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国际金融风险与管理,本章重点 外汇风险的种类,产生的原因,防范的措施; 金融危机的含义,产生的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第九章 国际金融风险与管理,讲授内容 第一节 涉外交易 中的风险与管理 第二节 国际金融 危机及其启示 思考题,第一节 涉外交易 中的风险与管理,涉外经济交易必然会涉及不同的货币计价和结算、不同的政治法律体系、不同的市场背景等众多因素,可能产生的风险有外汇风险、金融系统风险、政治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金融系统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只会偶然发生,并不是常态。常态的风险是外汇风险,这是涉外交易中风险管理的重点。,第九章第一节,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波动而使一项以外币计
2、值的资产、负债、盈利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动而给外汇交易主体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额外的盈利。一般来说,预期的汇率变化会被交易主体事先考虑,只有非预期的汇率变化才会带来风险。 外汇风险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类型。,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一)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指在交易中以外币作为媒介或载体,不同币种的货币需要发生兑换,因汇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未预期的变动,致使有关交易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承受实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的对外经济交易包括对外商品贸易、劳务输出入、对外货币借贷、对外直接投资、外汇买卖等
3、。,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1.对外商品贸易和劳务输出入中的外汇风险 在对外商品贸易和劳务输出入中的交易风险具体表现为: (1)使用外币计价结算。 (2)受险时间是交易签约日至结算日。 (3)进口方以本币或其他外币购买计价结算货币,用于进口支付;出口方要将所收入的计价货币兑换成本币或其他外币。 (4)对进口方而言,受险期间计价结算货币对本币或其他外币的汇率上涨;对出口方而言,计价结算货币在受险期内对本币或其他外币汇率下降。,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例9-1】我国某公司1月1日从日本进口一批家电,双方签订6个月远期合约,合约价值为100万美元,7月1日进行交割。其间汇率变动
4、如下: 1月1日,美元/日元=123.00, 美元/人民币=8.1000; 7月1日,美元/日元=116.38, 美元/人民币=8.1020。 因为美元对日元贬值,对人民币升值,因此,中日进出口商都面临外汇风险。汇兑损益如下:,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中国进口商支付人民币: 1月1日等值货币 8.10001 000 000 7月1日等值货币 8.10201 000 000 日本进口商收到日元 1月1日等值货币 123.001 000 000 7月1日等值货币 116.381 000 000 日本出口商的汇率损失=1 000 000(123.00-116.38)=6 620 000(日
5、元) 中国进口商的汇率损失=1 000 000(8.1020-8.1000)=2 000(元人民币),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2.资本输出入中的外汇风险 在资本输出入中,如果外汇汇率在债权债务清算时较债权债务形成时发生变化,债权人或债务人收回或支付的金额就会发生相应变化。 【例9-2】中国某金融机构于某年1月在东京发行一批武士债券,计价货币是日元,发行总额为100亿日元,年利率8.7%,期限12年,到期还本付息总额为204亿日元。由于受外汇管理的限制,该金融机构在清偿日元债务时,只能用美元购买日元。在债务发生时日元/美元=0.0045,到清偿日时日元/美元=0.0091。中国金融机构
6、在债务发生日时购买204亿日元,按即期汇率只需付0.918亿美元,而在清偿日按即期汇率则要付出1.8564亿美元,损失率达到102%。,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3.外汇买卖中的外汇风险 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一般有几种交易方式: (1)中介性买卖,即银行作为外汇市场卖方的买方,或买方的卖方,成为外汇市场的交易中介; (2)套汇性买卖,即银行根据汇率在不同市场、不同交割日期存在的差异,贱买贵卖某种货币,以赚取利润; (3)投机性买卖,即银行依据对汇率走势的预测而贱买贵卖某种货币,以赚取投机利润; (4)平衡性买卖,即银行为轧平外汇头寸而买卖外汇,以防范汇率风险。,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
7、种类,在这四种外汇买卖中,只有中介性买卖和投机性买卖存在汇率风险,而投机性交易是甘冒风险,因此,真正要考虑的风险是银行的中介性交易风险。 银行中介性外汇买卖中的交易风险具体表现为: (1)受险时间是银行出现外汇头寸不平衡的空头日或多头日至轧平外汇头寸的轧平日; (2)风险原因是银行出现外汇头寸空头或多头; (3)风险事故是空头时的外汇汇率在受险时期内上涨,或多头时的外汇汇率在受险时期内下降。,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例9-3】某年5月16日,巴黎外汇市场上,美元/法国法郎的即期汇率为5.3176,依此汇率,法国一商业银行买入6 000万美元的即期外汇,再卖出7 500万美元的即期外
8、汇,从而出现1 500万美元的即期外汇头寸的空头。如果按空头出现日的即期汇率补进1 500万美元即期外汇,需付7 976.4万法国法郎。第三天,该商业银行要补进1 500万美元空头,但美元/法国法郎的即期汇率上涨到5.5835,上涨幅度达5%,此时,它要实际付出8 375.25万法国法郎,从而蒙受了多付5%法国法郎的经济损失。,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二)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指在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以外币计值的会计报表以母国货币进行折算时所产生的外汇风险。它是由于报告日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发生日的汇率差异所造成的一种账面风险。这种风险涉及会计处理,并没有现金流量的实际变化。在实践中,
9、大量股市研究表明,当会计数据与现金流量存在较大分歧时,企业股价一般随现金流量的上升而上升,与会计数据的相关性很小。,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例9-4】德国某电脑跨国公司在加拿大有一子公司,某年10月5日,该子公司在当地购入一批零配件,货款为20万加拿大元,全部配件经验收入库。到该年12月31日会计决算日,这批零配件尚未出库使用。设购货时即期汇率为CAD/DEM=1.3876,会计决算时即期汇率为CAD/DEM=1.3321,下跌幅度为4%。 这批零配件如果按历史汇率可折算为27.752万德国马克,而按现行汇率只能折算为26.642万德国马克,从而产生1.11万德国马克的账面损失。,
