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地位.ppt_第1页
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地位.ppt_第2页
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地位.ppt_第3页
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地位.ppt_第4页
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地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三、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地位,模块设计特点: 关注生产生活中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 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模块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观念 培养学生对全球和周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观察、分析和思辩能力,2,三、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课程结构,环境与环境问题 生态问题与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管理,3,三、环境保护内容解析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章),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社会环境:生产力、科技、制度、宗教等 环境 自然环境:空气、水、土壤、生物、阳光等,原生与次生 环境问

2、题,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污染 大面积生态破坏 突发性污染事件,4,人口压力 资源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直接 原因,经济学 原因,不能正确估计环境资源价值,商品 和劳务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们的成 本,具体表现为: 环境成本外部化 生态系统功能单一化 产权界定不清,三、环境保护内容解析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章),5,生态系统中,人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其具有高级思维活动能力和强烈社会意识而占有特殊的位置; 人依赖自然又需要改造自然 人变革自然又必须顺应自然 人控制自然又受到自然条件的控制 人支配自然又受到自然力的约束,人与环境

3、的关系,既包含适用,又包含冲突,是有冲突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三、环境保护内容解析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章),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资源问题(2.1),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 空气、草地等,矿产资源、深 层地热、地下水,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尤其是最基本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资源和铁矿资源人均世界排位靠后。 资源类型 世界排位 人均资源 占世界人均资源 耕地面积 4 0.1 公顷 27% 森林面积 5 0.13公顷 15% 水资源总量 6

4、2239m3 23% 主要矿产总值 3 1.19万美元 60%,7,分配不均, 匹配组合不佳 北方土多水少,南方水多土少; 西南水能占77%,华北和东北只占5% 矿产由西向东减少,工业向东、北部地区集中 类型多,品位低,开发难度大 全部耕地的2/3为中低产地 除煤、稀土等,大部分都属贫矿 多数资源分布在地理环境恶劣地区,开发难度大,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资源问题(2.1),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人口增长,使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资源的耗竭,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使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8,9,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3600m3、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720m3; 北方一

5、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河流、湖泊污染严重,以至出现“水质性”缺水。 危及农业稳定发展 70年代旱灾面积:1100万公顷;90年代旱灾面积:2600万公顷。全国有6000万人口、数千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影响城市生产生活:全国600多个城市,400多城市供水不足。,水资源短缺,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资源问题(2.1),10,基本因素 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的高速发展 客观因素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主要因素 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资源问题(2.1),11,土地中国最稀缺的资源 当今中国最稀缺、最珍贵的是土地,最易被轻视、最不被珍惜的

6、也是土地。荒漠化面积每年以7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沙漠直接威胁着42%的国土,千百年来形成的土壤层在一年一年地变薄、变瘠。几千万人口日夜在风沙中挣扎、沙尘暴连年出现。 每公顷土地负担:50年代 5.4人/公顷;90年代 10人/公顷 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 150万(km)2;90年代 356万(km)2 荒漠化面积:267万(km)2,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资源问题(2.1),耕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人口增长, 耕地面积减少, 人均耕地急剧减少 优质耕地少, 总体质量不高 水源充沛、热量充足的耕地仅占1/3 盐碱化、沙化耕地:0.56亿公顷;工业“三废”、酸雨危害耕地:800多万公顷 耕地后备资源

7、不足 宜耕后备资源:800万公顷;可开发耕地: 480万公顷;宜耕地中60%分布在缺水、沙化的西部地区,12,矿产资源严重趋紧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矿业提供: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 预计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要。特别是一些能源基础性矿产、大型支柱性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明显制约作用。,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资源问题(2.1),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开采1吨煤消耗3.4吨煤炭储量;开采1吨有色金属消耗3吨多金属储量 2%的矿山利用了75%的共生有用组分; 75%的矿

8、山利用效率25%以下,13,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2.2),世界石油储量 世界石油可探明的剩余储量:1390亿吨;世界每年消耗石油: 36亿吨;世界每年石油消耗增长: 2%;世界石油勘探量:石油消费量=1:4;以此作理论估计:2010年将消耗全部石油的50%,剩余石油将在30-50年内耗尽。,我国石油消耗 “八五”期间年均消费量增加 916万吨,产量增加235万吨 “九五”前三年年均消费量增加 928万吨,产量增加365万吨 趋势:石油消费高幅增长 原油产量低幅增加 1993年石油由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进口量:1999年,4000万吨;2000年,5000万吨;2001

9、,7000万吨;2003年1亿吨,14,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2.2),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固然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但危机的直接原因是1973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提价,两次提价引发两次经济衰退。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世界石油供应将显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必定上扬。 以我国目前石油消费和高速进口的态势,与石油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引发经济危机,15,四、环境保护内容解析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2.2),非可再生资源是无法补偿的耗竭性资源,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源潜力很大。推广节源新技术和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杆杠促进节源; 加强资源勘探,积极发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保证国内资源供给。,资源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 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鼓励节约资源、杜绝和抑制无效、低效的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