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训练.ppt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训练.ppt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训练.ppt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训练.ppt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训练.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训练,第一单元,句子赏析,(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 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 、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深厚情谊 。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 联想。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

2、“知己”情谊 。 (4)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草虫的世界,体现作者热爱自然的美好的童心。 (5)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流了出来。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2020/9/5,课文阅读,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 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山泉 、溪流、瀑布、 悬崖 、白云、 云雀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对山中朋友亲近、热爱的美好

3、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全都是我的朋友。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答:文段中由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让人觉得更加亲切,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2020/9/5,课文第4-8段。 1、从画“ ”句子中你感受到了 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2、在片段中的 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3、这句中的“”的作用是 A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表示转折 4、“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你能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交流些什么呢?把它们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5、“我”为什么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6

4、、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7、从片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虫子的脑海中蕴藏着不少智慧?,2020/9/5,第二单元,句子赏析,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思潮起伏)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可见一斑)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沉 )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思念祖国母亲,思念家乡。

5、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 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 怀念母亲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模糊不清的。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 糊)在心头。 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 作者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他们铭刻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孤寂时陪伴着自己 。,2020/9/5,课文阅读,5、詹天佑,阅读课文的4-5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2、用“”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从句子中我体会到修筑这条铁路困难重重,要认真勘测,不能有一点儿虎。 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

6、内容? 1、严格要求工作人员。2、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地勘测、绘图。3、请教当地的农民。4、遇到困难总是想着为祖国争气,鼓励自己。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的精神。 (2)选词填空。 精密周密 (精密)的仪器 (周密)的计划 (周密)的观察 (精密)的勘测 5、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文段中那一句能够体现这一点。 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7、 7、文中没什么要选择“中部凿进法”和“两端凿井法”。 8、画出凿井示意图,及人字形的示意图。,2020/9/5,6、怀念母亲,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用“ ”划出相关的两个语句。 3、联系你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我的愿望”是什么? 作者曾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 4、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5、细读文中画“”的句子,并模仿它写一个句子。 6、这个文段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020/9/5,第三单元,课文阅读

8、 阅读“看西蒙,抱遗孤”部分。,1、请在 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装; C安定。 在文中应取(C )。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自食其果(自作自受) 心神不宁(忐忑不安) 4、你认为这段话主要讲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她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作者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赞颂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5、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并用这词造句。忐忑不安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

9、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话没说完。 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2020/9/5,7、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 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 8、“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的“这样做”指的是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的原因是:西蒙的孩子没人照顾会冻死、饿死的。从中你体会到桑娜同情穷人、关心

10、穷人的善良品质 9、“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 渔夫 ,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 桑娜热爱丈夫,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也反映她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10、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2020/9/5,阅读课文“林中练琴”和“妹妹惊讶”部分。 1、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2、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3、 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

11、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4、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D)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5、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2020/9/5,6、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 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

12、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 7、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 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8、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我想对她说: 9、如果你是作者,听了妹妹的话后你会怎么样做呢?,2020/9/5,第四单元,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

13、,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3、划“”的句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4、划“”的句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 5、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2020/9/5,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再生”的意思是 重新生长 ,“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本来”强调了 这些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科学性、严谨性。 2、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因为、不但、还) 3、你体会到了什么?(乱用、生态灾难) 体会到人类不珍惜地球资源,不注意保护地球,会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