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中考满分作文-08行测讲义(2008-3-23).ppt_第1页
辽阳市中考满分作文-08行测讲义(2008-3-23).ppt_第2页
辽阳市中考满分作文-08行测讲义(2008-3-23).ppt_第3页
辽阳市中考满分作文-08行测讲义(2008-3-23).ppt_第4页
辽阳市中考满分作文-08行测讲义(2008-3-2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题型分析与应试对策,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陈向阳博士,二八年二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概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dmin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它是依据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关于公务员录用考试应检测应试者“适应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的精神而设置的一种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编制原则,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以公务员职务分析为依据、根据心理测量学的有关原理编制的,检测应试者适应公务员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标准化考试。 其目的在于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行政职

2、业通用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测验,其功能是通过测量一系列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某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特点,1.间接性 2.相对性 3.稳定性 4.客观性,湖南省200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指导思想 公务员录用笔试考试主要是测查应试者对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笔试后,根据笔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职位计划录用人数的规定比例对笔试应试者组织进行面试等。,二、考试科目设置 本次招考职位分A、B两类。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一)报考A类职

3、位和B类职位的笔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二)报考B类职位的考生,如招考单位要求进行专业知识考试的,经省、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商招考单位确定,组织统一命题、制卷、阅卷,并由招考单位在报名时告知。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一)本科目主要测验应试者对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二)本科目考试的大体范围和内容,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综合分析、运用和表达能力。包括根据所给材料筛选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正确地理解材料中指定词语、语

4、句的准确含义;判断新组织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其测验题型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并选择与所提要求相符合的一项答案。,2、数量关系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能力。其测验题型主要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1)数字推理,如每道题给出一个其中缺少一项的数列,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2)数学运算,如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准确

5、,迅速地计算出结果答案。,3、判断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其测验题型主要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1)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项,使之呈现出图形排列的规律。 (2)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定义,然后再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试者严格依据定义选择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3)类比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4)机械推理,每道题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若干答案,要求应试者运用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

6、本运动规律等物理现象和机械运动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5)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陈述,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4、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常识判断,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涉及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每道题围绕常识性问题列出若干答案(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要求应试者选择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5、资料分析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文字

7、、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每道题针对一段资料有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2004年公共知识试题结构,2005年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结构,2006年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结构,第六部分 英 语 20题,10分,2007年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结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型分析与应试对策,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是用来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的能力。 题 型 数字推理 数

8、学运算,一、题型分析与应试对策,(一)数字推理 通过观察一列给定的数字,数列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从这列数中找出数字之间所蕴含的规律,然后从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它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字母涂黑。,应试对策,1.快速游览已给出的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到对下一数的检验上,如成功说明假设正确,就可找出正确答案;如果不正确,就立即改变思路提出另一个假设,直到找到该题规律为止。 2.在推导数字之间的规律时,可能需要简单的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

9、笔算。,3.依据缺项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推导方法: 缺项在后时,就从前往后推; 缺项在前时,就从后往前推; 缺项在中间时,可以两边往中间推。 4.平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在考前进行练习时,注意对题目进行归纳和分类。,掌握基本数列,自然数列1、2、3、4 奇数列 1、3、5、7 偶数列 2、4、6、8 素数列 1、2、3、5、7、11、13 自然数平方数列 1、4、9、16、25 自然数立方数列 1、8、27、64、125 ,等差数列a、a+d、a+2d、a+3d、 等比数列 a、aq、aq2 、aq3 、 其他数列1、-1、1、-1 即an=(-1)n-1 - 1、1、-1、1 即an=(-1)

10、n 1、-2、3、-4 即an=(-1)n+1n 0、1、0、1 即an=1+(-1)n/2 1、11、111、1111 即an=(10n-1)/9,数字推理数量关系的规律,1.等差数列 例1:2,5 ,8,11,( ) A.12 B.13 C.14 D.15 例2:0.5,0.9 ,( ),1.7,2.1 A.1.2 B.1.3 C.1.4 D.1.5 例3:23/33,18/33 ,13/33,( ),3/33 A. 9/33 B. 8/33 C.7/33 D.5/33 例 343 453 563 ( ) 783 A.673 B.683 C.873 D.783,等差数列的变式,二级等差数列

