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资料歌诀等#仅限借鉴_第1页
中医中药资料歌诀等#仅限借鉴_第2页
中医中药资料歌诀等#仅限借鉴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经散:百灵鸟要熟蛋好骨气(柏苓-药熟丹蒿骨-)两地汤: 璇妹叫二弟吃烧卖(玄妹胶 “二地”-芍麦)固本止崩汤: 珠江人当皇帝(术姜人当黄地)清热固经汤:欧姆三地叫中国鬼执勤(藕牧“三弟”胶棕国龟栀芩)清热调血汤:恶猪胡说:桃红四物脸蛋香(莪术胡索桃红四物连丹香)胎元饮:陈国老要 求熟人当种白术(陈国老药-熟人当种白术)中医学 歌诀 有助于记忆 已编集,可以直接打印 中医学 歌诀 有助于记忆 已编集,可以直接打印隐藏 中医妇科歌诀月经病导痰丸,合佛手。 1 气不化,水不行,勿大利,宜清润。 阴虚者,两颧红,烦不寐,知柏祟。 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6崩漏 实热者,尿热痛,口渴苦,导赤

2、宗。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 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 湿热注,尿黄赤,渴不饮,加五淋。 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 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 错杂至,肝郁结。实量多,虚淡色, 漏养血,崩固升。血热者,分虚实; 5. 难产 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 难产者,有多样;生理异,手术良; 肾虚者,分阴阳;左右归,快煎尝。 胎不正,早查防;气血乖,调和量。 1经期异常 经先期,热与虚。补中汤,气虚与。 脾虚漏,益气摄;宜固本,止崩汤。 虚弱者,微痛胀,面苍白,难产方。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

3、逍遥; 血瘀者,小腹痛;四物予,失笑散。 若瘀滞,剧痛样,催生饮,行则昌。 阴虚热,两地汤。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 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逍遥散,肝郁畅, 固阴煎,肾虚商。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 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 经量多,虚与热。气虚者,淡清测; 举元煎,升固摄。血热者,红紫色; 保阴煎,清凉折。若血瘀,紫黑色; 失笑散,化活血。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7绝经前后诸症 产后病 经断期,诸症异;易烦怒,昏眩悸; 1. 产后血

4、晕 手心热,腰痛戚。因肾虚,辨阴阳, 产后晕,眩晕昏,或呕吐,或口噤; 左右归,亦煎尝。 虚与瘀,两病因;速急救,促清醒; 可针灸,可醋熏。属血虚,恶寒多, 带下病 面苍白,冷汗作;补血加,独参妥。 带下病,任带损;湿为患,内外分; 属血瘀,恶露少,腹拒按,喘促貌; 因外感,或内生;脾失运,肾失固。 夺命散,补兼消。 脾虚者,白带淋;完带汤,健且升。 肾阳虚,带清冷;内补丸,下元温。 2. 产后腹、身痛 肾阴虚,带赤白;柏地黄,虚火滋。 产后痛,称儿枕;运行滞,疼痛生。 湿热侵,带浊浑;止带方,湿热清。 因血虚,朽痛吟,且喜按,耳中鸣; 有热毒,带腐臭;味毒饮,毒热解。 肠宁汤,建中增。因血瘀

5、,小腹痛, 多拒按,得热松;生化汤,祛瘀通。 又身痛,寒与虚;风寒痛,独寄生; 妊娠病 血虚痛,芪桂五;肾虚痛,壮肾汤。 1. 恶阻 恶阻发,孕之初;头眩晕,食即吐; 3. 恶露不绝 胃气逆,冲脉究。若胃虚,脘闷胀, 恶露淋,责冲任;热虚瘀,三病因。 倦思睡,六君良。因肝热,酸水长, 气虚者,色淡红,多而稀,益气宗。 胸胁满,苏连汤;痰滞者,心悸漾, 血热者,色红鲜,稠且臭,保阴煎。 血瘀者,色紫黯,少腹痛,生化汤。 呕痰涎,夏苓汤。 4. 产后发热 产后热,阴血亏;阳浮散,腠理脆, 邪易侵,虚瘀随;调气血,和营卫。 因血虚,身热微,眩晕悸,八珍类。 因血瘀,腹痛胀,下血块,生化汤。 因外感,

