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技术,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模拟电路部分,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3.1 半导体BJT,3.2 共射极放大电路,3.3 图解分析法,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3.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3.6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3.7 组合放大电路,3.1.1 BJT的结构简介,半导体三极管(BJT),3.1.2 BJT的工作原理,3.1.3 BJT的特性曲线,3.1.4 BJT的主要参数,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NPN型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集电区,基区,发射区,发射结E结,集电结C结,PNP型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结构特点:,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 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于发射区,且面
2、积大;, 基区很薄,一般在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且掺杂浓度最低。,管芯结构剖面图,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1. 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控制下,通过载流子传输体现出来的。 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区:发射载流子 集电区:收集载流子 基区:传送和控制载流子 (以NPN为例),载流子的传输过程,2. 电流分配关系,根据传输过程可知,IC= InC+ ICBO,IB= IB - ICBO,通常 IC ICBO,IE=IB+ IC,载流子的传输过程,根据,2. 电流分配关系,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结论:,1、三极管在E结正偏、C结反偏时具有电流
3、放大作用。,2、三极管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iC由iB控制。,放大电路基本组态,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BJT的三种组态,半导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1),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可分为:,输入伏安特性:,输出伏安特性:,由测量结果,可得输入伏安特性曲线:,uCE=0.5V,uCE1V,结论:三极管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相似,半导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2),由测量结果,可得输出伏安特性曲线:,IB=0,20uA,40uA,60uA,80uA,截止区,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iB0的区域,特点:iB=0
4、,iC=0,等效:,条件:E结反偏,饱和区:uCE1V的区域,特点:uCE=uCES0,iCiB,等效:,条件:E结正偏、C结正偏,放大区:,特点:iC=iB,等效:,条件:E结正偏、C结反偏,半导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3),三极管在不同的控制条件下可工作于三种工作状态,即:放大、截止、饱和状态。,结论:,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共射电流放大系数,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一般在几十几百之间,极间反向电流,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集电极-发射极穿透电流ICEO,受温度影响,硅管ICBO1uA、锗管约十多uA,极限参数,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U
5、(BR)CEO,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UCEIC,ICEO,ICM,U(BR)CEO,PCM,安全工作区SOA,放大元件iC= iB,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输入,输出,?,参考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作用:使发射结正偏,并提供适当的静态工作点。,基极电源与基极电阻,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2),集电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3),集电极电阻,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电压。,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4),耦合电容: 电解电容,有极性。 大小为10F50F,作用: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共
6、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5),可以省去,采用单电源供电,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改进(1),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改进(2),放大电路的组成条件(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1、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直流静态),2、输入、输出信号要有耦合通路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交流信号顺利通过。(交流动态),放大电路的组成条件(2),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能实现放大?,3.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1. 信号能否输入到放大电路中。,2. 信号能否从放大电路中输出。,与实现放大的条件相对应,判断的过程如下:,4.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
7、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当ui=0时,称放大电路处于静态。,静态工作状态,由于电源的存在IB0,IC0,IBQ,ICQ,IEQ=IBQ+ICQ,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 ICQ,UCEQ ),(IBQ,UBEQ),(IBQ,UBEQ) 和( ICQ,UCEQ )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当ui0时,称放大电路处于动态。,动态工作状态,IB,uCE怎么变化,?,uCE的变化沿一条直线,uce相位如何,?,uce与ui反相!,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各点波形,ui,t,uo,共射放大电路的工
8、作原理(6),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1、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差180度。,2、输入、输出信号均是纯交流信号,信号经共射放大电路传输过程中是交直流混合信号。,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在静态直流(静态分析)上叠加了小的交流信号。(动态分析)叠加定理。,交流通路:只考虑交流信号的分电路。 直流通路:只考虑直流信号的分电路。,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道分析。,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2),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放大电路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估算法,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静态工作点的分析(1),共射基本放
