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基础课时案26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基础课时案26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基础课时案26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基础课时案26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基础课时案26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课时案26内环境组成与稳态,2016备考最新考纲 稳态的生理意义(),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1)体液的组成,(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 A ,b ,c ,d 内环境是由图中 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abd,(3)不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组织液,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血红蛋白尿素CO2水胰岛素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氨基酸抗体 内环

2、境成分:,(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提醒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载体;胞内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消化酶。,3(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2013海南卷,20A)()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2013海南卷,20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双向转化为血浆 () 泪液、肠液、尿液等属于细胞外液 () 答案,(2)细胞外液与内环境及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主要由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深度思考 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1)先判断B为_,则A为_, C为_,D为_。 (2)图中a、b、c分别为A与B、B与C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为_,b为_,c为_。 (3)D液体需经d过程注入C液体,则d为_。,提示(1)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2)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 (3)淋巴循环,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有限的,外界环境,自身调节,进行正常生命活动,2完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2013海南卷,2

4、0D)() (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2011江苏卷,9B)() (3)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2010安徽卷,5D)() 答案(1)(2)(3),深度思考 (1)血液与血浆、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相同吗?哪些属于内环境? (2)内环境稳定的人,其生命活动就一定正常吗? 提示(1)不同,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血浆和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 (2)不一定,如“植物人”和白化病患者等。,考点一体液与内环境 典例引领 【典例1】 (2012海南单科)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

5、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方面的知识。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细胞失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血浆渗透压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C,【典例2】 (2014辽宁沈阳二中期中)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c

6、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细胞3的种类最多 A B C D 解析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错误;细胞2是血细胞,其中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正确;组织液中不含消化酶,错误;组织细胞种类最多,正确。 答案D,1判断内环境成分的“三看法”,2巧用单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1)分析 (2)结论:淋巴的形成和去向都是单箭头,故丁是淋巴,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甲是细胞内液。,跟进题组 1(2014滨州一模)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 C构成了肝

7、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中进行 解析表示淋巴,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故A错;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肝糖原分解发生在中。 答案B,2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解析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转化成血浆,均为单向箭头,其余箭头为双向箭头,A正确;血浆蛋白、葡萄糖可以成为内环境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8、;在物质交换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 答案A,考点二内环境稳态 典例引领 【典例1】 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各种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且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9、 答案B,【典例2】 (2013辽宁五校联考)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解析由题意可知,选项A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O2;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以有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

10、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 答案B,(1)组织水肿成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2)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跟进题组 1(经典题)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 () 小腿抽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尿毒症组织水肿高原反应缺铁性贫血症 A

11、 B C D,解析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液中Ca2含量过少引起的,Ca2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不能将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浆中有毒物质积累而引起的。组织水肿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引起的。高原反应是由于内环境中缺氧造成的。缺铁会让人误认为是内环境中缺铁,其实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答案A,2(经典高考改编)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