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复苏新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生儿复苏新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生儿复苏新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生儿复苏新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生儿复苏新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复苏新读,陕西省妇幼保健院 倪黎明,正压人工呼吸,正压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给肾上腺素 和/或 扩容,复苏后护理,呼吸暂停 HR 100,持续性紫绀,有效通气 HR 100 及 皮肤红润,HR 60,HR 60,HR 60,* 在某些步骤可考虑气管插管,第一课: 复苏流程图, 2000 AAP/AHA,我国复苏现状,不能处于合适的中性环境之中 不能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的监护 氧合状态则根据患儿肤色估计 绝大多数无浓度氧,仍用纯氧且未加温湿化 加压给氧无压力支持,不能控制PIP,PEEP,复苏热点,复苏用氧:新指南指出:解决新生儿复苏中关于给氧的所有问题目前尚无足够的依据。 对于足月儿,推荐正

2、压通气时给100%氧,然而,研究认为复苏时用低于100%氧也可获得成功,在生后90秒仍无改善应提高至100%。如果无氧源时,可用空气氧进行正压通气。 对早产儿,(32周下)在分娩中应避免过高的组织氧合。推荐使用空氧混合仪及脉搏氧饱和度仪检测。开始通气时氧浓度应在空气氧与纯氧之间。尚未确定以哪个特定的氧浓度开始为宜。调节使氧饱和度至90%。大于95%需降氧浓度。,复苏用氧,尚无信服的证据证明复苏短暂用100%氧对早产儿有害。(心率未能很快升至100次/分),温度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仍有低体温危险,认为在辐射台使用塑料袋或塑料保鲜膜包裹比常规技术保温好。 避免高温(医源性) 2005年WHO提出新

3、生儿体温保护链:保温的产房,立即擦干,皮肤和皮肤接触,母乳喂养,洗浴和延迟称重,适宜的衣着,母婴一起,保暖转运,保暖复苏,训练和认识。,早产儿保温,早产儿1500g,如采取以下措施可降低发生体温过低的风险 从脚趾到肩部放入一个塑料袋中 立即装入无须擦干 置于辐射加热装置上,早产儿保温,干燥、温暖的床单 辐射热保温装置 化学保温装置 用塑料包裹法,体温过低的早产儿,死亡率显著增高 Silverman WA et al. Pediatrics 1958 Laptook AR et al. Pediatr Res 2005,通气策略和通气设备,早产儿应特殊考虑呼气末正压得作用 应用呼气末正压可对抗肺

4、损伤。并改善肺顺应性 无足够证据推荐适合的初始压力和频率 在产房内给超早产儿使用CPAP,可减少插管需求,减少机戒通气,通气设备,T-piece组合复苏器:可调节压力的机解装置,更适合早产儿复苏使用。 喉罩气道:用于面罩及气管插管通气失败。 已纳入国际复苏指南,国内正在引进生产。,监测,心率增加和CO2检测仪是确定气管内导管位置正确的首选方法。 心率增加是复苏时有效通气的首选指征。其他还有:肤色改善,自主呼吸,肌张力改善。 正压通气30秒后检查这些指征需他人协助。,正压通气,技术及设备 气流式充气气囊 自动充气气囊 T-组合复苏器 单手操作 预设压力控制 可更稳定地提供呼气末正压和峰吸气压 可

5、延长供气时间 (如需) Finer NN et al. Resus 2001; 49:229 Allwood AC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3; 88:F375 Hussey SG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4; 89:F490,对胎粪污染的胎儿是否采用口腔吸引,有活力,先观察,不吸引。 无活力,仍需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推荐使用胎粪吸引管直接连接气管导管吸引气管内胎粪。不推荐所有胎粪污染婴儿都在肩娩出前吸引。,药物,肾上腺素:如气管内给药,则0.01/0.03mg/kg的剂量可能无效,因此,该剂量静脉注射是优选的方法。虽得到一些数据,可考采用气管内高剂量(直到0.1mg/kg)给药,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未充分论证。 推荐剂量: 静脉:1:10000溶液0.1-0.3ml/kg 气管内:1:10000溶液,0.3-1.0吸在3-5ml注射器中。,药物,纳络酮: 在复苏最初步骤中,不推荐使用。如需用药,需二个条件同时存在: 正压通气后心率和肤色已恢复正常,仍有持续呼吸抑制。 其母在分娩前4小时内用过麻醉药。 尚无气管内给药有效的证据,不推荐此途径。 首选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