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种类和应用.ppt_第1页
灸法的种类和应用.ppt_第2页
灸法的种类和应用.ppt_第3页
灸法的种类和应用.ppt_第4页
灸法的种类和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9/10,1,灸法,火,Moxibustion,刺灸法各论第二节:灸法,2020/9/10,2,第二节:灸法,学习重点内容 了解灸法的概念及施灸材料 灸法的作用、灸治法的种类 掌握灸治法的操作技术 灸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2020/9/10,3,灸法,一、灸法的概念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 说文解字:灸,灼也。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素问异法方宜论 “ 北方者,天地所 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 灸法始产生于北方寒冷地域。,灸治法,

2、二、文献论述: 灵枢: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千金要方:若针而不灸,灸而不 针,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 灸,尤非良医也。 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疗效。,2020/9/10,4,2020/9/10,5,论述灸法的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晋-葛洪肘后备方重灸派 唐-王焘外台秘要专论灸法而不言针法 崔知梯骨蒸病灸方收录大量灸治经验 宋-闻人耆备急灸法 西方子明堂灸经 扁鹊心书 清-神灸经论,艾灸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主要以艾叶作为灸料,以蘄州产者为佳,故有 “ 蘄艾 ” 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是施灸佳料。选用干燥的艾

3、叶,捣制除去杂质,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备应用。 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本草纲目: 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2020/9/10,6,2020/9/10,7,艾叶的采集与加工,每年35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 暴晒捣碎筛去梗砂反复淡黄色艾绒。(粗、细) 艾绒的特点: 易燃味香、热力温和 ,可透达深部、便于制作艾炷、艾卷。 其它材料:灯心草、 药捻、药锭,灸法的功能作用,灸法具有: 一、温经散寒 二、扶阳固脱 三、消瘀散结 四、防病保健的功能作用,8,2020/9/10,灸

4、法的功能作用,1. 温经散寒 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滞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同-治法方宜:“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凡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寒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常用。 2. 扶阳固脱 、温补助阳 扁鹊心书:“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伤寒论:“下利,手凡逆冷,无脉者,灸之。” 可见灸法具有回阳救逆之功,凡阳气下陷,虚脱的危证,必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多用于中风脱、中气下陷引起 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久泻等。,2020/9/10,9,2020/9/10,10,灸法的功能作用,3. 消肿散结: 取其

5、温通的作用。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 灵枢-刺节真邪:“ 脉中之血,凝而留之,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则瘀结自散。故应用灸法治疗气血凝滞之证,如乳痈初起、瘰疬、癭瘤等,具有消肿散结功效。 4. 防病保健: 艾灸有防病保健作用,称为保健灸。平时无病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灸法的特点,1. 温热刺激,与毫针刺法,对穴位的刺激方式不同。 2. 取材简便:与针刺疗法,治疗作用相互补充。 3. 适应证广泛:月经过多、哮喘、眩晕、胎位不正及其它慢性病、虚寒性疾病。,2020/9/10,11,202

6、0/9/10,12,瘢痕灸,无瘢痕灸,直接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艾炷灸,艾卷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灯草灸、天灸:蒜泥、斑蝥,实按灸,回旋灸,灸法的种类,2020/9/10,13,灸法的种类,2020/9/10,14,灸法的种类和应用,灸法的种类很多: 艾炷灸: 直接灸- 瘢痕灸/无瘢痕灸 间接灸- 隔物灸/生姜/蒜盐/附子 制作艾炷:大(半个橄榄,枣)、中(莲子)、小(苍耳子、麦粒) 将灸炷置放在欲灸穴位上,点然艾炷,艾炷烧尽后易炷再灸,灸至须要的壮数。 “壮”艾柱灸的量单位:梦溪笔谈壮人之 数;东

7、医宝鉴壮丁之力。,2020/9/10,15,1. 直接灸: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又称着肤灸、肉灸、明灸,分为: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2/51/4处,轻微灼痛更换艾炷至37壮,皮肤轻度红晕,不起泡无灼伤,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适应证: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灸法的种类和应用艾炷灸,2020/9/10,16,瘢痕灸:又名化脓灸针灸甲乙经发疮灸 操作:舒畅体位定穴粘附液(蒜汁) 中 小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灸57 壮。 灸时艾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一周左右, 逐渐出现化脓疮,56周后灸疮自行愈合, 结痂脱落,局部留瘢痕。 适应证:慢性顽固性疾病、哮喘、肺痨 、

8、瘰 疠等。 注意:施瘢痕灸必须征求患者同意!,灸法的种类和应用艾炷灸,2020/9/10,17,灸疮:针灸资生经 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 ,若不发,其病不愈。 化脓的处理: 灸疮化脓期,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清 洁,应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保护灸疮以防感 染。 疼痛的处理 : 1. 扁鹊心书:怕痛者,先服睡圣散 。 2. 古今医统:用药制过之纸擦拭,使皮肉麻木。 睡圣散:山茄花(蔓陀罗花)火麻花(黄麻、大 麻)各二钱为末。 用花椒树上的马蜂窝为末,用黄蜡蘸末并香油频 擦纸。将此纸擦患处皮上,即麻木不知痛。,化脓灸与疗效关系,2020/9/10,18,灸法的种类和应用艾炷灸, 间接灸

9、: 隔姜灸 操作:定穴生姜片23cm0.20.3cm穿孔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易炷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姜片 功用:温胃止呕、散寒止 痛作用。 适应证:用于因寒而致的 呕吐、腹痛、风寒痹痛等 一切寒性疾病。,2020/9/10,19,隔物灸:隔蒜灸 操作:定穴-蒜片0.20.3cm 穿孔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 烬易炷反复510壮,至皮肤 潮红。(其间更换大蒜) 功用:有清热解毒杀虫作用。 适应证:用于治疗瘰疠、肺痨、未溃疮疡、腹 中积块。 长蛇灸:大蒜讹500g大椎穴腰俞穴。(腰俞骶管裂孔处)上置艾炷施灸,治疗虚劳顽痹。,灸法的种类和应用艾炷灸,2020/9/10,20,隔物灸隔盐

