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ppt_第1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ppt_第2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ppt_第3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ppt_第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春天的故事之开放篇,桃花说课,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课后探究,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三节,本课程与必修1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和必修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是相关联的,因此本课程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起了承上启下作用。,学情分析,通过近五年的历史学习,高二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当代学生喜欢问为什么这一特点,我将在我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

2、力: (1)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 (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运用上网查询资料,课后组织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

3、放的过程,把握全貌; (3)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 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3)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做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

4、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直观式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新课导入(5): 通过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来导入本课,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2、歌曲中的一位老人是指: 3、老人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 4、为什么画这个圈? 5、这个圈又是怎么扩大的呢? 6、这个圈后来有起了什么作用呢?,问题:,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的结束 D、包产到户,A,2、歌曲中的一位老人是指: A、周恩来 B、毛泽东 C、

5、邓小平 D、江泽民,C,3、老人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中国家 D、在珠江流域在国引进外资,A,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度财产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1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材料二:环顾全世界,今日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度,没有1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访日美后讲话,

6、材料三:当今世界,任何国度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条理、宽范畴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规模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世界论坛”揭幕晚宴上的讲话,一、对外开放的背景,国际, 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 缓和。(联合国、中美、中日), 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亚洲“四小龙”等腾飞的借鉴意义, 文革的破坏经济崩溃 人心思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 体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国内,二、对外开放过程,1,2,3,4,点的凸现经济特区的创办,线的连接沿海城市的开放,

7、面的扩展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新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请思考:(阅读课本回答) (1)、何为经济特区? (2)、开放了哪些特区? (3)、为什么首先选择这几个地方来办特区呢? (4)、经济特区的创办发挥了什么作用和意义,1、点的凸现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年: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概念: 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

8、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P58学思之窗:,靠近国际市场;,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交通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开放前深圳,开放后深圳,单位:亿元,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1979年开放前与1990年比较),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特区揽胜,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经济特区发挥的作用: 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 050项,

9、外商企业13 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 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突破口”。 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于是,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

10、作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意义,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肯定了特区的方向。于是,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2、线的连接沿海城市的开放,(1)、开放时间:1984年 (2)、开放的背景 (3)、开放沿海城市,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经验,邓小平题词肯定,党中央决策,面的扩展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3、面的扩展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时间:19851992年 (2)、开放地区 (3)、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区,意义,深化了对外开放 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带动了内地开发,4、新发展浦东的开发和开放,4、新发展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时间:1990年 目的:以

11、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 P60 江沿岸城市; 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 跃 优势: 意义:,优势: 自然自然的优势 交通航运的优势 经济文化基础 产业、人才优势 国际交往,1993年的陆家嘴,2004年的陆家嘴,从1990年到2002年,浦东新区GDP保持了19.6%的年均增长速度; 到2005年,浦东的整体经济实力已相当于年前的整个上海市。 浦东的雄厚实力已通过了APEC会议的世纪大检阅,世界政要将最好的评价送给上海浦东。,浦东新区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战略中心。上海被国际舆论誉为“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国经济发展

12、的火车头”。2006年上海人均GDP已达到6416美元,跨入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浦东创下的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意义,浦东新区已 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三、初步形成,1、格局: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浦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分别指的什么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