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毒学的知识,刘忠敏,1.消毒、灭菌的概念 2.清洁、消毒的目的和意义 3.日常诊疗的操作规范 4.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量 5.常用的消毒方法,学习目标,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过程)。,消毒、灭菌的概念,意义 微生物已多种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各种环境中,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有益或有害的结果,甚至导致疾病,严重时危机生命。,清洁、消毒的目的和意义,目的 1.防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保护易感染人群(老人)和工作人员,避免受到传染 3.增进老人和他人的健康,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
2、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日常诊疗的操作规范,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
3、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者手消毒 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8、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均焚烧处理,日常诊疗的操作规范,1.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
4、不同,因此,进行消毒时必须区别对待。(1)细菌繁殖体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繁殖体对热敏感,消毒方法以热力消毒为主。(2)细菌芽胞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热力灭菌,电离辐射和环氧乙烷熏蒸法。在化学消毒剂中,戊二醛、过氧乙酸能杀灭芽胞,但可靠性不如热力灭菌法。(3)病毒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强。(4)真菌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不耐热(601小时杀灭)。 2.微生物的数量污染的微生物数量越多需要消毒的时间就越长,剂量越大。,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
5、量,3.有机物的存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消毒剂的作用,以致于微生物逐渐产生对药物的适应性。有机物和消毒剂作用,形成溶解度比原来更低或杀菌作用比原来更弱的化合物。一部分消毒剂与有机物发生了作用,则对微生物的作用浓度降低。有机物可中和一部分消毒剂。消毒剂中重金属类、表面活化剂等受有机物影响较大,对戊二醛影响较小。 4.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杀菌作用增强,但温度的变化对各种消毒剂影响不同。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的湿度升高1倍时,杀菌效果可增加10倍。而酚类和酒精受温度影响小。,5.PH值从两方面影响杀菌作用。对消毒剂的作用:改变其溶解度和分子结构。pH过高或过
6、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均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细菌表面负电荷减少,阴离子型消毒剂杀菌效果好。在碱性条件下,细菌表面负电荷增多,有利于阳离子型消毒剂发挥作用。 6.处理剂量与监测保证消毒、灭菌处理的剂量,加强效果监测,防止再污染,1、在外科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戒指、手表和手镯等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 2、取适量的皂液或其他清洁剂清洁双手、前壁和上臂下1/3。清洁双手时,应使用指甲清洁器在流动水下清洁指甲下的污垢,指甲清洁器一次性使用或一用一消毒;清洁剂的用量和清洗的时间应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 3、在流动水下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用清洁毛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1/3。 5、根据
7、手消毒剂生产厂家的建议,取适量的手消毒液。,外科手消毒,6、将手消毒剂揉搓至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揉搓可使用海绵或其他揉搓用品,但应注意该用品应质地柔软,不损伤皮肤,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揉搓时间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一般揉搓26分钟。 7、认真揉搓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尤其应注意指尖、指缝和拇指等容易遗漏的地方。 8、流动水下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 9、用无菌巾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1、流动水冲洗时,应避免水溅湿洗衣服。 2、在不冲洗时应关闭流动水。 3、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手指朝上,让手的位置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指流向肘部,不能使水倒
8、流,并且避免碰到刷手衣。 4、用后的指甲清洁器、揉搓用品如海棉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并一用一消毒;如果揉搓使用刷子,则应注意刷子毛应柔软,以免损伤医务人员的皮肤,并定期检查,剔除不合格产品。 5、不能佩戴假指甲。因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洗手前后假指甲下的菌落数要远远超过普通指甲下的菌落数量。,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项,6、手部皮肤无破损。因皮肤的破损使细菌更容易种植到各层皮肤,其完整性的破坏增加了医务人员和病人感染的机会。 7、传统的外科手消毒10分钟的揉搓对皮肤的损伤较大,而近来的临床研究表明,26分钟的揉搓时间和10分钟的揉搓,手消毒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建议外科手消毒揉搓26分钟即可;由于
9、减少外科手消毒的揉搓时间可提高医务人员的依从性,从而也可提高手消毒效果。 8、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用皂液或其他清洁剂清洁双手,然后再进行其他的操作。 9、定期回顾外科洗手流程,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标准外科洗手方法的教育与跟踪。 10、如果使用乙醇类手消毒剂,应注意预防燃烧与爆炸,1.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2-2.5,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 2.使用紫外线等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可在室内 3.紫外线灯每周要用75%酒精擦拭一次,以备检查,紫外线消毒知识,1、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会造成灼伤,请注意防护。避免较长时间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2、紫外线对有机细胞有杀伤作用。请勿对宠物和植物长期照射。 3、勿将杀菌灯作为照明灯使用。消毒以适度为宜,不提倡长时间开着紫外灯。 4、清洁紫外线灯时,请切断电源,使用干净的软布或酒精轻擦,忌用汽油等有机溶液擦拭。 5、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室内应保持干燥,消毒时环境温度控制在2040,湿度40%6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相对湿度大于80%时也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酱香酒经销商管理办法
- 2025年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评估分析
- 2025年二手交易电商信用评级模型与行业应用报告
- 餐厅合同管理办法细则
-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智慧社区2025年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长兴校外培训管理办法
- DB4420T 35-2023 乌斑杂交鳢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 食品餐饮卫生管理办法
- 综合金融客户关系管理
- 长沙家禽宠物管理办法
- 胸痛单元建设课件介绍
- 超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 酒店服务流程与空间布局优化
-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建设工程法律培训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 (高清版)DB31∕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
- 一级医院医保管理制度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