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优质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优质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优质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所谓朝贡贸易,即入贡国家表明臣属于中国,将本国或其他国家的奇珍异物以贡品的名义进献给中国皇帝,中国再将丝绸、金银、瓷器等以“赏赐”的名义回赠给“入贡国”。明政府规定外商“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朝贡贸易是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朝贡贸易,材料一、“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亿浩繁,何啻数倍”。 材料二、“十年一贡贡毋过三船,人毋过三百,刀枪毋过三千”。 材料三:明成祖说:“商税是国家用来抑商逐商的,而不是为了获利。现在有夷人慕义远来,我们却去侵害他们的利益,能得到多少不说,但

2、却大大有损于我朝的形象。” 材料四:中国的海上事业,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薄来厚往,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有限制的贸易,结合以上四个材料,归纳朝贡贸易的特点,朝贡贸易是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明朝海禁后,朝贡贸易成为海外贸易唯一合法途径。,一、朝贡贸易,1、概念:,2、特点:,3)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1)薄来厚往, 倍偿其价,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外国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附带的货物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国内居民可在官方监督下与之交易,2

3、)有限制的贸易,海外贡舶来华的贡期、贡道、船舶数量、朝贡人数都有具体的规定,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这幅万国来朝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代表向清廷朝贡的情况,其中左上角的是英吉利国,即现在的英国。,在万国来朝图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拿着贡品的暹逻国(即泰国)的代表,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朱元璋曾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苟不禁戒,则人皆

4、惑利而陷于刑宪矣。故尝禁其往来。”,“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大明律,1、背景:,一、明朝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明初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以严刑峻法惩处违禁者,“片板不许下海”,海禁的结果 驻军防守导致军费负担沉重,消耗了政府的财力,国家财政大受影响。 阻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最终在东南沿海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武装走私集团

5、,酿成“倭患”。 海禁走私武装走私 明朝后期很多官员认识到“官市不开,私市不止”,于是纷纷上书,请求朝廷开放民间贸易。,1、主要出、入港 2、主要贸易商品 3、影响,广州、宁波,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蔗糖,对东南地区商品性农业与手工业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明朝后期被迫开放海禁,输出:,输入:,香料之类的奢侈品,出港:,入港:,(进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月港,葡萄牙-中国澳门(东西方转口贸易中心),西班牙-菲律宾马尼拉(开辟太平洋丝绸之路),西欧 商船 东来,1、清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1)目的: 为了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2)内容: 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

6、 规定山东以南沿海居民,分别内迁3050里,商船民船一律不准入海,实行严格海禁政策。,二、从海禁到闭关,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不仅活跃了经济,同时也为政府 增加了税收。,由于局势趋于稳定,特别是台湾郑氏政权的归附,导致清政府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2、康熙中期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1)原因:,(2)内容:,(3)意义:,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在今南京)设立海关,允许外商前来贸易。,3、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只开广州一地通商,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清中期对外商限制更加严格,国门关得更紧。一方面是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规定外商只在广州一地进行有限制的通商。,材料

7、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 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南夷之通商贪而不亲,求而无厌,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允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矣。”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发展史,思考: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需求甚少; 自大、保守的心态(天朝上国思想); 惧怕外国侵略势力破坏其统治。,闭关锁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列强的侵略;,但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逐渐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1. 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b.实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这一政策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挨打 2. “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谁?( ) a.戚继光 b.岳飞 c.康熙帝 d.努尔哈赤 3. “一个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