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节物态变化复习课学案 苏科版课时目标1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3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同步导学重点知识剖析问题一、掌握本章热现象的知识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3、 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4、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 点常见的晶体有:
2、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6、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7、 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 熔化段 液体升温段。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8、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要吸热 液化过程要放热9、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条件不同)。(2)
3、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部位不同)。(3)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程度不同)。(4) 蒸发能使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沸腾时温度不变,等于沸点(温度变化)10、 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情况。11、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是:(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12、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13、地球上的水循环液体:云中的雨滴、下落的雨、江河湖水固体:云中的冰晶、山上的积雪、冰山气体:空气
4、中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凝固(放热)凝华(放热)汽化(吸热)熔化(吸热)升华(吸热)问题二、掌握本章的测量仪器-温度计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盛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或煤油等)。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管内液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面稳定后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值。2、摄氏温度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的。他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在0以下和1
5、00以上的温度用1间隔的同样大小向外扩展。摄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在0以下的温度写法、读法要特别注意。家用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一般有“-10”,应读作“零下10摄氏度”或“负10摄氏度”,而不能读作“摄氏10度”。3、实验用温度计因为做实验时需要测量的温度变化范围比较大,所以实验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20到110。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中红色的液柱是酒精。酒精在-117才会凝结,就是在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南极洲,酒精温度计也能用。4、体温计玻璃管中装的液体是水银,它的刻度范围是35到42,最小刻度值是0.1。从构造上来看,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
6、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也就是认清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2)在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高于温度计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以免被测物体温度过高时,温度计里的液体膨胀将温度计胀破(或者高于温度计的刻度,而读不出读数);也不能低于它的最低刻度的温度,否则会因为温度计的下方没有刻度,而不能测出物体的温度。(3)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斜着放置。(4)记录时应待
7、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化,即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同时,视线必须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被测量的液体的数量不能太少,起码要能够全部淹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为好,而且要用搅拌棒(不可用温度计代替搅拌棒)将液体搅拌搅拌,使整个液体各处的温度均匀后再测量。6、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比较项目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量程201103542分度值10.1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细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的缩口,细管更细液体煤油、甲苯等水银使用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可以离开人体读数7、有些温度计的横截面制成三角形,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8、能起放大作用(如体温计),因此在读数时,要转动温度计到读数最清楚的位置再读。疑难问题辨析问题一、请解释,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是怎么回事?析:这是个很冬天很常用的物态变化现象,那么我们主要是掌握如何去正确解释它。一般解释物态变化现象是这样的:首先分析是什么物质发生了物态变化,这里是冰,然后再看这种物质变化成什么状态了,这里是变成了水蒸气。再分析一下这种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叫什么变化,就表达清楚了。解:这个是因为衣服中的固态的冰,吸热升华成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衣服就变干了。问题二、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特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
9、点)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热(放热)区分以下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t(min)T()t(min)T()t(min)T()t(min)T()晶体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实验问题处理复习解决本章问题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比较法和图像法。运用观察比较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1)观察要有目的。观察目的不明确常常会产生失误。例如“牙科医生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口腔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此问题中,如果不明确牙医使用小镜子的目的,很可能误认为镜
10、子放在火上烧是用来消毒的。(2)要注意区分“白气”和“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而水沸腾时从壶口冒出来的“白气”,口中呼出来的“白气”,冰棒周围的“白气”,秋冬季节湖面上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细小水珠。(3)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时,要注意现象产生的条件。同样的物质状态遇到不同的条件,物态变化现象往往不同。如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秋天温度高于0C时,遇冷变成露,而在寒冷的冬天,低于0C时,遇冷变成霜。 运用图像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1)注意和数学中函数图象知识紧密联系,正确作出图象。会根据给定的实验数据,确定纵、横坐标,描出相应的坐标点,作出图象。 (2)要结合有关物态变化实验的现
11、象,注意认识、区别晶体的熔化图象、凝固图象,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凝固图象,水的沸腾图象。 (3)要注意理解各图象的物理意义。例如理解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图象中各点、各段所表示的物态、温度的变化,并结合物态变化实验判断吸、放热情况。同步导练示范例析【例1】用物态变化解释下面生活中的几个现象:1俗语讲“霜前冷,雪后寒“。请从物态变化角度解释原因。解析:霜前冷:水蒸气在急剧降温的情况下(降到0摄氏度)才会凝华成霜。雪熔化要从空气中吸热,所以雪后寒。2用较硬的纸片制成一个纸盒,盒内乘有水,用酒精灯对其加热,结果发现纸片非但不会点燃,盒内的水反而被烧开。解释原因。解析:(1)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12、(2)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冬天,戴眼镜的人一走到温暖的房间,镜片就立刻模糊而看不清东西了。解释原因。解析:由于在冬天,室内的温暖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镜片,遇冷放热液化在镜片上,所以变得模糊不清。4在室内为了确定风的方向,小明用手指浸了一下水后,举起来,凭感觉就判断了方向。请你说一下小明凭什么感觉判断的?原理是什么?(风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解析:小明的手指如果哪一面更凉,说明那一面迎风放置。原理:风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而蒸发要吸热。5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仔细观察能看到: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管内液柱先略微下降,然后再上升,解释原因。解析:放入热水中,玻璃泡先受热膨胀
13、,而使液柱下降,然后玻璃泡内液体再受热膨胀而上升。图261时间自主练习1如图2-6-1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图2622图2-6-2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3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拓展训练1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图263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2如图2-6-3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板材采购供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办公设备专业维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综合体场地调研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安保团队保安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信息技术测试加工综合服务合同
- 2025版补偿贸易与智能电网建设合作协议
- 2025版标准临时休闲设施租赁合同范本发布
- 2025版甜品店股份合作项目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安全技术服务与培训协议
- 会务工作人员培训课件
- 会务服务培训课件
- 股权质押项目交易方案
- 江河治理与防洪工程课件
-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
- 同业培训课件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2
- DB13T 1347-2010 城镇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