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9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优盐件.ppt_第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9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优盐件.ppt_第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9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优盐件.ppt_第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9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优盐件.ppt_第4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9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优盐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 六 章,第19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资源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一直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问题。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是高考中命题的重点。,栏目导航,一、自然资源 二、中国的自然灾害,1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自然资源,2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问题及对策,3我国能源问题及对策 对于我国能源问题的掌握和分析,应着眼于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

2、产和地面植被破坏。 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2)产生的原因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 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 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3)解决措施 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流,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

3、业。 国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以水资源问题为例的资源问题分析 1概况 (1)含义: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1)原因: 自然原因:淡水总量有限,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增;水体污染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人对水资源的浪费严重。 (2)水资

4、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3措施(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 (1)开源措施包括: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工业用水的利用率。,例1(2017全国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

5、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D,C,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故D正确。第(2)题,此时为夏季,长江径流量较大,泥沙在河口附近淤

6、积较少,冲入外海的泥沙较多,挟带至外海的营养盐类也较多,所以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受水体含沙量影响较大,故C正确。第(3)题,从题中信息可知,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与夏季相比,冬季水温低,浮游植物的数量会减少。冬季长江径流量减小,江水含沙量由长江河口向外海递减,故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移,故A正确。,1中国的地质灾害,二、中国的自然灾害,2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3中国的主要洪水灾害,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分析思路,自然灾害分布、成因与防御的答题方法 1自然灾害的分布,2自然灾害成因,3防灾措施,例2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5 月 5 日 6 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右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1)(2)题。,(1)(双选)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 B乙 C丙 D丁 (2)(双选)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 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AC,BD,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距离此次沙尘暴发生地太远,B项错误;从图中沙尘暴的分布范围可知,此时盛行风向最可能为偏西风、偏北风,故其沙源最可能来自甲地和丙地;丁地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