10、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三)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又称预测风险,是指未预测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数量、价格、成本等因素使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和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经济风险相对于前两种风险而言,对企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和复杂的。 以下以日本为例分析日元贬值对日本企业内外贸易的影响。,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1.对出口收入的影响。日元贬值时,如果日本厂商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原来的本币价格,则出口数量会上升,使总出口收入上升,现金流量增加;当进出口需求弹性不强时,日元贬值对增加出口数量影响不明显。 2.对当地销售收入的影响。日元贬值时,国外同类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相
11、对较贵,日本本国产品相对便宜,如果产品替代程度高,则日本厂商的内销量会大幅上升,日元收入会大幅上升,现金流量增加。当产品替代程度较弱时,日本厂商的产品内销上升不明显,日元收入略有上升。,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的种类,3.对国内投入要素成本的影响。若日元贬值,则日本国内可能存在通货膨胀,在通胀的时滞效应过去后,最终会导致日本厂商成本上升。 4.对进口要素成本的影响。如果日元贬值,则日本的进口原材料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会上升,使生产成本上升。如果国内产品替代程度相当高,则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会下降,而对本国原材料的需求上升,由于贬值后的通胀效应,国内原材料的价格也会上升。,第九章第一节,一、外汇风险
12、的种类,(一)交易风险的防范 交易风险的管理有两种方法,即商业法和金融法。商业法也叫内部管理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合同货币法、调整价格法、制定保值条款、提前或推后结汇法、多边或双边净额结算法、汇率保险法。金融法也叫外汇交易法,它是利用外汇交易技术化解风险。,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1.商业法 (1)选择合同货币。选择不同的合同货币,实质上是选择外汇风险由谁来承担。不管选择何种货币,交易双方至少有一方要面临外汇风险。选择合同货币时:进口商、借贷资金的输入者争取使用软通货,而出口商、借贷资金的输出者争取使用硬通货;要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选择的合同货币应尽可能与企业经常收入和支付的外币币
13、种一致,这样外汇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汇兑就会互相抵消;如果本币可自由兑换,应尽可能选用本币作为计价货币,以免因货币兑换产生外汇风险;选择第三国货币。,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2)设立保值条款。指在经济合同中事先议定有关外汇风险承担的条款,以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保值条款包括单一货币保值条款和复合货币保值条款。单一货币保值是指将合同货币按签约时的汇率折算成保值货币,待合约到期时,再按当时的市场汇率将保值货币折算成合同货币。复合货币保值是指选用多种货币对合同货币进行保值,用货币篮中的每种货币与合同货币的汇率乘以其在篮中的份额再加总求和得出一种总汇率,然后以总汇率将合同货币换算,合同到期时
14、再按相同方法计算一次总汇率,以此总汇率折算回合同货币。,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例9-5】中国某出口企业向美国进口商出口一批衬衫,计价结算货币为美元,商品总值100万美元,3个月后付款。现采用复合货币保值,所选篮子货币为日元、瑞士法郎、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新加坡元,各种保值货币各占权数为20%,因此,在商品价格中每种货币相当于20万美元。以日元为例,若成交当日美元/日元=150,则20万美元折合3 000万日元,到期支付时美元汇率下跌至美元/日元=125,20万美元只折合2 500万日元,此时,美国进口商则应按原订汇率美元/日元=150折合成美元支付,即应支付24万美元(3 0001
15、25)。,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3)调整价格。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出口商如果选择了不利于自己的货币,此时可利用价格调整法把汇率风险分摊到价格中去,达到减少外汇风险的目的。调整价格主要有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两种。 设P为原价,I为预期合同货币贬值率,r为名义利率,n为期限,则: 即期加价保值公式为P(1+I); 远期加价保值公式为P(1+I+r)n; 即期压价公式为P(1I); 远期压价公式为P(1I+r)n。,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例9-6】泉州市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向美国一家超市出口一批体育用品,计价货币为美元,商品单价为10美元。出口商预测3个月的美元对人民币贬值率为1%。
16、美元的年利率为3.6%。信用证的付款条件可以是即期付款,也可以是6个月的远期付款。进出口商经过协商达成价格调整协议,价格调整根据付款期限条件可分别采用即期加价保值和远期加价保值。试计算两种加价保值法所得出的调整价格。(设进出口商从价格谈判到信用证即期付款的时间约为3个月) 即期加价保值法:调整后的价格P*P(1+I)10(1+1%)10.1(美元) 远期加价保值法:调整后的价格P*P(1+I+r)n10(1+1%+0.9%)210.38(美元),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例9-7】中国一进口商从法国进口一批汽车配件,配件单价为10欧元。考虑到欧元为硬通货,进出口商通过谈判达成价格调整协
17、议。调整的方法依据信用证的付款期限条件是即期或远期来定。设预测的欧元对人民币的3个月升值率为1%,欧元的年利率为2.8%,远期为6个月。试计算采用两种压价保值法所得出的调整价格。(设进出口商从价格谈判到信用证即期付款的时间约为3个月) 即期压价保值法:调整后的价格P*=P(1I)=10(11%)9.9(欧元) 远期压价保值法:调整后的价格P*=P(1I+r)n=10(11%+0.7%)29.94(欧元),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4)提前或推后结汇。是指预期某种货币将要贬值或升值时,提前或推迟对有关账款的结算,即通过调整外汇资金的结汇时间来规避外汇风险。如果预期计价结算货币的汇率趋跌,