11、(国考02年A类题1) 2,6,12,20,30,() A. 38 B. 42 C. 48 D. 56 做一次差得到等差数列,三级等差数列(国考05二类题33): 0,4,18,48,100,() A. 140 B. 160 C. 180 D. 220 后项减去前项得4,14,30,52,80 再用后项减去前项得10,16,22,28 做两次差得到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国考07题41) 2 , 12, 36, 80, ( ) A .100 B .125 C .150 D .175 将这个数列分别除以1,2,3,4,5得到2、6、12、20、30,例4:3,6 ,12,24,( ) A.36

12、B.46 C.48 D.60 例5:10.24 ,( ),2.56,1.28,0.64 A.5.16 B.5.18 C.5.06 D.5.12 例3:1/3,1/9 ,( ),1/81, 1/243 A. 1/27 B. 1/12 C.1/33 D.1/18,2.等比数列,3.隔项数列两组有规律变化的数列隔项交织在一起,例7:3,4,6 ,8,12,( ) A.14 B.16 C.20 D.96 例8:3 ,8,6,11,9,14,12,( ) A.15 B.16 C.17 D.18 例9:345 268 349 264 354 259 360 ( ) A.253 B.366 C.370 D.

13、255,例: 34、36、35、35、( ) 、 34、37、( ) A、36,33 B、33,36 C、37,34 D、34,37,4.平方、立方数列,例10:4,9,16 ,25,( ) A.9 B.15 C.13 D.36 例11:243 ,81,27,( ),3 A.9 B.24 C.30 D.18,平方、立方数列的变式,例12:5, 10, 17 , 26, ( ) A.27 B.43 C.36 D.37 4+1,9+1 ,16+1 ,25+1 ,( ) 例13:6 , 24, 60, 120,( ) A.186 B.200 C.210 D.220 规律:23-2,33-3,43-4

14、,53-5,63-6,平方数变形型,特征:在平方数的基础上加减乘除同一个常数 例 : 66、83、102、123、( ) A、144 B、145 C、146 D、147 规律:8-12的平方加2,例 : 2、3、10、15、26、35、 ( ) A、50 B、51 C、52 D、53 规律:奇数位置项平方加1;偶数项位置项平方减1,立方数变形型,特征:在立方数的基础上加减乘除同一个常数 例 : 0、7、26、63、( ) A、623 B、124 C、125 D、626 规律:15的立方减1,例 : 0、6、24、60、120、 ( ) A、186 B、210 C、220 D、226 规律:n3

15、-n,例 : 0、9、26、65、124、( ) A、186 B、215 C、216 D、217 规律:奇数位置项立方减1;偶数项位置项立方加1,平方数列变化二级平方数列,例题 1,4,16,49,121,( )A256B225C196D169(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解析原数列为1、2、4、7、11、16的平方。,例题 9,16,36,100,()A144B256C324D361(2004年江苏B类真题) 解析原数列为3、4、6、10、18的平方。,立方数列变化二级立方数列,例 -1,64,27,343,( ) A1331 B512 C729 D1000 解析原数列为-1、4、3、7、10

16、的平方。,5.前两个数相加/减/乘等于第三个数,例13:3, 4, 7, 11,( ) A.12 B.13 C.15 D.18 规律:前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 例14:13, 9 ,4 , 5 , -1 , 6 , ( ) A.7 B.-7 C.5 D.-5 规律:前一数减去后一数等于第三个数 例15:3 , 4, 12, ( ), 576 A.16 B.48 C.288 D.84 规律:前两个数相乘等于第三个数,两项求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例题 3,8,10,17,( ) A.25 B.26

17、C.27 D.28 解析:38110(第3项),810117(第4项),1017126(第5项),所以,答案为26。,例题 4,8,6,7,(),27/4 A. 9 B. 13/4 C. 13/2 D. 14/7 解析:(48)26(第3项),(86)27(第4项),(67)213/2(第5项),所以,答案为13/2,这里注意,27/4是一个验证项即(713/2)227/4。,例题 4,5,11,14,22,( ) 解析:前一项与后一项的和分别为9,16,25,36(自然数平方数列)括号内应为27。 例题4:22,35,56,90,(),234A162B156C148D145(2003年浙江真

18、题),三项和数列变式,三项和数列的规律为“前三项和等于第四项”。例题1:0,1,1,2,4,7,13,()A22B23C24D25(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6 .某一原本有规律的数列经过多次有规律转换后形成一新数列,例17:4 , 4, 2, -2, ( ) A.-3 B.4 C.-4 D.-8 规律:4,6,8,10,12分别加上1,2,3,4,5得到5,8,11,14,17,再分别减去1,2,3,4,5的平方1,4,9,16,25,得到4,4,2,2,8。,(二)数学运算,应试对策 1.审题时准确理解文字表述,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定的关键信息; 2.寻找解题的快捷方式; 3.学会运用排除法

