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10课 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10课 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10课 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梨园春秋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中国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大概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1.京剧的形成和特点。2.京剧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一、戏曲的起源1.萌芽: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蕴涵着戏曲的萌芽。2.发展(1)春秋战国: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戏曲元素。(2)唐代:宫廷中设有专门场所“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3)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一种戏曲,称“南戏”。1.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写宋江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观赏元宵灯会,但见

2、:“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他们一行人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这个场所的名字叫什么?提示瓦舍。二、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2)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2.昆曲(1)概况:明朝中叶兴起于江南昆山,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2)特色: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3)影响:明中后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对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知识拓展元杂剧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3、(1)元代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杂剧为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2)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一部分士人学子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3)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为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社会的黑暗反映在元杂剧上,元杂剧出现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讴歌人民的优秀作品。2.以宋元为例,扼要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提示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戏的产生,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3.对联:“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洲”体现了京剧艺术表演的什么特点?提示象征虚拟。三、“国粹”京剧1.背景:明清

4、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各地商人也云集于此。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2.形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班吸收了湖北汉调、昆曲、秦腔等多种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3.繁盛:同光年间。4.特色(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4)渲染气氛: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5.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新高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易混易错(1)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与发展,而

5、不是京剧的形成。(2)京剧虽然叫“京剧”,但它并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它是以南方的徽调、汉调为主,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而形成,所谓“京剧”是指它在北京形成。4.图一元代杂图二京剧剧陶俑脸谱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提示地位:图一中的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图二中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5.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请说出下列京剧脸谱所示人物特色:红脸:_;白脸:_;黄脸:_;黑脸:_提示忠勇正义;奸诈狡猾;凶猛残暴;刚直果敢主题一影响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因素1.影响中国古

6、代戏曲发展的经济因素史料(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衣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从商业、城市、市民阶层的角度阐述了与戏曲发展的关系。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2.对其他文化形式的吸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史料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大大扩大了题材

7、和内容,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卑微的地位促使他们和民间艺人结合,专注于元杂剧的创作。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四大行当。都涉及到对传统优秀艺术形式的继承。据史料,归纳元杂剧兴起与繁盛的条件?这说明了什么?答案条件:汲取前代戏曲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一部分汉族士人学子仕途无望,热衷于元杂剧的创作。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说明:

8、一定时期的文艺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并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主题二京剧的特点史料对联一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对联二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从中看表现内容,从中看价值观念。史料体现了京剧艺术的什么特点?答案京剧艺术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主要演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抒发大众的情感;体现传统的价值观。京剧的艺术特色(1)虚拟化: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为了超越舞台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其表现手法体现出了虚拟性

9、或写意性,二者具体表现在舞台布置、人物化装、人物服饰和舞台动作等方面。(2)综合性:京剧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内容,例如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而且它还将唱、念、做、打进行了有机结合。(3)脸谱化:京剧依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和职业,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将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根据不同的脸谱来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4)故事性:京剧大多以历史故事为依托进行编剧,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并赋予深刻的寓意,起到一定的教育或启迪作用。(5)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规范化、固定化。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中

10、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唐代宫廷中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2.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明中后期,昆曲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并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3.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形成新的剧种京剧。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被誉为“国粹”。1.“梨园”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a.元曲 b.乐舞 c.杂剧 d.京剧

11、答案b解析由题干时间“大历二年(767年)”可将题目设问时间定为“唐朝”,从而排除a、c、d三项,a、c两项出现于元朝,d项出现于清朝。2.“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a.文人山水画 b.杂剧c.昆曲 d.京剧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词“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汉族士大夫们仕途不畅,进取无望。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日益壮大的城市市民阶层的需求,汉族有士大夫从事戏剧创作,这促进了戏曲繁荣,元杂剧应运而生,元杂剧体现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相互影响。3.宋元时期,话本

12、、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 b.市民c.皇族 d.农民答案b解析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体现市民阶层精神文化生活的词、话本、杂剧应运而生。4.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怎么比窦娥还冤呢!”“窦娥”这一形象出自下列哪位戏剧作家的代表作品()a.关汉卿 b.汤显祖c.马致远 d.王实甫答案a解析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和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用“六月飞雪”控诉官府的腐败。5.昆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起于江南昆山b.其表演以载歌载舞为