6、头痛强,用四物,加荆防。 染邪毒,寒热战,施解毒,活血汤。 3经行异症 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 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 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 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 谷不化,参苓术。五更作,宜温补; 四神丸,合健固。间期血,精元充, 阳内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 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 2. 胎动不安、胎漏、滑胎 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 胎不安,漏下频,小腹坠,腰俊甚; 调气血,固冲任。若肾虚,尿频遗, 逐瘀汤,止血良。 寿胎丸,强腰膝;固冲丸,滑胎宜。 若气虚,神委糜,血色淡,举元益。 4.痛经 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

7、; 固益汤,漏下止;磐石散,坠胎安。 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 因血热,色红鲜,烦且渴,保阴煎; 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 止胞漏,阿胶加。若血虚,黄肿颐; 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 苎麻汤,坠下已。因外伤,跌仆闪, 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 胎气损,圣愈痊。素徽痼,瘀胞阻; 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 摄养失,桂茯丸。 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 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5经闭 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 妊亦闭,细辩之。肝肾亏,腰腿酸; 归肾丸,细调养。气血虚,面色苍; 养荣汤,甚堪尝。虚血燥,五烦潮; 一阴煎,养阴调。气血瘀,胁

8、腹胀; 府逐瘀,气滞商。痰湿阻,胁满闷; 妇科杂病 1徽瘕 徽瘕病,结块生;妇易患,瘀滞成; 徽坚硬,瘕无形;辨气血,论久新。 3. 子肿 气滞者,时聚散,无定处,香棱丸。 子肿病,气水辨,察肤色,视凹陷, 血瘀者,痛拒按;桂苓先,縻虫丸。 温脾肾 行气先。脾虚者,大便溏, 痰湿者,脘痞闷;二陈汤,开郁良。 白术散,健脾阳。肾虚者,腰酸恙, 下肢冷,真武汤。气滞者,胸闷胀, 天仙藤,为散尝。 2不孕 不孕症,责肝肾,气血乖,冲任寻。 4. 子淋 因肾阳,小便清,腰腿软,毓麟温。 于淋病,小便频,点滴下,疼痛甚; 因肾阴,面萎黄,经量少,养精汤。 中医妇科歌诀 2 26.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因肝

9、郁,乳房胀,经愆期,开郁汤。 12.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因痰湿,形肥胖,白带多,启宫方。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 桂枝茯苓金匮方,桃芍丹皮五药藏, 因瘀血,经后期;小腹痛,腹逐汤。 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研粉蜜丸可常服,瘀去症消体安康。 3阴痒 阴痒者,甚或痛,出黄水,白带凶; 湿热蕴,染病虫;渗湿汤,龙胆从; 肝肾阴,虚为痒;柏地黄;滋止痊。 外熏洗,效更宏;蛇床方,损痒宗。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27.胶艾汤金匮要略 13.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 金匮胶艾四物先,归芍地芎炙草煎,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 冲任虚损生崩漏,调经止血

10、病可痊。 28.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14.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药茜草施, 调肝汤中山药草,芍萸戟归阿胶找, 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冲任虚损经量少,补益肝肾功效好。 29.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 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30.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清肝止淋用芍归,地丹黄柏阿胶随, 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此方最。 31.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32.温经汤校注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带效力彰。 33.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11、膈下逐瘀赤芍丹,桃仁归芎灵脂甘, 乌药延胡香附壳,瘀去症消身康安。 34.毓麟珠景岳全书 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 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 1.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 15.固阴煎景岳全书 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 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2.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 16.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 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3.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 17.固经

12、丸医学入门 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龟芍香附依, 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4.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 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18.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 带下黄白兼腥臭,清热燥湿脾胃妥。 5.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归芎姜, 肉桂蒲黄灵脂芍,治疗经行腹痛强。 19.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傅氏女科定经汤,淮山地芍当归放, 柴苓荆芥菟丝子,调补肝肾效力彰。 6.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 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20.保阴煎景岳全书

