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群落的相对稳定,2015备考最新考纲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群落的演替()。 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1群落的概念、特征 (1)概念要点:同一时间; ; 。 (2)特征:物种的 、 、空间结构、群落的 等。,考点1群落的概念特征及生态位中生物之间的关系(5年14考),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丰富度,种间关系,演替,2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1)生态位的概念 概念: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 上占有的地位,称为生态位。 作用:生态位是种群赖以生存的“ ”。 生态位的种类: 生态位和 生态位。 (2)生态位的重叠与竞
2、争 生态位重叠 的物种,竞争越激烈。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使其中一个物种趋于灭绝。,时间和空间,职业,基础,现实,越多,(3)生态位的分化 生态位分化:生态位有 的物种,通过 作用,生态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它们共同生存下来,叫生态位分化。 生态位分化的原因是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 的结果。,重叠,自然选择,自然选择,3生态位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依赖,有利,同生共死,藻类,真菌,根瘤菌,害,利,菟丝子与大豆,你死我活,水稻和稗草,为食,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狼和羊,1(2013海南卷,2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
3、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群落及其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D,2(2012新课标全国卷,3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
4、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综合知识及相关能力的考查,(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
5、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同一,群落,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对点强化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1观察下列图示,完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考点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5年1
6、0考),(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 。B图: 。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 , 。 B图:地形变化、 、 的差异、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光照,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群落的结构,分层,镶嵌,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自身生长,光照,食物,另一个群落代替,地衣阶段,灌木阶段,5比较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土壤条件,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 耕农田上的演替,6.群落演替的结果,一
7、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增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7.群落演替的特征 (1)方向: 。 (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 。 (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 ,物种多样性 。,一定的方向性,增加,复杂,增加,8几个易错点 (1)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 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 取代而不是“ ”。 (3)初级演替与次级演替的 不同,因而速度不同。演替的最高阶段受 的限制。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 阶段。,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优势,取而代之,起点,无机环境,森林,(4)人类活
8、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思维激活 判断正误 (1)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 (2)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3)农田中豌豆和杂草、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关系依次为竞争、互利共生、寄生 ()。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5)池塘中鲤鱼的性别比及出生率、死亡率也属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 (6)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 (7)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8)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9)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
9、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 (10)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级演替 ()。 (11)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2013新课标卷,3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10、的是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 _。,次生(级),土壤,草丛,常绿阔叶林,复杂,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互动探究 (1)上述演替阶段1的草丛群落是否具备垂直分层现象? (2)不同类型群落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1)草丛群落也具垂直分层现象。 (2)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主要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及群落结构复杂化程度有呈正相关,恢复力稳定性则往往与抵抗力稳定性呈相反的关系。,2(2013海南卷,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
11、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群落演替及其类型,A,对点强化 1(2012全国卷,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演替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
12、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级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级演替,D,实验16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要点突破 1实验原理 (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 场所。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和目测估计法。,栖息,取样器,记名计算法,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 情况,取样:选取 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 等。,采集:从 中采集小动物,观察与分类:对刺激的小动物 。,统计和分析:设计 ,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实施计划,地形和环境,取样地点
13、,地点、时间,土壤样本,分类并做好记录,统计表,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 ,群落结构 。,不同的,不同的,越多,也越复杂,3.做好该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对于不认识的动物也应作好记录,并记为“待鉴定”记下其特征。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思维激活 判断正误 (1)调查土壤小动
14、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将表层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将取样器来回旋转按入土中进行取样 ()。 (2)调查时既可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3)在同一地块不同时间或不同深度土层,调查结果应一致 ()。(4)吸虫器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 ()。 (5)采集的小动物应一律放于70%的酒精中 ()。 (6)统计时,若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则应忽略不记 ()。,典例透析 【例题】 (宁夏理综卷改编题)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身体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15、,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理由是 ,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理由是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较强,微小,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竞争,捕食,(4)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C,纠错演练 1.(2012潍坊模拟)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一定能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D,2.(经典题)下图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定西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业厂房转让合同范本
- 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上海市宝山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枣庄、滕州市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特种环境空调设备采购与系统集成合同
- 二零二五版!撬装加油站经营权转让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25MW柴油发电机电站电网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合同
- 二零二五版企业重组财务顾问服务合同书
- 门面运营规划方案
- 2025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实验室安全 培训
- 2025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 (原卷版)
- 民政干部大练兵活动方案
- DB36∕T 2124-2024 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规范
- 2025年日历表全年(打印版)完整清新每月一张
- 高校毕业证编号编制规则
- 软件产品(项目)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格
- 极致物业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
- 工段、班组BPD培训指导通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