18、出口商或债权人就应设法在规定时间之前收汇,以避免应收款项的贬值损失;进口商或债务人则设法推迟付汇。若预测汇率趋升,则出口商或债权人应尽量推迟收汇,进口商或债务人应尽量提前付汇。 提前或推后结汇常见的方法: 更改购买和销售时间。 争取有利的支付信用期。,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5)净额结算。分为双边和多边净额结算。双边净额结算只涉及两个公司,每一对互联公司都相互抵消各自的头寸以获得净额,结算时只算净额即可。多边净额结算是指多个公司之间互相转划和冲销,使一些公司只剩净债权,一些公司只剩净债务,然后,净债务公司直接向净债权公司清偿。 (6)参加汇率保险。是指购买汇率保险产品,由汇率保险机构
19、承担全部或部分汇率风险。,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2.金融法 金融法指通过一定的外汇交易技术的操作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此类交易可运用传统的外汇交易如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也可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 远期外汇交易广泛应用于进出口贸易、国际短期投资和借款中的货币保值;掉期交易常用于短期投资或短期借贷业务的外汇风险防范;外汇期权交易在避免外汇风险方面比远期外汇交易交易和外汇期货交易显然更为灵活,但其成本也较高;货币互换适用于中长期借贷或筹资业务的外汇风险转移。,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二)折算风险的防范 折算风险的管理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中资
20、产与负债的构成进行的,使以某种外币表示的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相等,从而使会计风险为零。常见的方法有缺口法和合约保值法。 1.缺口法。对于外币资产或负债来说,折算时使用现行汇率的资产或负债对汇率的变动是敏感的。缺口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分别计算出风险资产和风险负债的大小并调整其差额使其变为零缺口,从而避免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2.合约保值法。先确定企业可能出现的预期折算损失,再采取相应的远期交易避免风险。,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三)经济风险的防范 经济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多样化策略进行,即企业通过对其产品生产、经营、筹资等方面的多样化经营,消除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甚至获得获利机会。 1.业务
21、全球化。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周期不一定同步,跨国公司在全球运作的结果就可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造成业务的不稳定,而且可以经常性地利用各种币种头寸实行互补,从而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增加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健性。 2.经营业务多样化。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进行多样化经营,对分散企业经济风险的效果是显著的。,第九章第一节,二、外汇风险防范,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 及其启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含义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该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 (1
22、)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 (2)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 (3)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性,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第九章第二节,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含义,(二)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状态的失衡,当这种失衡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金融危机。根据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国际收支失衡引发的金融危机 2.资本市场失衡引发的金融危机 3.资金借贷失衡引发的金融危机 4.货币供求失衡引发金融危机,第九章第二节,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含义,(一)1980年阿根廷银行业危机 1980年阿根廷的银行业危机主要是由货币供
23、求过度失衡引发的金融危机。 20世纪70年代后期,阿根廷政府采取了新的经济政策,解除外贸进口限制,鼓励农牧产品出口,吸引外国投资,加速金融业的自由化进程,使阿根廷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与此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阿根廷也产生了许多金融风险和银行业危机的诱发因素。,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1.危机前的隐患 经济的繁荣使这一时期阿根廷的货币供应量急剧增长,19761980年的5年内M2增加了50多倍。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增加,必然使银行的贷款快速增长,国内信贷总量从1976年的1.89万亿比索增加到1979年的53.92万亿比索,增长了27倍。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急剧膨
24、胀,加之政府奉行通胀无害的观点,造成了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1976年通胀率曾高达443.2%。,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2.危机的爆发 1980年3月28日,阿根廷最大的私营银行地区贸易银行因规模过分扩张、大量放款呆滞、资金短缺、丧失支付能力,被中央银行强令清盘破产。以此为开端,阿根廷爆发了一场广泛的银行业危机。 阿根廷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和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使外国投资者对阿根廷的经济和比索价值的信心严重下挫。结果,以比索定价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汇率急剧波动,资本大量外逃,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最终导致经济严重衰退,GDP的实际增长率从1980年的1.1%下降到1981年的6.5
