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ppt_第1页
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ppt_第2页
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ppt_第3页
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ppt_第4页
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一、外报在华的出现 二、外报在华的扩展 三、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四、国人的主张与构想 五、国人办报的开端,一、外报在华的出现,一、首批中文报刊 二、首批外文报刊,一、首批中文报刊,(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三)其他中文报刊 (四)小结,(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背景 2、经过 3、性质及主要内容 4、办报技巧,1、背景,西方列强扩张殖民地,基督教会活动活跃,英国率先以文化渗透打开中国大门,2、经过,(1) 1807年马礼逊到达广州,刊印圣经非法出版 (2)1814年米 怜到南洋散发新约,1815年在马来半岛马六甲创办出版机构及印刷所。 (3

2、)1815年8月5日正式创办,后作为传教工具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一页。,3、性质及主要内容,(1)性质:宗教宣传性质期刊 (2)主要内容: 宣传“神理” ;宣传伦理道德;介绍各国情况;刊载天文地理知识文章;发表诗歌,寓言类作品以及“告帖”(告示广告),4、办报技巧,(1)注重研究读者对象心理:附会儒学;写作上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章回体小说表现手法;用自家人口气讲话 (2)注意文章短小、通俗,(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背景: 1833年后中文报刊闯进中国国门,将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东西洋考,1833.8.1-1838.11,郭士立,广州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

3、份中文报刊。 (1)宗教性质报刊 (2)内容:时事政治(主);宗教;新闻 (3)1834.3发表的新闻纸略论:我国中文报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4)宣传策略:引用孔子语录,迎合中国人阅读习惯,郭士立,1、以“为在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权益进行辩护”为办报宗旨 2、非常擅长取悦于读者,缩短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3、讲究宣传方式,(三)其他中文报刊,1、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2、 天下新闻 3、各国消息 4、依泾杂说,(四)小结,1815年后,中文刊物共六种,本质是宗教性报刊,其创办人与伦敦布道会有一定关系,其基本内容是阐发教义与宣传西方文化。随社会形势变化,宗教色彩日趋淡薄,政治经济色彩日益浓厚,新

4、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二、首批外文报刊,1、澳门:蜜蜂华报 2、广州:广州记录报 、 广州周报 (英);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中国丛报(美) 3、小结,1、澳门蜜蜂华报,1822.9.12,葡文,周刊 政府机关报 (立宪派) 新闻、言论、公文、读者来信,2、广州,(1)广州记录报 182711 第一家英文报纸 马地臣出资创办,商业性质 货价行情、航运消息(主),广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强烈政治色彩,对中国问题关注。,(2)广州周报,1835.9.12 英国自由贸易派 重视报道中国当地新闻,(3)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1831.7.281833.10,伍德 “传达别人无意谈论的意见和政策”,4、中国

5、丛报,1835.5,第一份英文月刊 发表文章为主,也刊载新闻,5、小结,作为外国侵略者的舆论工具,一般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就其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水平都较高,达到了当时出版的近代报刊应具有的水准。,二、外报在华的扩展,(一)香港报业 (二)上海报业 (三)京、津报业,(一)香港报业,1、发展背景 2、英文报刊 3、中文商业报纸,1、发展背景,1841年1月港为英所占领,大量移民涌入,外国侨民跃居全国首位,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复兴,成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2、有影响的英文报刊,(1) 香港记录报 (2) 德臣报 (3) 孖剌报 (4) 士蔑西报 (5) 南华早报,(1

6、)香港记录报,1843.广州记录报迁至香港,改现名 反对香港政府,重视刊登有关中国材料,(2)德臣报,1845.2.20 1974.8 ,英商德臣,周报后改日报,历时129年 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亲政府态度,为官方出版机构,(3) 孖剌报,1857.10.1,中国第一家英文日报 莫罗:敢言著称 政治:对香港政府持批评态度,(4) 士蔑西报,1881.6.15-1950 史密斯:香港居民代言人 后成南华早报晚刊,(5)南华早报,1903.11.7 日军占领时停刊,战后复刊至今 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纸,3、中文商业报纸,(1)遐迩贯珍 (2)香港船头货价纸 (3)香港新闻 (4)香港华字日报,(1)

7、遐迩贯珍,1853.8.1-1856.5.1,麦都思,港第一家中文报刊 A内容:时事新闻报道与评论;商业消息;介绍文化知识;宣传宗教 B.政治:英殖民主义者立场,但报道中国内政较客观公正 C.业务: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初具雏形,出现连续报道等新形式; D.增刊布告编:最早收费广告 E .最早铅字排印,(2)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11.31919,孖剌报馆,双日刊 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经济类报纸和最早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 内容:初期以商业新闻和广告为主 改名香港中外新报后:新闻增多,对象由商人扩大到一般市民,(3)香港新闻,1861年8月,德臣报创办 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要内容,(4

8、)香港华字日报,1872.41946,德臣报馆,第一份华人任主编 以“开通民智”为宗旨,所刊登的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后增加“广智录”,以杂文、中外轶事为主 与香港中外新报对垒,渐成港最重要两份中文报,(二)上海报业,1、外文报纸 2、中文宗教报纸 3、商业报纸 4 、小结,1、外文报纸,(1)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逐步取代香港成为全国外贸中心。随着地位逐渐上升,报业也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报业中心。,字林西报,1850.8.3 :北华捷报,第一份英文报,字林洋行发行,后增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改名 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1864: 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被改组为综合性日报,有现名

