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物质世界的辨证发展唯物辩证法,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关于世界是如何存在的这个问题,有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即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辩证法(dialectics)一词 来源于希腊文dialego, 其意为“对话”和“论战”, 原意是在辩论中用来揭露 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 这些矛盾的方法。,辩证思想的历史发展,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 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 唯物辩证法,阴阳八卦图,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否认事物内
2、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亚里士多德的继承者在编纂亚氏著作时,把论述有形物体的东西 的学问称作“物理学”(physics),把论述概念以及一般宇宙观的学问 放在物理学后面,称作“物理学之后”或“后物理学”(metaphysics)。 中国学者严复根据易系辞中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 之器”,将其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思想的表现,案例分析:“芝诺悖论”,飞箭走的路程如果无限划分下去,每一刻走的距离都为零,无限多个零的累积还是零,所以飞着的箭是不动的。 占有与自身相等的处所就是静止,飞箭在每一刻都占有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所以每一刻都是静止的。,如何批判形而上学的荒谬观点?,(一)错误理解“
3、运动” : 运动就是机械运动; 把运动与时空割裂开。,(二)片面理解“逻辑” :,关于“逻辑”:形而上学坚持一种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否定辨证逻辑的存在。 辩证法坚持一种超越形式逻辑的辨证逻辑。 辨证逻辑是对世界的矛盾存在状态的哲学反映。 辩证逻辑指出,逻辑规则不仅包括思维领域的不矛盾律,还包括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 黑格尔通过引入“辨证逻辑”,提出“运动是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的观点,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运动观。,二、物质世界的辨证发展唯物辩证法,世界在本原上是物质的,那么,物质世界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与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同,唯物辩证法认为,基于物质世界内部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就
4、是矛盾),物质世界既普遍联系,又永恒发展(运动)。,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一个核心:矛盾 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四大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一)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选集第 3 卷第 359 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联系具有客观性(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普遍性(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多样性(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联系)等特点。 其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叫规律。,(一)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一)两个总特征:永恒发展,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导致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不断前进和上升,也即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6、,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选集第 4 卷第 244 页),(二)一个核心:矛盾,1.何谓“矛盾”? 在汉语中,“矛盾”最早见于韩非子“自相矛盾”的故事,指逻辑上的不一致。 拉丁语的 contradictio ( “ 矛盾 ” )一词,也指逻辑上的不一致。 在辩证法中,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二)一个核心:矛盾,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依据
7、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二)一个核心:矛盾,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被称为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被称为矛盾的同一性。,(二)一个核心:矛盾,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辩证统一 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 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 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制约: 同一性要受斗争性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斗争性也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因为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规定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二)一个核心:矛盾,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辩证统
8、一 二者的地位不同,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4.为什么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因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说明,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统一于更大的矛盾体,这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矛盾的斗争性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内在的斗争与转化,这是事物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试运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不是取消矛盾本身; 和谐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当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
9、,才能和谐; 和谐的目的是要协调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实现事物的多样性统一,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什么各种事物的运动形式不同? 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 还具有特殊性,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归结为一句话:“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各有各的矛盾”。,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
10、阶段中各有其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特殊矛盾的形式: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始终、规定事物性质)与非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发展)与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与次要方面 (请举例说明),(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 以上关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的论述,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列宁:“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
11、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由这一规律又可以引申出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及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一定的关节点或临界点,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集中体现了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关系。,2.质量互变规律,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联系发展的两种基本
12、状态和形式。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中断。,2.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3.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何谓否定?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3.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在更高阶段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是“扬弃”,是矛盾的解决。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周期性,事物在周期之间的无限交替中,展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拉萨市10校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冬至照片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高中、三山高中等六校2025届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湘潭市物理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河西成功学校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草原承包权抵押贷款与草原生态修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绿色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奥迪汽车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5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网络安全防护与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安徽交控建设工程集团第二批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体育场馆运行管理办法
- 学前资助实施管理办法
- 毁林毁草违规行为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 日本2025年食品过敏原培训
- 4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电缆工程电气专业)-2024年版
-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车辆冲洗装置技术规格书
- 勾股定理说课稿,勾股定理说课稿范文
- 普工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