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章节复习(7月30日).ppt_第1页
声现象章节复习(7月30日).ppt_第2页
声现象章节复习(7月30日).ppt_第3页
声现象章节复习(7月30日).ppt_第4页
声现象章节复习(7月30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声现象,要点考点聚焦 课前热身 典型例题解析 方法小结 课时训练,要点考点聚焦,涉及的考点有: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声速及有关计算,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减弱和控制噪声的方法.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 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课前热身,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发声 C.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能传播声音的物质( ) A.只有气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固体 D.有气体、液体、固体 3.声音的传播速度( ) A

2、.只和声源有关 B.只和物质有关 C.只和温度有关 D.和物质、温度有关,A,D,D,课前热身,4.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 A.在海洋深处 B.在月球上 C.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 5.声音在下列物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木棒 B.酒精 C.空气 D.一样大小 6.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心烦,损害人的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 D.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B,C,B,课前热身,7.我国古书梦溪笔谈

3、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马蹄声.其原因是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 8.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的缘故 (填“快”或“慢”) 9.养花人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_来进行判断的. 10.刚降雪后的街道会显得格外寂静,说明周围环境中的噪声被雪_.,大地,快,音调,快,音色,吸收,课前热身,11.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 甲:手臂以2 s 2次上下挥动. 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0000Hz的振动. 丙:被小锤敲

4、击的音叉发出的频率为256Hz的声音. 对以上物体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12.雷雨天,某人看到闪电后5 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的地方离此人的距离约为_m.,C,1700,第四章 声现象 复习课,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 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或正在发声的物体),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类似水波);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在15摄式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且声速与

5、温度有关。,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固体液体气体,一、基础概念,人要听到声音的条件 物体的振动 有传播介质 收听装置人耳 可听声 响度不低于0 dB,声音传播的条件: a.物体振动 b. 需要介质,6、声音的特性,7、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某物体振动20 Hz表示:1S内物体振动20次。 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8、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 Hz,9、声音的品质叫音色,又叫音品。,10、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二、实例列举以及区别,1、响度大,声源的振动振幅不一定大,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2、声

6、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变,音调不变。,二胡,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区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3、,音色,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悦耳动听用来形容,响度,引吭高歌,勿高声喧哗,震耳欲聋用来形容,音调,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脆如银铃,铁轨裂开或者螺丝松动,涉及瓷器、西瓜,水牛哞哞的叫是响度大, 蚊子嗡嗡的叫是音调高,有关音调的注意点,弦乐器发声由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有关:,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管乐、簧乐以及其他管类: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是声音在延续,而是声源在振动和回声的作用.,噪声,范围:通常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物理学中指波形无规律的声音,危害:影响人的

7、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损害身体健康,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无声手枪等是在 减弱噪声; 关闭门窗,在住宅和马路见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 减弱噪声; “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环境污染包括: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典型例题解析,【例1】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小纸屑在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_,用手按住鼓面,_停止,鼓声消失. 【例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

8、播速度 D.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小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跳动,振动,振动,A,典型例题解析,【例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例4】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C,B,典型例题解析,【例5】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

9、崖700 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 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解:设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汽车运动的路程为s2,声音传播的 时间与汽车运动40m的时间相等为t,则 S=s1+s2=2700 m S=v车t+s2=1400 m S=340 m/st+40 m=1400 m 解得t=4 s 汽车运动速度:v2= = =10 m/s 答:汽车行驶速度为10 m/s.,图3-2-1,方法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

10、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一样,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比在液体中传播快,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声音在15 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 离为340 m.声音在空气中可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也可反射,产生回声.根据回声可求解路 程、时间和速度问题. 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音色,根据音色可以挑选瓷器、 西瓜以及区别不同类别的物体.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主要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人耳 感觉到声音的强弱,主要由声源振动幅度决定,还与距离声源远近有关.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干扰人休息、工作 、损害人身心健康的声音都叫噪声.减弱噪声有三条途

11、径:在声源处减弱,即消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即吸声;在人耳处减弱,即隔声.,课时训练,1.物体的_产生了声音,产生声音的物体叫_. 2.声音在_中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 3.声音有三个特征,它们是音调、_和_. 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 声音的_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决定的.,振动,声源,真空,介质,响度,音色,音调,频率,响度,幅度,课时训练,5.在空气中有一段两端封闭盛满水的长钢管,若一个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个耳朵贴近 另一端可听到_次敲击声,第一次是由_传来的, 最后一次是由

12、_传来的,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_是不同的. 6.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地听到手表“嘀嗒”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的传声能力_.(填“强”或“弱”) 7.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同一支歌曲,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3,钢管,空气,传播速度,强,音色,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 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 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弹起(填”会”或”不 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_把振动传给 了右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 叉_响.小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会,空气,