19、、代入法等来提高正确率; 4.要进行一定量的训练,熟悉一些常见的题型与答题方法; 5. 要尽量采用心算,少用笔算。为了保证准确性,可把运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数字写在草稿纸上,便于核对。,典型题型,数字简便运算 比较大小 比例关系 行程问题 工程问题 会议安排,解题方法:,(1)凑数法常用的有:凑10,凑5等。 例 5.2+13.6+3.8+6.4的值为( ) A、29 B、28 C、30 D、29.2 例 85.7-7.8+4.3-12.2的值为( ) A、60 B、70 C、80 D、90,(2)基数法常用某一数值为基准 例 1997+1998+1999+2000+2001的值为( ) A、9

20、993 B、9994 C、9995 D、9996,(3)尾数法主要先看尾数或末项 例 425+683+544+828的值为( ) A、2488 B、2484 C、2486 D、2480 例 28.73+49.64+83.71+69.48的值为( ) A、231.85 B、271.55 C、231.56 D、264.78,(4)提取公因子法 例 (272-27) 27的值为( ) A、24 B、26 C、28 D、30 例 423187 -42324 -42363的值为( ) A、41877 B、42300 C、42323 D、42703,(5)拆数法 例 119120的值为( ) A、1428

21、0 B、14400 C、14820 D、12840,数字运算,解答数字运算的关键是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涉及加减法运算要看能否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将数字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以进行简便运算。 例题18:5.55+6.43+3.574.815.19 A.6 B.6 C. 5.55 D.6.55,涉及乘除运算要看能否运用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将数字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以进行简便运算。 例题19:a5=9254575,a=( )? A.5 B. 9 C.10 D.15 a5=9254575可以改写为 a5= 32 52 32 5352 =(35)5 a=15,比较大小,例题20:下面哪个数最大?

22、A.1/2 + 1/3 1/2 + 1/4 1/2 + 1/5 B. 1/22 + 1/3 2 + 1/4 2 + 1/52 C. 1/23 + 1/3 3 + 1/4 3 + 1/53 D. 1 1/2 + 1/3 1/4 显然AB C,只需比较A和D,而A1, D1。因此正确答案为A。,比例关系,例题21:三个学校按3:5:8的比例分配82000元教育经费,问最多的一份为多少元? A.14000 B.18000 C.30000 D.41000 最多的一份为总比例的一半,故D为正确答案。,工程问题,例题22:修一条1200米的水渠,甲每小时修50米,乙每小时比甲多修20%,甲先修2小时后乙也

23、参加工作。问再干几小时水渠才能完工? A.11 B.10 C.9 D.8,08年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牛吃草”问题,例1.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1头牛吃几天?( ) A.12 B.10 C.8 D.6 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则牧场上的草每天减少(205166)(65)=4份草,原来牧场上有205+54=120份草,故可供11头牛吃120(11+4)=8天。,例2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21头牛8天可以吃完,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几头牛?( ) A.8 B.10 C.12

24、D.14 【答案】C。 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则牧场上的草每天生长出(218246)(86)=12份,如果放牧12头牛正好可吃完每天长出的草,故至多可以放牧12头牛。,例3有一个水池,池底有一个打开的出水口。用5台抽水机20小时可将水抽完,用8台抽水机15小时可将水抽完。如果仅靠出水口出水,那么多长时间将水漏完?( ) A.25 B.30 C.40 D.45 【答案】D。 解析:出水口每小时漏水为(815520)(2015)=4份水 原来有水815+415=180份,故需要1804=45小时漏完。,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则牧场上的草每天减少(205166)(65)=4份草,原来牧场

25、上有205+54=120份草,故可供11头牛吃120(11+4)=8天。,行程问题,例题23 :兄弟二人由家去学校。弟弟每小时行6里,哥哥每小时行8里,哥哥晚出发10分钟,结果二人同时到达学校,求学校离家的路程。 A.4 B.3 C.2 D.5,第二节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概念掌握及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 一、题型分析与应试对策 题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常识判断 (二)定义判断 (三)演绎推理(逻辑判断) (四)类比推理(事件排序) (五)机械推理 (六)图形推理,(一)常识判断,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以及科学技术、国情国力和人文知识等方面,考查应试

