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历史环境描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在人物描写中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句式多变所形成的一种错落有序的语言美。(难点) 3、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自主学习一 【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20分钟)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 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 学习过程: 1、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组内交流 3、班级展示,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

2、的危险的时代。,甲午战争黄海大战,因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往往与人物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起点高。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了一定的高度。,小中见大,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奥本海默,他们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 一个忠厚平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奉献精神,重难点分析(5分钟),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并翻译:,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

3、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原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自主学习一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10分钟) 1、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吗? 学习过程: 1、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组内交流 3、班级展示,拓展延伸(5分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志蜀志,指小心谨慎,贡献全部的力量。这个词最初是赞扬谁的?你能写出有关这个人物的几个故事吗?,课堂小结,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描写、评价,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把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达标检测,要求: 1、时间5分钟完成; 2、独立完成,合上课本和资料; 3、2分钟后,对面交换批改; 4、学科组长汇总存在的问题和疑难,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报告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