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聚变发展前沿动态课件_第1页
国际核聚变发展前沿动态课件_第2页
国际核聚变发展前沿动态课件_第3页
国际核聚变发展前沿动态课件_第4页
国际核聚变发展前沿动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核聚变发展前沿动态,核聚变的定义,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典型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的条件,到等离子态大约10万摄氏度 克服库仑力上亿摄氏度高温。,高温等离子体被约束到一起。,超高温,高压,可控核聚变,没有相应的容器,物理方法约束,控制核聚变的方法,约束的方法,磁约束,惯性约束,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组成,可被强磁场约束。,对燃料靶丸进行压缩、加热、点火并达到充分热核反应,由于粒子的惯性,在尚未严重飞散之前完成适度的热核聚变。,几种磁约束的方法,托卡马克装置,磁镜

2、,几种磁约束的方法,仿星器,箍缩,托卡马克TOKAMAK,纵场线圈,产生环向磁场,约束等离子体,极向场控制等离子体的位置和形状,中心螺管也产生垂直场,形成环向高电压,激发等离子体,同时加热等离子体 环形装置,通过约束电磁波驱动,创造氘、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并实现人类对聚变反应的控制。,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塔姆和萨哈罗夫提出磁约束的概念。,苏联的阿奇莫维奇于1954年建成了第一个磁约束装置。,国际热,托卡马克的飞速发展。,法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超导的托卡马克装置,都只有纵向场线圈采用超导技术,属于部分超导。,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EAST装置,由于采用了先进

3、的非圆切面和全超导技术,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时间可达十六分钟。,EAST,第一次采用了非圆型垂直截面,目的是在不增加环形直径的前提下增加反应体的体积,提高磁场效率。 第一次全部采用了液氦无损耗的超导体系。运用优良的线圈材料,尽量少用液氦,同时让液氦可以循环使用,尽量减少损耗。 第一个具有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连接冷却塔,可以在长时间运行后将反应产生的热量带走。 一方面是为真正实现稳定的受控聚变迈出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也是工程化的重要标志冷却塔换成汽轮机是可以发电的。,产生强磁场的新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出圆偏振光。,线内部的电子同步朝一个方向作圆周运动。,产生特定方向的辐射和极强的磁场。,在细线周

4、围几厘米的空间里产生强度为百万特斯拉的稳定磁场,强度与一颗白矮星的磁场相似。,惯性约束核聚变,几毫克氘和氚的混合气体装入直径约几毫米的小球内。,从外面均匀射入激光束或粒子束,挤压球内气体。,球内气体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达到需要的点火温度时,球内气体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热能。,这样的爆炸每秒钟发生三四次,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的能量就可以达到百万千瓦级的水平。,这一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淦昌。,点火方法,欧姆发热(电流,等离子的电阻) 高能中性粒子发热(碰撞交换能量) 大功率射频波发热(共振,吸收能量) 绝热压缩发热(增强磁场来加热) 粒子加热,冷核聚变,在接近常温常压和相对简单的设备条件下发生核聚变反应。也称为低能量核反应。,冷核聚变,日本知名科学家,大阪大学名誉教授Yoshiaki 公开展示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常温条件下将氘气变成氦。 现象:将氘气压入钯锆氧化物后,反应容器的温度上升到70摄氏度,并且长期处于远高于室温的状态达50个小时。 原理:如果强行把两个氘(氢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