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pp课件.ppt_第1页
2017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pp课件.ppt_第2页
2017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pp课件.ppt_第3页
2017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pp课件.ppt_第4页
2017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pp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之环境描写,1,小说经常通过对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揭示主题。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在考查时,命题者往往侧重于自然环境。命题的重点有三个:环境描写的特点;环境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者往往在题目中进行综合考查。,2,所谓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

2、情等。,3,【精要点拨】 1.分析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 (1)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4,(3)把握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如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4)从文本中的地域风情、风俗习惯描写中理解环境的特殊特点。 2.概括社会环境最好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它有时可以从文中直接提取,有时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二、分析概括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精要点拨】 做分析概括社会环境描写作

3、用题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语句。 第二步,明确分析社会环境作用的思维角度。 (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6,(3)制造悬念,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产生波澜。 (4)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答题模式: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 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提示:在分析概括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注意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在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7,1文中多次出现,请

4、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第段,请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3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4文章第段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5本文第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8,方法点拨 一、概括景物特点的方法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考虑并加以概括。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的特点。 二、景物描写的方法 1写景的层次和观察的角度,如远景和近景、俯视和仰视。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9,二、描写手法类,第一步,熟记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1、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与侧面衬托对比 2、从感官上: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把自然界的声响

5、、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从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觉去描写,将景物真切再现,富有立体感,做到绘形绘声又绘色,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妙 3、多角度观察: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10,4、细描白描,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

6、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11,“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12,

7、5、多种修辞结合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6、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神态)、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明显。,13,1、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或烘托、衬托人物心理;,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暗示、铺垫或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场景转换);,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揭示或深化主旨,增强意蕴,情景交融,营造意境。,14,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8、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15,2、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1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鲁迅祝福),16,3、烘托、衬托人物心理,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

9、描绘。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 “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17,4、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4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5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

10、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18,5、象征、暗示社会环境,比如写道:街上的兵三两成群的走在一起.一些很颓废,另一些牙齿咬的紧紧的,这就是社会环境描写.能够看出这个地方当时可能有战争.而且这个军队战败了.再可以联系到当时的历史.,19,6、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

11、动情节向前发展,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0,7、照应标题。如祝福中的景物描写就起到照应标题的作用,

12、8、揭示或深化主旨,增强意蕴,情景交融,营造意境,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24了牲醴25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21,2.根据位置判定其作用,(1)如果所给景物文字出现在开头,主要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感情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加舒缓自然、顺理成章。,另外还有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主人公的作用。,(2)如果出现在人物出场前:,其作用便是导引人

13、物出场,(3)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其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22,(4)如果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其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5)如果景物描写作为小说的主背景,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23,答题步骤,一、景物(环境)特点类,第一步,找出景物描写的语段。,第二步,筛选重点语句具体分析,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第三步,整合答案:描写了的景物(环境)。,24,二、描写手法类 第一步,熟记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 第二步,深入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语段。 第三步,确定景物描写中运用的方法。 第四步,考虑景物描写与人物间的关系。 第五步,整合答案:运用了的手法,突出了(表现了)。,25,三、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类 第一步,考虑环境本身的作用。如:交代时间、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第二步,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如: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情节的发展。 第三步,考虑对人物的作用。如:衬托(映衬)人物品质、思想感情。 第四步,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