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6第四章-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_第1页
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6第四章-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_第2页
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6第四章-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_第3页
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6第四章-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_第4页
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6第四章-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理学院 张慧娟,Ionizing radiation is ubiquitous. Air, water, soil, plants, animals, people, food, paper, machinery and buildings are radioactive.,日常照射,Radon is a highly radioactive element that can have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if it gathers in large quantities.,Your annual dose of radiation from

2、natural sources is about 0.003 Sv or 3 mSv,人类对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认识,第一阶段: 时间:发现X射线(1895年)1930年代 特点:对辐射可能造成的损伤认识不足 损伤对象: (1)X射线管的制造者和应用X射线的技术人员; (2)从事放射性物质研究的科学家; (3)铀矿工人及用含镭夜光涂料的操作女工。,人类对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认识,第二阶段: 时间:19301960年代 特点: 医学界把辐射看作是时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却缺乏对辐射远期效应的认识,病人由于接受高累积剂量而诱发过多的白血病、骨肿瘤、肝癌等恶性肿瘤。 损伤对象: 接受超剂量辐射照射的病

3、人。,人类对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认识,第三阶段: 时间:1960年代现在 特点: 由于人类对辐射危害的认识逐渐深化,防护知识的增长和防护措施的进步,早期的职业性急性辐射损伤,除事故外,巳极为罕见了。 中期所见到的高发生率的恶性肿瘤,得以避免。除事故外,只能用大群体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才能发现辐射损伤或危害有所增加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biological effect of ionizing radiation)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基本生命物质和分子后,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由此所造成生物体组织细胞和生命

4、各系统功能、调节和代谢的改变,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 辐射的生物效应的特点 : 很低的吸收能量就能引起高的生物效应; 短暂作用引起长期效应。,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 确定性效应 (组织反应) 因细胞丢失导致的组织或器官功能失常或功能丧失,这种效应一般由大剂量照射引起 随机性效应 (致癌效应、遗传效应) 包括癌症以及由动物实验结果推论的遗传疾患的增加,可能在受照后很久才显现出来,主要内容,生物体对电离辐射的反应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生物体对电离辐射的反应,辐射对DNA的损伤,DNA是细胞繁殖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引起细胞一系列生化、生理变化的关键物质。 普遍认为DNA是电离辐

5、射作用主要的靶,带电粒子与DNA分子直接发生作用,导致细胞的损伤。 通过自由基的间接作用:辐射粒子与DNA周围环境成份(主要是水)发生作用,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自由基将能量转移给DNA,导致DNA产生化学变化。,辐射对DNA损伤的两种机制,自由基: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它能够与其它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形成化学键,因此化学性质很活泼、不稳定。,碱基变化 DNA单链断裂 双链断裂 DNA交联 簇损伤,辐射对DNA的损伤,DNA损伤与修复,无差错修复 错配修复 SOS修复,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一类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即使受照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减

6、低,结果影响了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一类是对细胞的诱变作用 主要表现为诱发细胞发生癌变(致癌),诱发基因突变 (致突)和先天性畸形(致畸)。 影响因素:剂量大小、细胞的增殖能力,辐射对细胞的损伤作用,辐射与染色体畸变,研究发现,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时,染色体对辐射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疾病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非稳定性畸变 稳定性畸变,辐射生物效应的发生过程,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物理因素 辐射类型、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生物因素 生物物种、生物物种的年龄、受照部位与面积,辐射类型,不同种类和不同能量的射线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一

7、般说来,高LET辐射(n,)的生物效应比低LET辐射 (X,)的更为明显或严重。,剂量效应关系中的决定因素。,辐射剂量,剂量率,剂量率越高,辐射效应越显著。剂量率在0.1Gy/h 到1Gy/min之间这种关系明显。,存活曲线,根据不同的剂量和相应的生存率绘制出来的曲线。反映细胞照射后的存活情况 存活曲线可能出现的情况 直线 二次曲线 肩区出现是由于小剂量照射不会导致细胞死亡,小剂量时出现了放射损伤的积累过程,存活曲线,注意: 细胞存活曲线仅代表细胞水平。 平均致死量D0 代表这一细胞群的放射敏感性。直线越陡, D0值越小,杀灭63%细胞所需的剂量就越小。 存活的肩区宽度Dq越大,造成细胞指数死

