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泰安地区中考生物基础过关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pptx_第1页
2019年泰安地区中考生物基础过关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pptx_第2页
2019年泰安地区中考生物基础过关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pptx_第3页
2019年泰安地区中考生物基础过关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pptx_第4页
2019年泰安地区中考生物基础过关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时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考点研读,课堂互动,泰安考情,答案B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B错误。,答案C从图中血液含氧量的多少、血压的高低,可判断出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肺静脉。a肺动脉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A错误;肺静脉与肺动脉相比,管壁薄,弹性小,B错误;a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肺静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正确;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错误。,3.(2017泰安,18)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血流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请根据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图1表示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某器官的速率。试分析骨骼肌在运动时血流量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血流

2、量增大,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皮肤在运动时的血流量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血流量增大,加快废物排出,调节体温;冠脉循环在运动时血流量增大,心脏收缩舒张的能力增强,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动力。 (2)据图1中运动及休息时胃、肠内的血流量变化,你认为应养成怎样的生活或运动习惯?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比较谁的心脏更健康,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测量在运动前静坐时的脉搏频率;分别做如下运动:甲散步,乙慢跑,丙快跑,运动3分钟后停止;在运动3分钟时、运动停止3分钟时、运动停止6分钟时,分别测量每人的脉搏频率,测,量结果如图2

3、所示。分析图2:运动停止时,甲同学的脉搏频率变化最大。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3人中丙的心脏最健康。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丙在静坐时脉搏频率最小;运动时脉搏频率变化小;停止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快(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至少答出两点)。为使实验更严谨,请为上述实验提两点改进建议:让三个人进行相同的运动;重复测量,取平均值。,(3)据图2可见:甲的脉搏频率最大,丙在静坐时脉搏频率最小,运动时脉搏频率变化最小,停止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最快,可见丙的心脏最健康。为使实验更严谨,请为上述实验提两点改进建议:让三个人进行相同的运动;重复测量,求平均值。,4.(2016泰安,27)火灾发生时,我们身体会作出什么反应

4、?请分析回答: (1)发生火灾时人体会作出一系列反应,如迅速逃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惊恐紧张等,完成上述系列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在眼和耳中,感受火焰、燃烧发出的声音等刺激的感受器分别是视网膜和耳蜗,火灾时人体作出的一系列反应,依赖神经(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迅速逃跑时通过呼吸作用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一生理过程主要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完成的。与此相适应,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顺序可换)进行交换的速率加快。同时心跳加快、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加快,四肢肌肉细胞得到充足的氧,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

5、,随血液流入心脏的右心房。 (3)人体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发生的反应是有规律的。如火灾发生时人会逃离,遇浓烟人会捂鼻低行,人逃离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体呼吸、心跳相应加快等。这些反应的规律性表现在:人体能调节生命活动,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圆盘状的是红细胞;形状不规则,较小的是血小板 。 (3)血细胞的功能: a.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中有一种 红色的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与 氧分离。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会患 贫血,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b.能做变形运动

6、穿过毛细血管壁的是白细胞,它能吞噬病 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 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血小板过少,一有伤口 便流血不止,血小板过多血管内易形成血栓。 总之,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等功能。,2.血管血流的管道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a.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便于观察。 b.用浸湿的棉絮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是 为了维持小鱼正常呼吸,以便小鱼安静。 c.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模式图如下: (2)血管的类型及功能: a.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是: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一般分布较深。 b.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

7、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手臂上的 一条条“青筋”是静脉,静脉的特点是:管壁较薄,弹 性较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有防止血液 倒流的静脉瓣。 c.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是:管内径很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进行物质交换。,3.血型与输血 在人的ABO血型系统中,血液可分为O型、A型、B型、AB 型四种;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考点二心脏和血液循环 1.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1)心脏的壁 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的功 能,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左心室壁比右心室

8、壁厚,因为:,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 注:实线表示动脉血,虚线表示静脉血 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考点一血液、血管和血型,课堂互动,1.血液成分比较,2.血常规化验单说明 下表是我国有关RBC、WBC、Hb、PLT的正常参考值和说明。,3.三种血管比较,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1)数量多、分布广,使得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2)管腔细、管径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使得血细胞所携带的养料和氧气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得血细胞所携带的物质很容易透过薄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4)血流速度慢,使血

9、细胞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物质交换。,5.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变化 血液流经后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几个毛细血管: (1)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3)肾脏的毛细血管: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尿素等废物少的静脉血。 (4)大脑中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6.区分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7.多种血型、输血的原则和成分输血 (1)血型:人类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有其他血型系统,Rh血型就是常见的人类血型系统之一。 (2)输血的原则:在人的ABO血型系统中,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

10、为原则,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以为其他血型供血;AB型血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 (3)成分输血: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例1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各社区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体检,如图是李大爷的血涂片和血液化验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红细胞,呈球状,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 B.是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是血小板,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D.根据化验结果判断李大爷可能患贫血,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答案D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11、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呈球状,A错误。图中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C错误。,答案B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错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D错误。,名师点拨 (1)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动的路线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 静脉心房。 (2)血液循环中的血液成分可以总结为:左动右静,体同肺反。即在心脏中,左心房、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静脉血。体循环中,动脉流动

12、脉血,静脉流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流动脉血。 (3)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4)静脉注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到达体循环的病灶处,需要经过两次心脏,到达肺循环处的病灶只需经过一次心脏。,(5)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输出的血量 相等。 (6)血液循环的最终目的:为组织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3.血液循环中的气体浓度比较 (1)肺泡:氧气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浓度最低; (2)组织细胞: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3)氧气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13、: 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4)二氧化碳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组织细胞血液肺泡。,答案D观图可知:是上腔静脉、是右心房、是右心室、是下腔静脉、是主动脉、是肺动脉、是肺静脉、是左心房、是左心室。如果进行灌流实验,将血管扎住,由血管灌水,水会从血管肺动脉流出,D错误。,例4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答案C如果

14、B为肺,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A、C都流着动脉血,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B错误。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D错误。,(2)血液能在人体血管中循环,主要是因为构成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 (3)若某人患急性肠炎,需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试写出药液从其上肢静脉到达肠部经过的路径:1715127683416910(用图1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4)研究证明

15、:血管13中的血糖含量在饭后会出现如图2 AB段曲线的变化,原因是通过小肠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但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会如图2中CD段曲线所示,原因是胰岛素促进了血糖的分解和转化。,解析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强有力地收缩。药物从上肢静脉进入血液,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肠部。饭后,小肠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血糖被分解、变为糖原储存起来或转化为其他物质,血糖浓度降低。,名师点拨 (1)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2)为保证鱼的呼吸不受影响,实验开始时要用浸湿的棉絮包裹小鱼,且在观察过程中要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 (3)在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 根据血流方向,即血流方向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根据血管是分支还是汇总:动脉血管逐渐分支;静脉血管逐渐汇总;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径最小。 (2)结果分析:三种血管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