26、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最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试题为定项选择题及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到四个不等的正确答案,只有你选择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完全相同才能得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但也不倒扣分。),1.我国许多城币都有别名,上海、成都、昆明的别名分别是: A.春城、申城、蓉城 B.申城、春城、蓉城 C.申城、蓉城、春城 D.申城、蓉城、花城,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A.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B.核能仍然有效 C.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D.难以将阳光有效的聚集,解析:关于太阳

27、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地分析这四个备选答案,考生可以根据常识看出B、C、D三个理由都过分具体,似乎不应成为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充分理由,只有选项A所说的原因概括性强,更为全面也更符合目前关于太阳能研究与应用实际情况。所以应当选A。,下列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由运动员角色向裁判员角色的转变 B.由裁判员角色向运动员角色的转变 C.由管理员角色向服务员角色的转变 D.由服务员角色向管理员角色的转变,解析:应选A、C。这种和当代政治有关的题目要求考生对我国改革的本质和进程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同时要留意宣传机构对相关政策的分析及其措辞。作为一名有意于到政府部门

28、工作的报考人员,对改革保持关注也是理所当然。,如果采用夏令时间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利用日光节约能源,那么1992年中国国务院决定暂时停止采用夏令时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改换时制给人民的交通、生活带来一定的混乱 B.人体生物节律的稳定性大适应性差 C.中国幅员广大日照时间地区差异大 D.夏令时节约能源效果不明显,解析:关于夏令时,很多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只能根据我们以前对夏令时的所知进行判断。从选项所述A、C、D均与实际情况相符,均有可能成为暂停夏令时的原因。唯有B项,即夏令时的实施和人体的生物节律没有什么关联,故应选B为正确答案。考生应注意,在本题中题目是以否定的方式提问的。,例题36:

29、主张“人性善”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析::这个题目是考查考生的人文常识。“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分别是“孟子”与“荀子”所持的观点,对此略有涉猎的考生便能作出正确回答。本题应选B。,常识判断题没有太多的解题技巧,主要依赖于平时积累,在于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它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试题取材广泛,从宇宙到微生物,从无机物到人类,从远古到历史到未来的发展,从自然到社会等都可能涉及到。因此要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常识水平是不现实的,重要的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观察。,(二)定义判断,这类题型考查考生运用一定的标准进行推断或判断的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题目中所给的定义进行推理判

30、断,然后从所给的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中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考生必须注意,不能去怀疑题目中给出定义的正确性,也就是必须认为它是完全正确的。,公关礼仪:是指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礼貌礼节和行为规范,公关礼仪与礼仪密切相关,有着共同的原则:尊重、友好、谦虚、真诚,追求的都是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广交朋友,减少摩擦,增进友谊。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属于公关礼仪的范畴? A.某公关小姐为了取悦客户,故意穿着奇装异服,结果把客户吓了一跳 B.一位客户在和王经理的会面中迟到了,但王经理没有责怪他,仍然以礼相待,敬为上宾 C.某公司因为一名记者对其公司作了负面报

31、道,对该记者进行报复 D.王民为了在考试中得到好的成绩,私下里贿赂主考官,解题方法,解答定义判断题的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当然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选择的方法。,具体方法及应用,1.从定义项的“属” “种差”入手,如果选项中的案例不属于该定义项中“属”的范畴,就可以判定该选项不符合定义。 “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具体解释如下:第一,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即比被定义概念范围更大、外延更广的概念,以确定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类事物。第二,被定义项的种差,即指被定义项的这个

32、种概念与同属于其他同级种概念在内涵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同其他对象的本质区别。第三,把被定义项同属加种差构成的定义项用定义联项联结起来,构成完整的定义。,例:“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 A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000元的借款 B原、被告之间发生的名誉受到诽谤的伤害 C原、被告之间发生的起诉与被起诉的关系 D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抢劫与被抢劫的施、受害关系 解析:B选项中的“伤害”就不属于“属”“法律关系或权利”的范畴,因为“伤害”是“事实”,而不是“法律关系或权利”。可以首先排除。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属”当作定义项