9、 重视采编业务与言论 基本态度:为英美侵华运动辩护,反对华革命斗争 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2、中文宗教报纸,(1)六合丛谈 (2)万国公报,(1)六合丛谈,1857.1.26 ,伟烈亚力主编 作为宗教性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成为综合性新闻报刊,内容庞杂。,(2)万国公报,传播西学内容最多、发行最广、影响最大 三阶段: 中国教会新报周刊时期:1868.9-1874.8, 300期; 万国公报周刊时期: 1874.9-1883.8, 450期; 万国公报月刊时期: 1889.2-1907.1, 216期;,3、商业报纸,(1)背景 (2)重要报纸,(1)背景,鸦片战争后,

10、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倾销商品,迫切需要一种中文报刊为外商的产品作广告 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的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2)重要报纸,A.上海新报 B.申报 C.字林沪报 D. 新闻报,A.上海新报,1861.11.19,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 第一家中文日报 商业新闻、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广告较多 报样设计已经接近现代日报 率先为新闻加简明标题,B.申报,1872.4.30,英商美查 性质:以时事新闻为主综合性日报 在新闻业务上的成功措施 : a.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公开征稿,聘请特约记者 b.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坚持实地采访,报道真实信息赢得盛誉 c. 最早使用电报传递

11、新闻稿,最早发布号外,新闻业务上的成功措施,d.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 e.加强报纸言论工作 F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开报纸副刊先河 g.1876后开始使用新闻图片,B.申报,成功经营其他出版事业:各类期刊发行及书籍出版 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积累成功经验:以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争取读者,还向读者招刊广告。,小结,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成我国商业性报纸的成功典范。并在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在宇林沪报新闻报创刊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C.字林沪报,1882,字林洋行,原名沪报,日出对开4张,周日不出报,单面印刷,戴谱

12、笙、蔡尔康等为主笔。 创刊日起免费送报7天 规定广告收费标准 所刊新闻大多译自字林西报 1885.5.20,刊征稿启事,C.字林沪报,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 1879.11.24,创办我国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刊花团锦簇楼诗等杂著 1895,刊夜报,最早中文晚报之一 1900春,转售于日本东亚同文会,改名同文沪报,D. 新闻报,1893.2.17,初时日出对开1张。 初为中外合资性质,后为丹福士所有,1899.11.4,卖于福开森。 每日售价铜钱7枚;乱排海报,迫使主动送刊广告; 1893.12,出版画报单页,开日报定期附送画页先例 1894.4,创刊新闻报馆画报,4、小结,至19世纪90年代,无论

13、是中文报刊还是外文报刊,上海都已经超过了香港广州澳门等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取代香港成为中国报业的中心。,(三)京、津报业,北京:中西闻见录 天津:中文时报、英文中国时报,三、外报的作用和影响,(一)外报与中国古代报纸异同 (二)外报历史作用与影响,(一)外报与中国古代报纸异同,1、相同点: 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2、不同点,(1)办报思想:外报有明确、具体宗旨,并公之于世。古代报纸找不出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办报方针的文章。 (2)内容和版式:外报逐渐形成以新闻、评论、文艺作品(副刊)、广告为基本内容的格局,而邸报、京报始终以官方文书为基本内容。 (3)

14、机构设置与专业分工:外报馆是独立机构,办报为独立社会职业,馆内分工明确。邸报运作属官方行为,有专设办报机构;京报报房只是出版与销售的商业机构,没有专业编辑人员。,2、不同点,(4)新闻传输和印刷技术上:邸报、京报停留在手抄、木刻活字印刷时,外报已经利用近代科学技术传输稿件和排印报纸。 (5)传播范围和效果:邸报、京报都较小,而外报而向社会发行,办报者有明确读者观念和市场意识,努力使报刊满足读者需求,强化传播效果,扩大销售市场。,(二)外报历史作用与影响,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思想认识层面、实践操作层面、技术设备层面 1、使中国人认识近代报刊功能,产生自办报刊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办报方法与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职业训练。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四、国人办报主张与构想,(一)办报主张 1、报刊基本功能与作用 2、如何办报 (二)洪仁玕的办报构想,1、报刊基本功能与作用,(1)基本功能:通达 (2)传播知识,广开民智 (3)立言议政 (4)舆论监督 (5)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国家利益,2、如何办报,(1)“各省宜设新报馆” (2)“宜设洋文报馆” (3)具体做法:仿西方报馆章程办理,选用通材做主笔,公明谅直,三年无过

16、 (4)限制外国人办事 (5)官方资助与保护国人办报,(二)洪仁玕办报构想,1、洪仁玕的构想 设新闻馆; 准卖新闻篇; 兴新闻官; 只须实写。,2、洪仁玕的新闻思想,(1)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 (2)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 (3)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4)报纸有监督政府的作用。,五、国人办报的开端,(一)国人对外报的利用 (二)首批国人自办的报纸 (三)王韬与循环日报 (四)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一)国人对外报的利用,1、编译外报 林则徐:澳门新闻纸 魏源:海国图治 2、利用外报,创办华人主编中文报纸 陈霭廷 中外新闻七日报,(二)首批国人

17、自办的报纸,1、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2、汇报: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9月改名彙报,以求政治上的庇护,实际产权未变。后于1857年再次改名为益报。 3、述报:广州中国人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三)王韬与循环日报,1、王韬 (1)生平 (2)新闻思想 (3)在报刊工作方面主要贡献,(1)生平,上书太平军 流亡香港 游历英法 创办循环日报,(2)新闻思想,A论述办报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 B论述报纸功能与作用: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C论述新闻自由思想:呼吁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D论述报纸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E论述报纸编辑人员条件:通材,主笔持论公平,品德高尚,(3)在报刊工作方面主要贡献,A鼓吹国人办报 B重视报刊政论 C致力于革新文风,2、循环日报,(1)1874.2.4,香港 (2)办报宗旨: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3)政治主张: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4)对近代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