8、亡所需的剂量越大,存活曲线的意义,研究各种细胞生物效应与放射剂量的定量关系 比较各种因素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比较不同放射分割方案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比较不同传能线密度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观察有氧和乏氧情况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 研究细胞的各种放射损伤 比较单纯放疗和放疗综合治疗的作用 考察各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生物因素,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半致死剂量(LD50剂量) 使一般数量个体在30天内死亡所需的剂量。 通常用来表示各类生物间的辐射敏感性。,生物因素,不同年龄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胎内照射效应,胚胎的致死效应 主要发生在植入前

9、期 由细胞遗传学损伤引起 畸形 主要发生在器官形成期 器官特异缺陷 可能伴有智力低下 智力迟钝和智力下降 由原爆资料,辐射引起智力迟钝存在阈值,约为0.12-0.2Gy,生物因素,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高度敏感: 淋巴组织、 胸腺、骨髓、性腺、胚胎 肠胃上皮 中度敏感: 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 唾液腺、肾、肝等 轻度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 肌肉组织、软骨组织、结缔组织,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按剂量效应关系可分为: 确定性效应 (组织反应) 因细胞丢失导致的组织或器官功能失常或功能丧失。 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

10、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阂值,在阂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 生育障碍。 随机性效应 (致癌效应、遗传效应) 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阂值。 可能在受照后很久才显现出来,确定性效应,特点 : (1) 有阈. (2)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随机性效应,特点 : (1)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但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2) 线性比例、无阈,组织或器官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组织或器官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急性放射病,参考人: 身高170cm 体重70kg,人体一次或短时间(通常指数日)内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受到1.0Gy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以确定性效应为主,A

11、cute Radiation Syndrome,前期症状,厌食,恶心 呕吐 腹泻,无症状,潜伏期,发病期,厌食,恶心 呕吐,腹泻 组织损伤,恢复或死亡,Time,Irradiation,原则上说,造血型急性放射病经适当抢救和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皮肤的辐射效应,人类认识最早的辐射效应,临床最为常见。 影响因素:辐射性质和辐射量,剂量率和间隔时间,受照面积,受照者情况 受照剂量5.0Gy,即可引起急性皮肤损伤。,皮肤损伤与射线及剂量的关系,Gy,造血器官的辐射效应,造血器官是机体中对辐射作用敏感性高的器官; 引起50受照人员在60天内死亡所需的急性照射剂量约在2.55Gy之间,而低于0.51.

12、0Gy照射只能引起造血细胞的轻微减少,不至影响受照人员的存活; 高于710Gy的急性照射则被认为是可引起100受照人员死亡的剂量,但是这也取决于是否接受有效的治疗; 如果照射延迟数月,造血系统的耐受剂量可达310Gy; 由于骨髓的再生能力,在职业性照射下,可察觉造血功能障碍的剂量阈值可能高于0.45Sv年,而致死性骨髓再生障碍的阈剂量可能高于1.0Sv年。,性腺的辐射效应,性腺有较强的敏感性,生殖细胞比间质细胞敏感; 生育能力一时性或永久性降低,性细胞突变中断妊娠或后代出现遗传效应,生殖器官癌变,但发生几率极小; 对生育的影响随性别、年龄而异。,引起男性不育的阈剂量,受照剂量相同时,分次照射的

13、损伤高于单次受照。 产生严重性性腺损伤的阈剂量与安全剂量间差距甚小,如每周30mSv, 一年内能发生绝育或精子严重减少; 而每周6mSV时,12一13年后末发现对精子计数或对生育力的影响。,引起女性不育的阈剂量,卵巢也有较高辐射敏感性但略低于睾丸; 年龄是决定性因素,35岁以下耐受力最强; 含有生殖细胞的数量是一定的 (成人约100000个),一旦完全破坏,就绝育了; 对性激素的生成有较大影响。,胚胎和胎儿的辐射效应,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胚胎和胎儿的辐射效应,主要器官形成期损害导致的畸形,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致畸。 严重智力障碍存在阈值。对群体估计阈值位