9、大电路的直流通路,ui=0 电容开路,静态工作点的分析(2),共射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图解分析(Graphical Analysis),对输入回路,由KVL得:,则:,对输出回路,由KVL得:,则:,iB,uBE,0,IBQ,UBEQ,Q,Q,IBQ,UCEQ,ICQ,直流负载线Load Line,UCC,静态工作点的分析(3),共射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法,根据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有:,根据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有:,对输入回路,由KVL得:,对输出回路,由KVL得:,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法举例,解:,请注意电路中IB 和IC 的数量级。,已知:UCC=12V,RC=4k,RB=300k
10、,=37.5。,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工作的影响(1),放大电路正常放大工作时的图解过程,加入输入信号,引起基极电流变化,引起集电极电流变化,Q,Q,放大信号输出,Q点对输出信号有影响吗?,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工作的影响(2),Q点过高时放大电路工作过程图解,加入输入信号,引起集电极电流失真,输出放大信号失真,结论:Q点过高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引起的失真称为饱和失真,也称为底部失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工作的影响(3),Q点过低时放大电路工作过程图解,加入输入信号,引起集电极电流失真,输出放大信号失真,结论:Q点过低使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引起的失真称为截止失真,也称为顶部失真。,Q点在什么位置,
11、放大工作最好?,uo,可输出的最大不失真信号,最大不失真电压幅度,Q,Q,UOM=minUOM1 UOM2,动态分析之图解法 (1),其中:,动态分析之图解法 (2),IB,交流负载线,直流负载线,动态分析之图解法 (3),1、为什么要过Q点做交流负载线?,2、如何画斜率为 的交流负载线?,微变等效电路 (1),微变等效电路 (2),当输入交流信号变化范围很小时,可认为三极管工作于线性区,此时三极管可用一个线性模型等效,称此线性模型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 (3),uBE,iB,iB,iC,rce很大, 一般忽略。,r很小, 一般忽略。,微变等效电路 (4),共射放大电路的小信号
12、模型,= 交流通路 + 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用于计算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AU、ri、rO.,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计算(1),动态参数的计算必需在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中进行。,ii,1. 输入电阻ri的计算,根据ri的定义,有:,在右图电路中,显然:,因为一般有:Rbrbe,所以:,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较小,往往不能满足电路要求。,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计算(2),2. 输出电阻rO的计算,根据定义,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即相对于负载的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故可采用外加电压法求解。,端口开路,iO,独立源零处理,外加电源,根据定义,有:,显然,右图电路中受控电流源
13、电流为零, 即ic=0,所以:,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路较大,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计算(3),3. 电压放大倍数Au、As的计算,在图示电路中,有:,根据定义,则有:,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可达几十到几百,负号表明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反,显然,AU随负载大小而变化。 负载开路时,达到最大值:,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计算(4),定义对信号源电动势us的电压放大倍数为:,显然,在RS=0时,Aus=AU。即对于电压放大电路,信号源内阻越小越好。,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举例(1),例:在图示放大电路中,电容C1、C2与C3在信号频率范围内容抗可忽略不计。试求:(1)画出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
14、作点Q;(2)画出交流通路与微变等效电路,计算动态参数。,解:画直流通路,什么是直流通路?,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举例(2),IBQ,uBEQ,ICQ,ICC,uCEQ,计算静态工作点Q,什么是静态工作点?,根据KVL,有:,根据KCL有:,由三极管的特性有:,-(1),-(2),-(3),-(4),若对硅管取UBEQ=0.7V,对锗管取UBEQ=0.3V,则可由上述方程组解得:,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举例(3),画交流通路,什么是交流通路?,将电容与直流电源短路后的电路就是交流通路,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举例(4),画微变等效电路,+,+,-,R1,-,RL,R2,RC,uO,ui,什么是微变等效电路?,根据
15、动态参数的定义,有:,静态工作点的稳定,为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必须有合适与稳定的静态工作点。,温度变化会导致三极管参数发生变化,温度每升高100C,ICBO增大一倍,温度每升高10C,UBE减小2.5mV,温度每升高10C,增加0.5%-1%,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因为:,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有:,IBQ,Q,UCEQ,ICQ,UCC,结论: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在温度升高时,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ui,一、静态分析,RE射极直流负反馈电阻,RB2下偏压电阻,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1),本电路稳压的过程实际是由于加了RE形成了负反馈过程,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原理,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2),2. 求静
16、态工作点,算法一:,上述四个方程联立,可求出IE ,进而,可求出UCE 。,本算法比较麻烦,通常采用下面介绍的算法二、三。,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3),方框中部分用戴维南定理等效为:,进而,可求出IE 、UCE 。,算法二:,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4),算法三:,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5),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6),例:已知 =50, UCC=12V, RB1=7.5k,RB2=2.5k, RC=2k, RE=1k, 求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算法一、二的结果:,算法三的结果:,结论:三种算法的结果近似相等,但算法三的计算过程最简单。,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分析举例一,分压偏置式放大
17、电路(7),二、动态分析,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8),缺点:与基本共射电路相比,分压偏置电路的Au大幅下降。如果想使Au不下降,同时温度稳定性好,该怎么办?,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9),增加CE 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10),可见,增加CE后,放大倍数大大上升。但输入电阻却减小了。 电路该如何进一步改进?,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11),增加CE后:,增加CE前:,问题2: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举例二 (1),静态分析:,直流通路,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举例二 (2),动态分析:,交流通路,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举例二 (3),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
