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新经济社会学,第一节 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 一、何谓新经济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这个概念主要是指那些采用网络理 论、组织理论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的 社会学取向,并与旧经济社会学相对。一般认为,它成 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 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了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 性问题一文。同年,美国社会学学会(ASA)正式 提出了“新经济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新经济社会 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得以确认,其主要代表人 物包括格兰诺维特、斯威德伯格(Swedberg)、伯 特(Burt)、扎利泽(Zelizer))等。,二、与“旧”经济社会学的比较:研究主题、
2、方法,新经济社会学之前的“旧”经济社会学一般被称为是“工业社会学”和“劳动社会学”。 “旧”经济学所讨论的是人际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社会分层、团队的团结等,它注重探索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因而特别关心何种情况下劳动者才会形成最紧密的合作群体、他们如何才能在劳动时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感、工作团体的团结怎样才能实现等等这些问题。因此它也称为是“管理社会学”,其目标是直接用来指导企业对劳动者的监督,改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管理,因此被有些学者斥之为“奶牛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参与观察为主,描述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又以梅奥的“霍桑实验”作为其研究代表。新经济社会学更多
3、的是采用了抽样调查方法,以解释性方法为主,目的在于解释一些新兴的经济现象。,三、新经济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及学术背景,1. 学术渊源 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与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这些学科间的融合趋势密不可分。具体来说其理论与方法直接来自于社会网络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社会网络分析孕育了新经济社会学。而其学术渊源主要传承于以下三个流派: (1)社会关系测量学派 (2)探索人际关系模式的哈佛学派 (3)英国曼彻斯特的人类学派,2. 产生的学术背景,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现状及社会学(家)对经济学(家)的一种学科自卫及反击。 19
4、76年,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出版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如理性选择、利益最大化行为、交换等等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如犯罪、家庭、教育等),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贝克尔的这本著作被视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最强音,是经济学家“入侵”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号角。 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主张,新经济社会学在西方学术界被誉为是西方研究经济与社会关系的三大视角之一。它的形成既是以帕森斯、斯梅尔瑟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社会学学术成果在当代的最新发展,也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不断交融以回应新社会经济问题挑战的结果。 在理论内容上, 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有三大理
5、论主张: 第一,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经济主体(个体或组织)并不是简单的、原子式的理性行动者,社会价值观念、规范等因素渗透于经济行动者的决策与具体行动过程之中; 第二,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经济行动者,不管是个体或组织都是与其他社会群体发生联系时而存在,行为者之间频繁的交往与联系构成了群体关系网络,一个个相互交错、互相联系的网络在更大层面上又构成了他们所依存的社会结构。,格兰诺维特在此对嵌入性做了发挥,认为嵌入性可分为两种: 一是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经济 行动者是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的; 二是结构性嵌入(structura
6、l embeddedness),在更宏 大层面上,行为者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 社会结构之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 响或决定; 第三,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 经济制度并不是如新制度经济学所认为的只是单纯的解决 经济问题的最有效率安排,而是经济活动者之间的稳定、持 续社会网络互动的结果,它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在分析 框架上,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沿用三大核心概念:嵌入性 (embeddedness)、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以 及社会资本。,二、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成果,1. 网络研究:社会结构的“资本”化 社会网络:同事、朋友和更普遍的联系,
7、是联结行动 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 网络理论认为,经济行为是被社会性地限定的,是“嵌 入”于社会网络中的,因此,仅用个人的动机不足以解释 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这种理论批判了社会学家把行动 者看成“过度社会化”的个体,能够自觉地、无条件地遵从 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观点;同时,它也认为经济学家 的观点是“社会化不足”的,反对他们将经济行为的主体看 成是完全不受他人影响的原子化个人。相反,网络理论 认为,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是与具体的社会情境无法割裂 的,必须用“嵌入”来说明个人行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之 间的关系,并解释行动者真实的行为背景。,2. 组织研究:对传统的杨弃 组织在新经济社会学中同
8、样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 7080年代,经济社会学对组织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谋 利组织方面,有关理论(如资源依赖、交易成本等)也 很少与社会学有联系。但是80年代以来,新组织社会 学作为组织理论越来越著名,并逐渐成为新经济社会 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领军人物, 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著名的关于经济组织的社会学问题: 社会关系渗透于各个企业间,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行 动者一样受社会关系网络的限定。这表现为两个方面: 企业间的交往和联系并不是通过正式的经济交易规范 而达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实现 的;企业内部的等级制度也常常为非正式的社会关系 网络所取代。,3. 文化研究:更深的
9、“嵌入” 以扎利泽和迪马乔为代表,他们倡导用文化来分析经 济现象。 (1)扎利泽 扎利泽既反对经济社会学把什么都归因于社会关系和 社会网络的趋势(她称之为”社会结构绝对论”),也反对 只用文化术语来解释经济现象的趋势(她称之为“文化绝 对论”)。按照她的观点,有些交易同时包含了爱和金钱 (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易),若将这些经济交易 划出经济范围,或将它们看成与公共领域中完全一样的 交易,这显然是不恰当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结构的、 经济的、文化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通过对文化的强调,扎利泽揭示了基于亲密关系的、 非经济领域(市场领域)的经济行为与文化的内在联系。,(2)狄马乔 狄马乔和他的同事的贡献则是从大文化的角度补充 了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概念。在他们看来,“结构性嵌 入”的确很重要,但这并不是惟一的嵌入”。“政治嵌 入”(即经济行为总是在特定的政治斗争情形下进行 的)、“认知嵌入”(即人类思维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 和“文化嵌入”(即经济行为嵌入文化之中)同样是经 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按照他们的观点,文化可 以通过信仰和理念、习惯成自然的假设或非正式的规 范系统来影响经济,并因此设定了经济理性的极限。 文化与经济行为、社会关系(网络)之间形成了社 会体系中的双重“嵌入”:在经济行为嵌入于行动者的社 会网络的同时,社会网络本身又受到更为宏大的社会文 化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民活动策划方案
- 少儿陶艺体验活动方案
- 小班浇水活动方案
- 小班延迟班活动方案
- 帐篷野营活动方案
- 小班虎年活动方案
- 尾牙晚会活动方案
- 小组劝募活动方案
- 展示交流课活动方案
- 市局捐款活动方案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提高痰留取成功率PDCA课件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试题(重点)
- 组合导航与融合导航解析课件
- 伊金霍洛旗事业编招聘考试《行测》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精选V
- 深基坑支护工程验收表
- 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颅脑CT影像课件
- 同济大学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 课程设计-整体式肋梁楼盖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