33、的关键词,以便和以下的方法统一起来。正确答案A,2.分解被定义项中的“种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这是解答定义判断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如上例中只要抓住关键词“民事”,就可以排除C、D两项,因为C项中原告与被告之间是诉讼法律关系,D项中原告与被告是刑事法律关系,均不是“民事”的法律关系。 本题中还有两个关键词:“当事人争议的”,“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但是并没有作为考核点而出干扰项。而四个选项都有“原、被告之间发生”,隐含了以上两个关键词的内容。因为只有在人民法院审判中才会有原告和被告,也只有当事人有争议才会诉讼至法院,成为原告和被告。,考试中某些关键词不作为考核点的情况也比较常见,所以只要抓住与选

34、项相关的关键词即可,不必面面俱到,甚至不需要对概念完全理解。 定义中常见的关键词有这样几类:“主体”即“概念的承受者”,“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3.对选项进行归纳和抽象,这是应用以上两种方法的前提。 如上例应该能归纳出:B为“事实”,C为“诉讼法律关系”,D为“刑事法律关系”,所以,排除B(定义为“法律关系或权利”而非“事实”)、C、D,选择A答案。 可见,在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抓住对关键词的分析至关重要。 综上,应试者应熟练掌握上述三种方法,并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不分先后同时使用,这才是应对定义判断题型的关键之法。,二、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恰当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 基于以上

35、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快速准确的解答定义判断题必须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定义本身的一些知识。,1、从众行为:个人因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动作等方面做出的与众人趋于一致的行为。下列哪一例不属于从众行为? A演讲并不精彩,但别人都鼓掌,我也鼓掌 B我打心眼里认为这首歌好,没想到这歌确实很流行 C今年流行皮大衣,虽然我不宽裕,但还是咬牙买了件皮大衣 D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也没有什么说的,我同意大家的意见 解析:B,2、重婚: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一种是重婚? A李小青与王刚相恋多年,举行了正式的订婚仪式,并已接受了王刚家的许多彩

36、礼,但后来李小青撕毁婚约与一外地男人结婚。 B黄某因受其夫虐待,遂与本厂一同事相好,两人有时一起偷偷外出旅行,其夫知道后,向法院起诉,状告黄某与其同事重婚。但黄某则说,她心目中真正的丈夫就是那位同事。 C阿雪家住江西一偏远乡村,已婚且有一子。在一次外出途中,被一同乡拐骗至安徽一偏远山村,卖给了该村的邱某,未经登记就做了邱某的妻子。 D孙某与周某结婚一年,因性格不合决定离婚,周某的父母也立即把女儿接回家。半年后,在未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孙某又与另一外地女子结婚,周某也嫁给了邻村一男子。 解析 D,3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行政争议的当事人和与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复议的人。根据

37、以上定义,下列不是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A行政复议的第三人B行政复议的鉴定人 C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D行政复议第三人委托的律师 解析:B,4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责令被告人提供保证人,由保证人担保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情况是取保候审? A张青因伤害罪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因其是初犯,且认罪态度极好,法院为他规定了一年半的考验期,即在一年半之内张不再犯罪,就不必去监狱服刑。考验期内由张青所在单位考察。 B王荣,女,因过失杀人罪被判八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王某积极改造,四年后被提前释放,但规定了四年考验期,考验期内如果不犯罪了

38、,剩下的刑期不再执行。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监督。,C董某,女,因涉嫌贪污而被检察机关审查,经查贪污属实,且数额较大,应当逮捕。但检查人员考虑其孩子尚不满一周岁,就决定在判决前暂不羁押,由其单位领导出面保证,她随时接受检察院和法院的传唤。 D马某因诈骗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在监狱服刑两年后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由其家人担保转到一家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公安机关负责监督。半年后病愈回到监狱服完剩下的刑期。 解析C,5诉讼时效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而使诉讼时效停止计算。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情形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A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偿还欠

39、款。法院受理了此案。在审理过程中,甲突然死亡。 B甲借给乙人民币若干,约定一年后归还。到期后,乙未归还。经甲催讨,乙同意归还。 C甲于前年2月15日被乙自行车撞伤,造成很大损失。经协商,由乙赔偿给甲2500元。直到今年2月10日,乙仍未支付赔款。甲准备起诉,但由于山洪暴发,道路不通,持续了十几天,因此直到2月底,甲才向法院提起诉讼。 D小张与小黄系夫妻,两人感情一直不和。小张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小黄离婚。法院受理了此案。在审理终结前,小张在出差中因车祸死亡。 解析C,6非程序化决策:指管理者在计划管理中对不经常出现的新问题所进行的非常规的决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程序化决策的是: A制定工