13、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7.圣愈汤兰室秘藏 益气补血圣愈汤,参芪芎归芍地黄, 体倦神衰经量多,胎产崩漏气血伤。 21.胎元饮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胎元饮,八珍去芎与茯苓, 加入陈皮杜仲炭,补血益气安胎灵。 8.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 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 22.香棱丸济生方 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术宜, 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9.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 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23.举元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

14、之敛。 10.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 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24.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 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 11.苍附导痰丸女科诊治秘方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 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25.宫外孕、号方经验方 宫外孕方第号,丹参赤芍桃仁俏, 号莪术三棱加,活血止痛症瘕消月经病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1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

15、虚。补中汤,气虚与。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经后期,寒虚滞。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经愆期,气血伤。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期延长,瘀虚热。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2经量异常经量多,虚与热。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若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经量少,虚与痰。滋血汤,血虚予。桃四物,血瘀逐。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3经行异症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经行泻,脾肾虚,

16、治求本,调经辅。谷不化,参苓术。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间期血,精元充,阳内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4.痛经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5经闭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

17、阴调。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6崩漏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血热者,分虚实;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肾虚者,分阴阳;左右归,快煎尝。脾虚漏,益气摄;宜固本,止崩汤。血瘀者,小腹痛;四物予,失笑散。7绝经前后诸症经断期,诸症异;易烦怒,昏眩悸;手心热,腰痛戚。因肾虚,辨阴阳,左右归,亦煎尝。带下病带下病,任带损;湿为患,内外分;因外感,或内生;脾失运,肾失固。脾虚者,白带淋;完带汤,健且升。肾阳虚,带清冷;内补丸,下元温。肾阴虚,带赤白;柏地黄,虚火滋。湿热侵,带浊浑;止带方,湿热清。有热毒,

18、带腐臭;味毒饮,毒热解。妊娠病1. 恶阻恶阻发,孕之初;头眩晕,食即吐;胃气逆,冲脉究。若胃虚,脘闷胀,倦思睡,六君良。因肝热,酸水长,胸胁满,苏连汤;痰滞者,心悸漾,呕痰涎,夏苓汤。2. 胎动不安、胎漏、滑胎胎不安,漏下频,小腹坠,腰俊甚;调气血,固冲任。若肾虚,尿频遗,寿胎丸,强腰膝;固冲丸,滑胎宜。若气虚,神委糜,血色淡,举元益。固益汤,漏下止;磐石散,坠胎安。因血热,色红鲜,烦且渴,保阴煎;止胞漏,阿胶加。若血虚,黄肿颐;苎麻汤,坠下已。因外伤,跌仆闪,胎气损,圣愈痊。素徽痼,瘀胞阻;摄养失,桂茯丸。3. 子肿子肿病,气水辨,察肤色,视凹陷,温脾肾 行气先。脾虚者,大便溏,白术散,健脾

19、阳。肾虚者,腰酸恙,下肢冷,真武汤。气滞者,胸闷胀,天仙藤,为散尝。4. 子淋于淋病,小便频,点滴下,疼痛甚;气不化,水不行,勿大利,宜清润。阴虚者,两颧红,烦不寐,知柏祟。实热者,尿热痛,口渴苦,导赤宗。湿热注,尿黄赤,渴不饮,加五淋。5. 难产难产者,有多样;生理异,手术良;胎不正,早查防;气血乖,调和量。虚弱者,微痛胀,面苍白,难产方。若瘀滞,剧痛样,催生饮,行则昌。产后病1. 产后血晕产后晕,眩晕昏,或呕吐,或口噤;虚与瘀,两病因;速急救,促清醒;可针灸,可醋熏。属血虚,恶寒多,面苍白,冷汗作;补血加,独参妥。属血瘀,恶露少,腹拒按,喘促貌;夺命散,补兼消。2. 产后腹、身痛产后痛,称