10、灸、神阙灸 操作:食盐填于脐部上置 姜薄片上置大艾炷点燃 施灸尽除灰烬易炷反复 510壮。 功用: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适应证:伤寒阴证或吐泻并 作、中风脱证、。但须连续 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 肢温,证候改善。,灸法的种类和应用,2020/9/10,21,隔物灸隔附子、饼灸 操作:定穴附子片或饼 (附子研粉调酒3x1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 尽除灰烬反复510壮。 功用:有温补肾阳作用。 适应证:用于治命门火衰之 阳痿、早泄等男妇科疾病、或疮疡久溃不收。,灸法的种类和应用-艾炷灸,2020/9/10,22,1. 悬灸、2. 实按灸,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二、艾条灸:,本草纲目针灸大成 艾条:

11、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清艾)卷成 直径约1.5cm的园柱形艾卷条。药艾: 在艾绒中掺入辛温活血,祛风湿、止 痛药物的细末制成。 1.悬灸: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燻烤,艾条不直接接触皮肤,称悬起灸。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3种操作方法。 2.实按灸: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数层绵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火灭后,重新点火按灸。主要有太乙针灸和 雷火针灸。,2020/9/10,23,艾条灸, 温和灸 操作: 施灸时将艾采一的一端点燃。 对难应灸的部位,约距皮肤23cm进行燻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一般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适用于一般应灸的病证 对昏厥、局部知觉迟纯者

12、,可将二指分张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测知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时间,以防烫伤皮肤。,2020/9/10,24,艾条灸, 雀啄灸: 施灸时,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活动施。下落点保持23cm。 回旋灸: 施灸时,艾条点然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保特一定的距离 ( 23cm ) ,但不固定在一个部位。 而是向左右、上下方向移动或反复施转地施灸。,2020/9/10,25,条艾灸的操作方法,2020/9/10,26,2实按灸 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操作:置布或纸(数层)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卷按压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反复灸

13、熨710次。 适应证:适用风寒湿气痹痛、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艾条灸,实按灸,1. 太乙针灸: 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克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 将人参125克,穿山甲250克,山羊血90克,千年健500克,钻地风300克,肉桂500克,小茵香 500克,苍术500克,甘草1000克,防风2000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 取药末24克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实按灸,2. 雷火针灸: 其制作方法与 “太乙针灸 ”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方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25克,沉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 施灸方法与 “太乙针

14、灸”相同。 将雷火针的一端烧着,用布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此如反复灸熨710次为度。 此法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2020/9/10,29,灸法的种类和应用,3. 温针灸: 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即需要留针,而适宜艾灸的病证 操作: 针刺入穴位,施于补泻手法,得气后留针时,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长 2 cm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然施灸。待艾绒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是一种简便的针灸并用方法。 注意艾炷/艾条的长度/防止烫伤,2020/9/10,30,灸法的分类和应用,4. 温灸器灸: 操作

15、: 将艾线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点燃置于穴位上进行熨灸,直到灸部皮肤红润,具有调和气血 温中散寒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适宜。,2020/9/10,31,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 灯火灸:又名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 神灯照,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 本草纲目:灯火灸,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 搐。又治头胀痛,审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心蘸麻油点灯焠之良。 幼幼集成幼科第一捷法 操作: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快速对 准穴,猛一接触听到 叭的 一声迅速离开。具有疏 风解表、行 气化痰、清神止搐作用,多用于小儿痄 腮、脐风,胃痛、腹痛等。 天灸:又称药物灸

16、、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 激性的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 犹如灸疮。常用药物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2020/9/10,32,其他灸法天灸、药物灸,2.天灸的种类、操作: 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 腧穴或患处,刺激使其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 的。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斜,或配合其他 药物治疗哮喘症。 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 g 贴敷于穴位 上,敷灸13hr,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如涌 泉治咯血、衄血;合谷治扁桃体炎;鱼际治喉痹 斑蝥灸:将干斑蝥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 调和,取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贴在穴位上将班 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再贴一层胶布固定。以

17、局 部起泡为度,可治癣痒。,2020/9/10,33,瘢痕灸,无瘢痕灸,直接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艾炷灸,艾卷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灯草灸、天灸,实按灸,回旋灸,2020/9/10,34,灸治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备急千金要方: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的原则。 临床上一般按照: 1. 部位顺序: 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 2. 灸量顺序: 艾炷先小后大, 壮数先少后多。,2020/9/10,35,灸治的注意事项,二、施灸补泻方法 内经: “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

18、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灸大成: “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2020/9/10,36,灸治的注意事项,三、施灸的禁忌 实热证、阴虚发者,一般不宜施灸。 颜面、五官、有大血管部位、关节活 动部位,不宜瘢痕灸。 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2020/9/10,37,灸治的注意事项,四、灸后的处理 :水泡、化脓的处理 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2. 如施灸过量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任其自然吸收。 3.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再涂以烫伤油,以纱布包敷;如化脓灸,在灸疮化脓期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清洁,保护灸疮,以防感染待其自愈。 4. 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渗血现象,应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预防感染。 5. 施灸时应注意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物、床褥,用过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玻璃瓶内灭火,以防复燃。,2020/9/10,38,灸法的适应证,扁鹊心书:“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 。 扁鹊心书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备急千金要方:“凡人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