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朱慧 2013/7,正确把握课标要求,科学调控教学深度 以课标1为例,研读课标要求,区分教学内容层次 教什么? 设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要求难度 教(学)深度? 优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达标效率 怎么教?,正确把握教学要求,科学调控教学难度 以课标1为例,一、研读课标要求,区分教学(内容)层次 教什么?,1. 高中地理课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以地理学科最主干、最核心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为主要内容:,基本知识 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本身知识不作要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质地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
2、大气环境大气受热、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 水环境水循环和洋流(成因、类型不作要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地理学科最主干、最核心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为主要内容:,基本原理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 基本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基本过程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课标、学习要求与课堂教学三者关系,课 标:是课标要求是“宪法” 学习要求:是“准绳” 。 课堂教
3、学:是“路径”。,“学习要求”,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 运用行为动词来陈述知识目标,体现知识目标中不同的能级要求。行为动词所指示的知识目标的能级包括:了解水平(一层),如“知道”、“了解”、“识记”、“说出”、“认识”、“举例”、“描述”等;理解水平(二层),如“理解”、“说明”、“分析”、“解释”、“比较”、“归纳”、“判断”、“领会”、“区别”等;运用水平(三层),如“运用”、“应用”、“设计”、“撰写”、“总结”、“解决”、“评价”等,课标中“学习要求”的层次,课标: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 候的影
4、响。 学习要求: 1. 阅读(一层)并绘制(一层)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说明(二层)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 举例说明(二层)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 理解(二层)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大气环流案例:,课堂教学 阅读、绘制(一层)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信风带、三圈环流: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 说明(二层)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气压带风带联动规律、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说明(二层)季风环流:海陆分布与气压中心位置,季风环流的形成,东亚冬、
5、夏季风向,东亚冬、夏季气候特征;季风气候分类与分布。 说明(二层)大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是气候类型形成基本原因;是形成各气候类型特征的原因。 理解(二层)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二、设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难度教(学)深度?,1. 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的关系,1、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的联系与区别,2. 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调控课堂教学的难度,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是动态、接受的, 考试是静态、表达的 教学是互动、过程的, 考试是单向、终端的 教学是渐进、生成的, 考试是预设、再现的 教学是系统、全面的, 考试是择取、局部的 教学是育人的载体与组成, 考试是教学的评价与调控,为什么要强调教学
6、目标的设计?,课标统领 底线的、原则的、粗线的 一标多本 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叙述结构 规范达标 把握核心与主干 获得过程与方法 形成观念与情感,内容与课时 广度与深度,“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如何设计、撰写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指向,学生;体系,“三维”。 格式,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程度)。 要求,本课堂内可以完成的,可衡量的,具体的状况 (忌空泛的、原则性的)。 步骤,以课标相关内容标准为框架; 以课标教学要求为线索; 提取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主干知识;分解知识 点与学科技能;选用一定的过程和合适的方法, 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的一些分解动作,习得 知识技能,体验情感,表达态度
7、,内化价值观。,A1阅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了解全球气压带、风 带的名称与分布。 (知识) A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技能),大气环流案例 A.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大气环流案例 B.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B1阅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简 要说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过程) B2. 据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过程) B3.运用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举例说明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过程) B4.运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世界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说出海陆分布影响下气压中心的名称。 (过程) B5.运用亚洲冬
8、、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过程) B6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季风对气候的影响。(方法),大气环流案例 C.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1以我国气候异常现象的实例,说明全球共同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C2.以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海陆差异综合影响形成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事实,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分层教学目标,调控教学难度:,表层的,识记再现的,A1、A2、必修学测C级以上; 内在的,理解掌握的,B1、 B2、B4 、B5必修学测B级以上; 联系的,迁移运用的,B3、B6、C1、C2必修学测A级以上。,A1阅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9、,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 (知识) A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技能) B1阅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简要说明三圈环流的 形成过程。(过程) B2. 据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过程) B3.运用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举例说明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过程) B4.运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世界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说出海陆分布影响下气压中心的名称。 (过程) B5.运用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过程) B6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季风对气候的影响。(方法)C1以我国气候异常现象的实例,说明全
10、球共同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C2.以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海陆差异综合影响形成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事实,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三、优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达标效率怎么教(学)?,突出目标的整合导向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逻辑整合 学科目标、学习目标主体整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系统整合; 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迭加整合 催生过程的灵动关键 “以学定教,调控引导”;“顺己求学,主动构建” 实现四基的扎实结果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聚焦人格的生长核心 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1.高效课堂的鲜明特征我们心中的追求,教科
11、书;教学内容;学生;教师,2. 因制宜优选教学方式,大气环流案例 突破大气环流的教学难点,问题引领深入探究达成目标,假如地球不自转、且为均一海洋,地球大气如何运动?(问题),一圈环流 (探究),假如地球是均一海洋,地球大气如何运动?(问题),三圈环流 (探究),全球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形成(目标),活动推进,突破难点:,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活动类型看,有“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 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看,“活动”可分为“记忆”、 “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 记忆层次要求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概念、特征及分布。 理解层次要求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规律及运用地
12、理知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应用层次要求阅读、理解、选择、使用恰当的地理资料,科学有效地判断、归纳、推理、说明或解释地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形成综合的、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教科书的“活动” 从能力培养层次统计看,“记忆”活动10个,占总数的11.9;“理解” 活动24个,占总数的28.6;“应用”活动50个,占总数的59.5。 显然,教材侧重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比较而言,淡化了对教材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突破季风形成的教学难点,案例归纳建模,从活动下手,从身边的生活下手。 (案例),夏季吹偏东南风,冬季吹偏偏北风 (归纳),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 和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季风(建模),大气环流案例,理念指导教学 大胆取舍教学内容 忍痛割爱,减少“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
- 塞罕坝区域地理教学课件
- 碘量法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15课件
- 第三章防火防爆技术47课件
- 学生把脉入门教学课件
- Brand KPIs for milk:Country Delight in India-英文培训课件2025
- 小学生秋收课件
- 2025年新高一英语人教新版尖子生专题复习《选择题》
-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组织与成本控制研究报告
- 中暑防治课件图片高清版
- 脑卒中溶栓护理课件
- 2025年城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LTCC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至2030中国扭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战略报告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
- 分光计的使用与调节-课件
- 新概念英语入门级AUnit3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