20、儿枕;运行滞,疼痛生。因血虚,朽痛吟,且喜按,耳中鸣;肠宁汤,建中增。因血瘀,小腹痛,多拒按,得热松;生化汤,祛瘀通。又身痛,寒与虚;风寒痛,独寄生;血虚痛,芪桂五;肾虚痛,壮肾汤。3. 恶露不绝恶露淋,责冲任;热虚瘀,三病因。气虚者,色淡红,多而稀,益气宗。血热者,色红鲜,稠且臭,保阴煎。血瘀者,色紫黯,少腹痛,生化汤。4. 产后发热产后热,阴血亏;阳浮散,腠理脆,邪易侵,虚瘀随;调气血,和营卫。因血虚,身热微,眩晕悸,八珍类。因血瘀,腹痛胀,下血块,生化汤。因外感,头痛强,用四物,加荆防。染邪毒,寒热战,施解毒,活血汤。妇科杂病1徽瘕徽瘕病,结块生;妇易患,瘀滞成;徽坚硬,瘕无形;辨气血,

21、论久新。气滞者,时聚散,无定处,香棱丸。血瘀者,痛拒按;桂苓先,縻虫丸。痰湿者,脘痞闷;二陈汤,开郁良。2不孕不孕症,责肝肾,气血乖,冲任寻。因肾阳,小便清,腰腿软,毓麟温。因肾阴,面萎黄,经量少,养精汤。因肝郁,乳房胀,经愆期,开郁汤。因痰湿,形肥胖,白带多,启宫方。因瘀血,经后期;小腹痛,腹逐汤。3阴痒阴痒者,甚或痛,出黄水,白带凶;湿热蕴,染病虫;渗湿汤,龙胆从;肝肾阴,虚为痒;柏地黄;滋止痊。外熏洗,效更宏;蛇床方,损痒宗。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调经丹栀逍遥散 3)阴虚血热型:养阴清

22、热调经两地汤 二、月经后期 1)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2)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艾附暖宫丸 3)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4)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 2)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止血举元煎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地榆、槐花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失笑散 五、月经过少 1)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2)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归肾丸 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 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1)血瘀型:活血祛瘀

23、、固冲调经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二至丸 七、经间期出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两地汤二至丸 2)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 3)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八、痛经 1)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2)寒凝胞中阴虚内寒证: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 寒湿凝滞证:温经除湿、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苍术茯苓 3)湿热下注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4)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圣愈汤 5)肾气虚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 九、闭经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鸡血藤、首乌 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3)阴虚血燥:

24、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 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沙参 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 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十一、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二、经行吐衄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十三、绝经前后诸症

25、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左归丸 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理中丸 带下病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 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 产后病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 2)瘀阻气闭:行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 五、产后身痛 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

26、五物汤 2)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3)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 六、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 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生化汤 妊娠病一、妊娠恶阻 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胡黄连汤 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茯苓汤 二、胎漏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 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

27、元煎 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 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 四、滑胎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四物汤 六、子淋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 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难产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 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 妇科杂病一、徵瘕1)气滞:疏肝解郁、行

28、气散结香棱丸 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开郁二陈汤三、阴痒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 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 二、不孕症1)肾虚:肾阳虚证:温肾助阳、调补冲任毓麟归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 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 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中医妇科学 月经病一、月经先期. 气虚证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血热型1)阴虚血热型:养阴

29、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2)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3)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3)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4)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5)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6)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 四、月经过多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

30、五、月经过少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3)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通瘀煎 六、经期延长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2)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 七、经间期出血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2)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3)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逐瘀止血汤 八、痛经1)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2)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黄芪建中汤3)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4)寒凝血

31、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5)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九、闭经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2)气血不足: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十一、经行泄泻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2)肾虚:温肾扶

32、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二、经行吐衄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十三、绝经前后诸症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六味地黄丸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 带下病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 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 妊娠病一、妊娠恶阻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2)肝热: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加味温胆汤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青竹茹汤 二、胎漏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养血、

33、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 四、滑胎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 六、子淋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清心汤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难产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 产后病一、产后血晕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