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ppt_第1页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ppt_第2页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ppt_第3页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ppt_第4页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昆虫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群落的概述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第三节 群落的演替第四节 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第一节群落的概论 一、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 占有同一生境空间的有着相似资源需求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它强调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二、 群落的特征 1、物种的丰富度-物种的数目 2、物种的均匀度-各物种的个体数目,3、优势种和相对多度 优势种:对群落具有控制和影响的物种 多度:衡量群落内不同种数量间的相对比例。4、群落的生长型及结构 生长形式(草灌乔苔藓等植物的生长型)影响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水平分布格局和时间结构、营养结构由(食物链连所决定)等。 5、群落的演

2、替。 群落是一个开放系统 。,三、 群落的组成、命名 1、群落的组成:构成群落的有机体的种类,影响群落特征与动态。 2、群落的命名: 无严格规定 根据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命名:马尾松林群落,昆虫群落 根据群落所居的自然环境命名:山涧溪流群落、海滩群落 根据优势种的主要生活型命名:热带雨林群落、草甸群落,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3、时间结构 4、营养结构,6,一、 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分层现象 与资源(光、矿质营养、食物等)利用有关 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 地上成层现象、地下成层现象、层间植物 群落中昆虫的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微气候有关,7,水生植物的成层性,8,二、群落的

3、水平结构,概念: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 镶嵌性(mosaic)和小群落(microcoense) 环境异质性 、种子的散播方式、动物的选择性采食等影响。 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镶嵌性的群落水平结构,10,陆地生物群落中水平格局的主要决定因素,),径流,11,三、群落的时间结构,概念:群落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周期性变化 群落季相:季节变化引起的群落外貌随季节的变化 时间格局:群落的组成与结构随时间序列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昆虫的季节性变化及动物调查的季节性 昆虫的昼夜变化,五、营养结构:可用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锥体来表征。 数量锥体(各相继营养级别的个体数) 生物量锥体(各相继营养级别生

4、物的总干重) 能量锥体(各相继营养级别生物的能量或生产力),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ine particulate Microorganisms微生物 Flocculation shredders,Larger Mosses Red algae epilithic Coarse Scraperd Invertebrate 无脊椎的 Predators collectors,第三节群落的演替 定义及类型 2.演替过程,一、定义 Community succession 群落因条件变化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外一种类型的顺序过程。 二、类型 1 初级演替 Primary Su

5、ccession 演替系列在从未被占领过的区域上开始演替。 实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2、次级演替secandary succession 演替系列在增经被占领的区域上开始演替。 持续种 Sustained species:种群数量在次级演替过程中虽有波动,但逐渐适应环境,始终存在于整个演替过程(狗尾草等)。 更替种 Succeeding species:在次级演替中种群数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加,最终在群落中取得优势的种类(双子叶杂草,野葡萄、蒲公英等)。 3、季节演替 随季节变化群落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外一种类型的顺序过程(农田生物群落 人为干扰下的季节演替)。,三、演替过程 1、侵入定

6、居阶段特点 试探、适应、发展过程 物种数量少;无干扰、无竞争;演替过程慢 2、竞争平衡阶段的特点 物种数量增加较慢,竞争加剧,能协调生存,达到平衡 3、顶级群落climax(成熟阶段的特点) :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个演替的终点为顶极群落 结构完善、资源利用有效、群落稳定,19,演替过程中动物种类随群落而变化,第四节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概念 2.生物多样性描述方法 3.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4.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生物多样性-中国在行动!,21,一、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概念 生物种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7、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水平 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及种类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22,二、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含义 种的数目或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23,物种多样性(续),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 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多样性越大 精确地测定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示生境变化及其被物种分割的程度 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 与多样性一起构成

8、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I=Nmax/N 其中Nmax为优势种群数量,N为全部种群数量 丰富度S 丰富度指数 Pi=Ni/N 其中:Ni为第I类群个体数,N为个体总数 相似性系数:Cs=2j/(a+b) 式中:j为两个群落或样地共有的物种数;a和b分别为样地A和样地B的物种数,三、物种多样性指数,25,三、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D=1-Pi2 Shannon-Weiner指数 H =-PilnPi 上二式中Pi种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Pi=Ni/N。 Pielou均匀度指数:E=H/Hmax Hmax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

9、LnS 实例,26,多样性指数计算,Simpson指数: DA=0 DB=1-(50/100)2+(50/100)2=0.5000 Dc=1-Pi2=1-(Ni/N)2=1-(99/100)2+(1/100)2=0.0198 Shannon-Wiener指数: HA=0 HB=-(0.50ln0.50+0.50ln0.50)=0.69 HC=-Ni/N ln Ni/N= -(0.99ln0.99+0.01ln0.01)=0.056 Pielou均匀度指数: Hmax=lnS=ln2=0.69 EA= H/Hmax=-(1.0ln1.0)+0/0.69=0 EB=-(0.50ln0.50+0.5

10、0ln0.50)/0.69=0.69/0.69=1 EC=0.056/0.69=0.081,27,四、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纬度:随纬度升高物种多样性降低 海拔:随海拔升高物种多样性降低 水体:随深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 时间 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 在群落演替的后期,物种多样性会降低,28,例:多毛类、瓣鳃类物种多样性,29,五、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进化时间学说:热带群落比较古老,进化时间较长,并且在地质年代中环境条件稳定,很少遭受灾害性气候变化,所以群落的多样性较高。而温带和极地群落从地质年代比较年轻,遭受灾难性气候变化较多,所以多样性较低。 生态时间学说:考

11、虑时间尺度更短,认为物种的分布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时间。,30,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或空间异质性越高,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多样性也越大。如山区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平原;群落中小生境丰富多样,物种多样性越高。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物的种类越丰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可能是最稳定的。,31,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竞争学说:在环境严酷的地区,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 捕食学说:因为热带的捕食者比其他地区多,捕食者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

12、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更多的被食者种的生存。较丰富的种数又支持更多的捕食者种类。 生产力学说:如果其他条件相等,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高。,六、群落稳定性 1、多样性和稳定性是生物群落的两个重要属性,涉及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等,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2、稳定性Stability的定义 一般概念:系统保持预定的工作状态,耐受不利因素影响 3、抵抗力:表示群落抵抗扰动和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表示群落在遭受扰动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4、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一般认

13、为多样性越高,稳定性越好。,4. 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群落稳定性的尺度 2、作为生产力受干扰程度的指标,例如 群落,1 A B C D E H 施药前0.4 0.3 0.1 0.15 0.05 1.3923 施药后 0 0 0.4 0.4 0.21.0549 群落2前 0.8 0.2 0.050.03 0.02 0.909 后 0 0 0 0.9 0.1 0.3551,3、稳定群落抗干扰能力强,在引进天敌时应考虑物种多样性,5. 生物多样性-中国在行动! 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30000第三,陆栖动物23400占10%鸟类1186第一,兽类499占12.5%,昆虫100万,已描述的4.5万种世界1200栽培作物200种起源于中国,占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