40、资定额 B确定年终奖的分配方法 C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D决定是否要跨行业经营 解析D,7诬告陷害罪是指以陷害他人受刑事处分为目的,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向有关机关虚假告发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诬陷罪的是:A为了报复王某的无情无意,孙某无中生有,向公安机关说王某强奸了她 B为了整垮别人,孙某向检察机关举报总经理有重大经济问题,但经检察机关审查,总经理并无经济问题 C张某多次绘声绘色造谣葛某与孙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结果造成葛某夫妻关系破裂 D为了报复,钱某谎称自己家里的财物被盗,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蒋某有重大嫌疑的假线索 解析C,8价格需求弹性:指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其大

41、小以系数E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的绝对值来表示。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p 1时,表示价格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较大幅度的变化 B当Ep1时,表明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很小,因而可以尽可能提价销售 CEp的大小实际上反应了需求对成本变动的敏感程度 D根据供求规律,不可能存在Ep1的商品 解析:答案A。B中“因而可以尽可能提价销售”显然无从得知;C的错误在于“成本变动”而定义是“价格变动”;D错误在于存在Ep1的商品。,9类比推理:指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一个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同的其他属性的结论。根据上述定义

42、,下列属于类比推理的是: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都是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所以所有的太阳系大行星都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相似,我国南方地区适合于种植柑橘,所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适合于种植柑橘 C只有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生产才能顺利进行。A工厂的生产没有顺利进行,所以该工厂一定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 D我们反对一切不正之风,以权谋私是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反对以权谋私,解析:答案为B。A中太阳系的其它行星是否与“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的一系列属性相同,答案没有说明,所以不是类比推理,A应属不完全归纳推理;C属于错误的假言推理;D属

43、于三段论式的推理。,10妨害公务罪: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的是: A某公安人员骑车上街买东西时,与一人相撞,被撞者怒气冲冲,揪住公安人员不放,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 B某检察院检察员小刘在侦查一起贪污案时,被该案嫌疑犯吴某的家属围攻、谩骂、殴打,并扬言若继续调查就将小刘家的房子砸烂 C某公司会计叶某被告犯有贪污罪,检察人员到叶某公司查账,检察员杨某因为生气将一本账本的封页撕碎了,叶某公司的经理对此十分不满,与杨某争吵并收回了账本 D胡某是一名个体户,因偷税而被罚款,为此胡某非常痛恨税务干部。一天胡某纠集了几个流氓,找到

44、税务所干部董某家,将其家的门窗玻璃全部砸碎后扬长而去,解析:答案为 B。 A中“公安人员”并非在进行执行公务的行为;C中检察人员与会计叶某的吵架并非由于检察人员的正常公务;D税务干部并未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定义判断中的定义涉及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如公共关系学、管理科学、心理学、法律、教育学等,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否则很难保证选择的正确性。,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可以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类型。但是教育有好差之分,培养人也有方向的区别。如:某犯罪团伙引诱一些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等等。 依据以上论述,下列不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A.一群孩子抢着看电视节目 B.家长教孩

45、子礼貌用语 C.学校组织同学参观革命博物馆 D.犯罪团伙组织新加入的成员进行抢劫实验,解析:应选A。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谈到教育时,是指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意义,但在本题中,依据教育的定义,培养人的活动均为教育活动,无论正面培养的还是反面培养。选项B、C属于正面培养人的教育,选项D属于反面培养人的教育,但也属于教育的范畴。而A中这种活动和培养人的活动没有什么联系,所以不属于教育范畴,故应选择A为正确答案。,(三)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演绎推理题型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定为正确的、不容质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论,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条

46、件就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正确的答案应该与所给出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小的是美好的”这句话,倘以我看,作为严格的美学命题恐怕站不住脚。比如古典诗人喜欢吟咏的小桥流水、樱桃小口之类,但究竟也有不少人取相反的爱好,去赞美跨海的桥或索菲娅罗兰式的阔嘴。可见: A.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 B.“小的是美好的”不正确 C.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 D.大与小,哪一种形态算是美的,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之事,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

47、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解析:这是一道考察逻辑推理能力的典型试题,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都对。毫无疑问,题中的个陈述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可陈述的逆命题并非一定成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陈诉中表示时间和范围的词“今天”、“国内”、“大多数”说明计算机编程专家可以在其他时间、地点培养出来,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另外陈述中的“大多数”是说明“大学”的,并非说明“计算机编程专家”,因此结论B也是不对的。陈述并不能说明综