13、不会,不会,介质,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10.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振动时,音色,响度,音色,1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12、人说话或唱歌是靠人的_振动,进而引起周围的_振动,直至传到我们的耳中,引起鼓膜_,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引起听觉。,振动

14、,空气,声带,空气,振动,大脑,13、声音是由物体_而产生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14、如图15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动,风,马的声带,黄河水,振动,课时训练,15.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m/s,传播1700 m距离所需的时间为_s. 16.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 )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17.某人在雷雨天看到闪电后4 s后听到雷声,则打雷

15、处的云层距离人大约( ) A. 680 m B. 6107 m C. 1360 m D. 1.2108 m,340,5,C,C,课时训练,18.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A.频率大的传播速度大 B.频率小的传播速度小 C.传播速度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利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上消声器 D.为了推销商品,在商场门口装高音喇叭,C,C,课时训练,20.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响度 C.增强声波

16、的反射 D.仅是为了装饰 2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只有声带不停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B.大多数昆虫都是用翅膀振动发声的 C.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在不停地振动 D.只要发声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A,D,2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挥动的手臂 B.挂在胸前的哨子 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 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23、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 播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A.声速B.频率 C.响度D.振幅,B,B,24、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 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 声音,其原因是()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歌声经录制后

17、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 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 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 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C,25、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 正确的是() 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 的声音,污染环境 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 不安等 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 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 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A,26、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水能传声 B.水蒸汽能传声 C.空气能传声 D. 水振动而发声,27.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18、)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 B.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能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 在一起分不出来 D. 声音被桥洞吸收,D,C,28、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其中涉及到那些声学知识?,29、下列不是超声波应运的是( ) A.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 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C.预测海啸和台风 D.用声音粉碎肾结石,C,风声是由局部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而互相摩擦振动而产生; 雨声夹杂着雨滴互相碰撞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撞击物体振动或与物体共鸣的声 音; 读书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发声. 归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30、下表列出了相同

19、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31.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_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 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D,32.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20、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C,33.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C,34.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A,35.花匠在

21、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B,3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课时训练,37.反坦克炮瞄准一敌人的坦克,开炮后0.6 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2.1 s才听到爆炸声,若当时的声速为340 m/s,则此反坦克炮距离敌坦克有多远? 炮弹飞行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714 m,11

22、90 m/s,课时训练,38.一架飞机在104 m高空以170 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出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答案】5000 m 39.我们知道,在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对此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能提出一 个什么样的物理问题? 【答案】在空气中,光比声传播得快吗?,40.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328m,41.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

23、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42.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再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136m,187m,本章中考题型讲解,1、(2013自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2013淄博)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4、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此说法正确;B、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此说法正确;C、听诊器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而不是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此说法错误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此说法正确故选C,3、(2013资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

25、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固体传声比气体好,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音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13株洲)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26、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器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解答: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该选项符合题意;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器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13镇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声来判

27、断的 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真空不能传声声波不是电磁波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B、戴上耳塞是在声音的接受处,即在人耳处减弱声音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去辨别的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即响度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6、(2013漳州)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解答:解: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B、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

28、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C、用B超做体检,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符合题意故选D,7、(2013湛江)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故选A,8、(2013岳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长期在强噪音环境下工作,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9、(201

29、3玉林)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节奏不同 解答:解:因为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它们产生的音色不同,所以是根据音色分辨出的故选B,10、(2013宜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11、(2013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解答:解: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

30、因此鼓声消失故选D,填空题,1、(2013漳州)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产生的,钟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解: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故答案为:振动;空气,2、(2013烟台)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手机号码,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却听不到提示音,这说明( ) 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听不到提示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手机可以接收到电磁波,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

31、电故答案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2013泰州)将钢锯条以如图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 )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 解:(1)把钢锯条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振动发出声音;(2)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锯条振动的频率改变;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锯条的振幅不变,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4、(2013遂宁)星光大道推出的一名歌手叫石头,他可以模仿刘德华、李双江、腾格尔、黄宏等不同演员的声音,惟妙惟肖,被称为“魔喉”,他主要模仿这

32、些人的( )电磁波( )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不能”) 解: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他主要模仿这些人的音色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音色;能,5、(2013上海)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 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解:(1)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

33、播速度也不同(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故答案为:不同;音色;响度,解答题,1、(2013牡丹江)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知识点不能重复)例如: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问:我们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进

34、入耳朵的? 答: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2)问:我们为什么可以通过声音辨别打电话的人? 答: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是通过音色辨别的,2、(2013广州)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 (3)真空中声速是( ),解:(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2s/2=1s,海水深度为h=s=vt=1531m/s1s=1531m(3)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声速是0m/s故答案为:(1)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2)1531m;(3)0m/s,3、(1)当我们嚼饼干时,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声音,但旁边的人也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