13、主要特色c.曲高和寡,仅流行于社会上层d.被誉为“百戏之祖”,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c解析昆曲在明中后期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解析与探究1.上排从左至右为孟良、李逵、黄盖、孙悟空;下排从左到右为鲁智深、廉颇、张飞、窦尔敦。其中孙悟空虽勾脸谱,但属于武生行当,其他属于净行当(俗称“大花脸”)。2.中国戏剧剧词多来源于古代诗词,脸谱与服饰参照绘画技巧,布景与舞台设计参照园林艺术。中国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但又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上的虚拟性和对写意的强调与古代诗词、绘画等艺术有相通之处。自我测评1.(1)历程:中国古代戏曲

14、起源于原始宗教歌舞,在先民举行的傩仪中蕴涵着戏曲的萌芽;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中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为“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宋代的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的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明中叶的昆曲对京剧、川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清朝形成的京剧将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2)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统治者的重视;艺术家们的努力。2.(1)艺术成就:是融文学、

15、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流传;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剧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2)特色: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基础达标1.当今在湖南土家族、贵州彝族、广西融水苗族、江西婺源都有傩仪的活动。下列有关原始时代“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b.

16、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c.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d.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答案d解析傩是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其中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故a、b、c项均正确;具有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是唐代歌舞戏的特点,故d项错误。2.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下面关于南戏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戏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c.南戏的体制比较自由d.南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答案b解析南戏主要在南方的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主要为适应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3.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

17、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a. b. c. d.答案c解析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故错误;按题目所述,明代中叶的江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为昆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故正确;传统的理学束缚人性,三纲五常对女性、自由爱情的束缚是常态,这些在材料提供的昆曲当中遭到了挑战,故正确;京剧是在道光年间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的,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4.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

18、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行书书写的兰亭序、清明上河图(摹本)、京剧脸谱。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唐朝的长安 b.北宋的开封c.明朝的南京 d.清朝的北京答案d解析由“京剧脸谱”可以判断这位古董商生活的时代不会早于清朝,因此,这位古董商最可能是清朝北京的商人。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昆曲 杂剧陶俑 京剧脸谱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戏曲艺术,故其研究课题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6.在戏曲舞台上,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

19、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现实性a. b.c. d.答案c解析京剧有三大美学特征: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综合性是指把“唱”“念”“做”“打”综合起来;程式性是指表演的动作或者舞台的布局及服装脸谱等的设计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式;虚拟性是指要表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要在舞台出现,可以通过演员的动作或者语言等来表现。综上可知,材料体现出了京剧的程式性和虚拟性两个特征。7.“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主要说明()a.戏曲最初在民间兴起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

20、史学研究的视野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答案b解析材料中“父”“兄”以戏曲上的言辞事实来劝诫、劝勉“子”“弟”,这里强调的是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其他几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8.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a.生净旦丑b.净生旦丑c.旦生丑净d.生净丑旦答案c解析京剧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旦是京剧中女性的统称;净的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俗称“大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丑被称为“小花脸”,喜剧角色,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

21、9.元代杂剧窦娥冤描述一位叫窦娥的女子受害含冤而死,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这种描写()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正义呼声反映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表现了封建法制的阶级属性a. b. c. d.答案d解析通过文学作品反映下层劳动妇女的苦难,隐晦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抗争,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故正确;窦娥发下的誓愿均违背自然界的规律,但是作者都让其最终实现,追溯其思想根源,来自于儒学思想的天人感应学说,本质上带有限制暴政的民本观点,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10.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

22、,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答案a解析材料的主要含义讲的是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京剧是多剧种互相吸收融合的产物。能力提升11.中国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勾栏瓦舍”,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与中国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戏剧杂剧与南戏的演出相关,而且也是当时全国主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勾栏瓦舍”兴盛一时的政治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政府放宽对商业限制d

23、.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答案c解析a项是经济原因,与设问不符;政策的实行及调整属于政治原因,我国封建社会一直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只是宋元时期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b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d项属于思想文化方面,与题意不符。12.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废科举期间,大批知识分子仕途无望,遂

24、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由此可见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c解析知识分子地位变化是元朝才出现的,元朝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许多知识分子进取无望,直接投入社会生活化的元曲创作。a、d两项的内容在宋朝就已出现,是元曲兴盛的基础条件之一,而非直接原因。14.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如红色象征忠义、有血

25、性,白色表示奸诈多疑,蓝色表示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这些京剧中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做到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样也不能正确评判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5.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