48、合性大学不培养数学家,况且“今天国内大多数”以外的综合性大学是否可培养数学家不能排除,所以选项C是毫无根据的。,从陈述中可知数学家的人数要比计算机编程专家多,数学家中有部分人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同时这也意味着数学家中有部分人不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同时结论D是由陈述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所以D是正确答案。,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不过在寒冷的冬天尺寸稍大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的差别并不大。这意味着: A.不合脚的鞋不能在冷天穿 B.毛衣的大小只不过是式样的问题与其功能无关 C.不合身的衣服有时仍然有穿用价值 D.在买礼物的时候尺寸不如用途那样重要

49、,解析:题干中有两个陈述。陈述1: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陈述2: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差别并不大。这两个陈述都没有提到冷天穿鞋方面的问题,也没有提到买礼物的问题。所以A和D都不对;题中也没有提到毛衣的功能问题,所以选项B是推不出来的;只有选项C是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所以应该选C为正确答案。,演绎推理经典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逻辑矛盾题:条件有矛盾,分辨真假 所谓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例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

50、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例: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解析: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51、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例: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

52、不是优秀。 B.班里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2)周教官说: 我看班长或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假的,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答案D。,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上

53、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 12人都会使用。 B. 12人没人会使用。 C. 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 仅有一人会使用。,解析: 1)假设条件真,那么条件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显然必假,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那么“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是真话。 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剩余的条件“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必然假,推出:12人都会使用是真的。答案A。,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A是答案,但,这样的方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解题要领:

54、 快读: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 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二、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依据。,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如: 前件 后件 如果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 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提高生产率,或者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 常简约成: 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或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 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

55、就不同。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1.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句型:如果A,那么B。 符号:A B (读A则B) 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 符号:A B,A = B (分离规则) 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 符号: A B,-B = -A(逆否规则) 传递规则:A B,B C = A C,2.必要条件推理: 句型:只有A,才B。 符号:AB,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 句型:或者A,或者B。 符号:A V B(读A或B) 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符号:A V B,-A = B 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符号:A V B,-B = A,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

56、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 A.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 B.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 C.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 D.在以后两年内,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20%的目标。,解析 1.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那么,否、则”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 2.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 如

57、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提高10% 提高20%, 逆否推理:-提高20% -提高10% 传递推理:-提高20% -提高10%,-提高10%破产 = -提高20% 破产 结论是:不提高20%就破产。答案A。,一个热力站有个5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气。使用这些筏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则: (1)如果开启1号阀,那么必须同时打开2号阀并且关闭5号阀。 (2)如果开启2号阀或者5号阀,则要关闭4号阀。 (3)不能同时关闭3号阀和4号阀。 (4)现在要打开1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 )。 A.2号阀和4 号阀。 B.2号阀和3号阀。 C.3号阀和

58、5号阀。 D.4号阀和5号阀。,解析 1.这样的试题,每个条件都是用联结词确定了逻辑关系,必须运用推理规则解析。这类题叫做正则演绎推理。 2.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用符号表示,即简明又清晰,方便推理) 1)1(2,-5) (其中1表示开启1号阀,-5表示关闭5号阀) 2)(2 V 5) -4 3)-(-3,-4) 4)1 (必须打开1号) 据条件1)、4),用分离规则:1(2,-5) (断定开2,关5) 据断定(2,-5),结合条件2) (断定关4号) 据断定-4,结合条件(3) (断定开3号) 累计断定项是:2,-5,-4,3 对照选项:答案B。即: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2号阀和3号阀。,信

59、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 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 解析 1.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条件1:信任 互尊,条件2:(换位) 信任 长期 = 长期 信任条件3:长期 互尊,同爱好概括条件2和3:长期 (信任,互尊,同爱好) 2.对照选项:B否定了“同爱好”这个后件,根据逆否规则,前件也被否定: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持的私人关系不会太久。(- 长期) 答案B。,这个试题的特征是:没有联结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可以识别是什么条件的命题。这样的试题叫做隐含演绎推理,也叫隐含论证演绎。,1县领导参加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会,临时被邀请上台讲话。由于事先没有做调查研究,也不熟悉县里计划生育的具体情况,只能说些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话。他讲道:“在我们县14个乡中,有的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乡没有完成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