18、,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举例二 (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1),一、静态分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2),二、动态分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4),1. 电压放大倍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5),1.,所以,但是,输出电流Ie增加了。,2.,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故称电压跟随器。,结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6),2. 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较大,作为前一级的负载,对前一级的放大倍数影响较小且取得的信号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7),3. 输出电阻,共集电极放大电路(8),一般:,所以:,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所谓带负载能力强,是指当负载变化时,放大倍数基本不
19、变。,共集电极放大电路(9),例:已知射极输出器的参数如下:RB=570k,RE=5.6k,RL=5.6k,=100,UCC=12V,求Au 、ri和ro 。 设:RS=1 k, 求:Aus 、ri和ro 。 3 . RL= 1k 时,求Au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举例(1),RB=570k,RE=5.6k,RL=5.6k,=100,EC=12V,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举例(2),RB=570k,RE=5.6k,RL=5.6k,=100,EC=12V,1. 求Au 、ri和ro 。,rbe=2.9 k,RS=0,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举例(3),2. 设:RS=1 k, 求:Aus 、 ri和ro,RB=5
20、70k,RE=5.6k,RL=5.6k,=100,EC=12V,rbe=2.9 k,RS=0,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举例(4),RL=1k时,3. RL=1k和时,求Au 。,RL=时,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举例(5),比较:空载时, Au=0.995 RL=5.6k时, Au=0.990 RL=1k时, Au=0.967,结论:射极输出器带负载能力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举例(6),1. 将射极输出器放在电路的首级,可以提高输入电阻。,2. 将射极输出器放在电路的末级,可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3. 将射极输出器放在电路的两级之间,可以起到电路的匹配作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应用,共基极放大电路(
21、1),ui,动态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2),输出电流接近输入电流,故称电流跟随器。,三种基本组态的比较,1. 共射电路主要应用在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2. 共集电路主要应用在输入、输出或缓冲级。,3. 共基电路主要应用在高频或宽频电路。,组合放大电路,复合管放大电路,复合管:两个以上的BJT按照一定规则(电流流向不冲突)组合起来,又称达林顿管。,同形复合管,异形复合管,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与耦合方式(1)Multistage Amplifiers,理想放大器的条件:,0,因为任何一个单管放大电路都不可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故必须利用各单管电路的特点构成多级放大电路。,作用:获取信号,要求:ri大
22、,电路:共集、MOS管电路,作用:电压放大,要求:AU大,电路:共射、共源电路,作用:带负载能力强,要求:ro小,电路:共集、共漏、功率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与耦合方式(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阻容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方式,阻容耦合放大电路(1),静态工作点分析,由电路结构可见,前后两个放大电路的Q点相互独立,可按单管电路分别计算。,阻容耦合放大电路(2),动态参数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AU,其中:,结论: (1)AU=AU1AU2AUN (2)各级电压放大倍数可按单管电路计算,注意: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前级放大电路的等效负载,阻容耦合放大电路(3
23、),输入电阻ri,结论: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第一级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ro,根据定义,得 r0 = RC2,= ro2,结论: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最后一级的输出电阻,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 (1)各级电路Q点相互独立、便于调整。 (2)由于存在耦合电容,不能放大直流信号和变化缓慢的信号。 (3)不利于集成化。,阻容耦合电路的频率特性,fH,fL,fH上限频率,fL下限频率,阻容耦合电路的低频特性(1),阻容耦合电路的低频特性(2),阻容耦合电路的高频特性(1),阻容耦合电路的高频特性(2),阻容耦合电路的高频特性(3),混合模型,耦合电容造成,三极管结电容造成,阻容耦合电路缺点:不能放大直流信号。 不能放大高频信号。?,阻容耦合电路的频率特性,增益带宽积不变,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特点(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优点 (1)不存在耦合电容,可放大直流信号和变化缓慢的信号。 (2)便于集成化。,直接耦合方式带来的问题,电平配合问题,零点漂移问题,1、电平配合问题,0.7V,0.7V,导致T1管饱和,前后级Q点相互影响,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静态输出电平不为零。,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特点(2),2、电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二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阜宁县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 定州七年级月考数学试卷
- 荣耀60的培训课件
- 院感物业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刺绣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西咸新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心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更难做的高三数学试卷
- 佛山六年级初中数学试卷
- 殡葬礼仪策划方案
- 行政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 2021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汇编 (打印)
- (完整版)无菌医疗器械耗材生产企业体系文件-质量手册模板
- 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正式版)
- 钻井及井下作业井喷事故典型案例
- 城轨行车组织实训总结报告
- 宣传视频拍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沈从文《边城》(含答案)
- CSR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RBA)2024.3
- 二年级10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