14、于0.10.2Gy,个体约0.48Gy。,儿童智力障碍发生率与孕龄关系的分析,孕龄10一17周时最为敏感。孕龄18周后也可能发生,但其危险度已降至其前的14。 孕龄7周和26周者,未发现诱发智力低下。 每年接受0.01Sv的女性群体中胚胎的平均危险度约为10-5年。,眼晶体的辐射效应,影响:眼晶体混浊(lens opacities),白内障(cataract),ICRP估算的辐射致白内障的阈剂量为:单次照射210 Gy; 放疗病人致白内障阈剂量的估算:单次照射2Gy,在313周分次照射达5.5Gy; 低能中子中能中子高能中子X射线。,辐射白内障的发生概率,致癌效应,致癌效应(Carcinoge

15、nesis),恶性疾病(Malignancy),与射线类型、照射条件和被照对象有关; 在高LET辐射作用下,很可能趋向于线性(L)模式;在低LET辐射、低剂量率作用下,很可能符合线性平方(LQ)模式; 对、 核素内污染致癌观察,则支持实际有阈值的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组织和器官对辐射致癌作用的敏感性,辐射致癌的潜伏期:,白血病:1013年; 甲状腺癌:20年; 乳腺癌:23年; 皮肤癌:25年; 一般潜伏期取25年。,白血病,受照低于1.0Gy组,在长崎看不到白血病发病率的明显增加,而广岛则不同。 中子对诱发慢性白血病贡献较大。,高本底地区调查(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等)未发现居民白血病发

16、病率增高。,对低LET辐射,白血病诱发率约(1525)10-4Gy。 这是剂量高于1.0Gy受照人群观察值,受照小于0.1Gy时,它要小得多。,“善良的”恶性肿瘤,自然发生率高,女性比男性高2.5倍,死亡率低。 据估计,外照射诱发甲状腺癌的有意义的剂量,成人为2.0Gy,小儿为1.5Gy。131I诱发甲状腺癌的放射性活度,成人为5.5108Bq,小儿为7.4 107Bq。,甲状腺癌,辐射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度为(50150)10-4Gy-1,诱发致死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度(515)10-4Gy-1,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易转移。,低LET辐射诱发肺癌的危险度对受照时大于35岁的人来说,在5010

17、-4Gy左右; 全年龄段整个人群的平均危险度为2510-4Gy。,铀矿山肺癌的诱发率比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高;,肺癌的自然发生率有较大差异:,日本:10210-6 a-1 捷克: 70610-6 a-1,Why?,吸烟的作用:缩短了辐射诱发肿瘤出现的时间,乳腺癌,乳腺癌也是“善良的”癌症,诱发率高,尤其是青年女性,死亡率低。,乳腺癌的诱发率远高于死亡率,致死性乳腺癌的危险度约为5010-4Gy。,出生前受照的儿童发生的恶性肿瘤,宫内胎儿受照0.0020.2Gy后,诱发致死性恶性疾病的危险度为(200250)10-4Gy-1。其中一半是白血病,1/4是神经系统肿瘤,辐射的遗传效应,From:

18、UNSCEAR报告,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Barcinski,1975年,巴西瓜拉巴地区,年剂量640mR/a,染色体总裂变数显著超过对照组; Pohl-Ruling,1979年,奥地利Badgastein地区,剂量率1.13.4mSv,染色体畸变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高本底地区居民的染色体畸变,医疗受照人员染色体畸变,职业照射染色体畸变,累积吸收剂量0.078.08mGy范围内,年吸收剂量率5mGy,染色体畸变率与累积剂量和年剂量率有相关性。,结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相当敏感的生物学指标;高剂量照射下,畸变率和受照剂量有相关性。”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仅意味着机体受到照射,并不意味着人体发生了辐射损伤,也不意味着将来发生恶性肿瘤。” “对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子代的调查未发现辐射所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