链孢霉和禾赤霉菌所引起的桑树病害。,表6 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EC50,8个菌株对咪酰胺的EC50分布有一个单峰,其中6号(桑牙枯病菌)、3号(细极链格孢)、4号霉(甘蓝长尾交链孢)和5号(禾赤霉菌)这四个菌株的EC502。即除了EC502的这两菌株外,其余6个菌株菌落对咪酰胺敏感。,图7 咪酰胺对桑树病菌的EC50分布图,结论与讨论,桑树病菌的病原 : 本文鉴定表明,云南省引起桑树真菌病害的病原有:细极链格孢(Al

7、ternaria tenuissima)、甘蓝长尾交链孢霉(Alternaria brassicae)、禾赤霉菌(Gibberella zeae)、桑牙枯病(Fusarium cerealis)、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天竺葵链格孢(Alternaria porri)。前人研究表明云南桑树病害主要是侵染性病害,而引起桑树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主要是真菌,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和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菌丝体发达,有隔膜和分枝,菌丝体可构成菌核、子座、子囊果等组织体。此外,本文还分离到一株亚木霉

8、(Trichoderma koningii),亚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是否对桑树的其它病原有防治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中,咪酰胺可以有效防治桑树真菌病害,在供试的8个菌株中有三个菌株: 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甘蓝长尾交链孢霉(Alternaria brassicae)和禾赤霉菌(Gibberella zeae)的EC500.1,表明咪酰胺对桑树上的这些病菌抑制和杀菌作用很显著。2007年仇铁烨用咪酰胺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显著,每hm2用咪酰胺60ml,对秧苗期和分蘖末期恶苗病防治效果达到90左右,齐穗期防效达到98以上;2010年郭双义、郭漠镁、罗晓新等用20咪酰胺防治水稻纹病在水稻破口前施用750 kg/hm2 效果最好,防效达761,水稻产量为655208 kg/hm 2。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是一种咪唑类杀菌剂,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皮革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