25、%和1982年的-5.2%。,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危机前的隐患 墨西哥自1982年的债务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财政管理和结构转轨的措施,主要内容为:继续保持紧缩性的金融政策,对主要外债进行重组,加快推行私有化进程,推进贸易自由化等全面经济结构改革方案。墨西哥吸引外资主要依靠高利率和为控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长期保持稳定汇率的政策。稳定汇率政策降低了投资风险,吸引了大量外资证券投资的涌入。,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2.危机的爆发 1994年2月4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3%上调到3.25%,带动了全球利率水平的上升。墨西哥比索
26、汇价受到重大压力,政府采取了干预政策,扩大了比索汇价的波动范围。但是,由于比索的利率仍保持在低水平,资本项目开始出现净流出。 1994年,墨西哥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更加剧了国内的金融动荡,国内外对墨西哥经济的信心开始动摇,大量资金从比索中抽逃出来。,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3.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在国际收支管理方面,可提供以下启示: (1)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长期依赖外国资本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经常项目的失衡往往是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要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和结构,恢复国内经济结构的均衡与健康。 (2)外国资本流入有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这不仅包
27、括短期资金,还包括流动性极强的证券投资。引进外资需要考虑外资结构的合理性,尽可能将外资引向生产领域,而不是消费和投机领域。,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3)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时,要选择一个理想的时机,即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宽松、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维持平衡时。切不可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实施,否则,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本币容易被抛售,增加汇率波动的压力。,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三)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的原因 19971998年亚洲全面性金融危机是在现代金融业空前发展的条件下,由国际收支过度失衡引发,资本市场过度失
28、衡和资金借贷过度失衡共同推进的金融危机。危机的导火索是国际金融投机者在1997年5月狙击亚洲外汇市场,首先在泰国得手,引发了泰国的货币危机,然后迅速蔓延到亚洲其他国家。事实上,在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危机的各种隐患已经萌芽、潜藏并生长,并等待合适的时机。,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2.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泰国为中心的东盟国家货币危机,大致从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开始,到1997年10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宣布国际社会向印尼提供230亿美元紧急援助贷款为止。 (2)第二阶段,以香港为中心的股市危机,时间是1997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3)第三阶段,以韩国为中心的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时间是1997年11月中旬至1998年初。 (4)第四阶段,以印度尼西亚为焦点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间是1998年1月至1998年3月。,第九章第二节,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3.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1)经济大幅倒退。1998年,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亚洲各国和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90-8: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8: Network based media processing
- 【正版授权】 IEC 63119-1:2025 FR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roaming service - Part 1: General
- 卒中相关知识课件
- 河南小升初鹤壁数学试卷
- 健康素养66项培训课件
- 贵阳市一模高三数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初二数学试卷
-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健康科普课件要求
- 2025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原创领袖的风采-易发久
- 沭阳如东中学教学工作十八条措施与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 DB33∕642-2019 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监考工作培训
- GM∕T 0036-2014 采用非接触卡的门禁系统密码应用指南
- 钱江杯优质工程检查表
- 内蒙古高中毕业生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评语表成绩单身体健康检查表完整版高中档案文件
- NMRV减速机说明
- 小升初火车过桥问题
-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