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章流变学Rheology,9-1 引言 Introduction 9-2 黏度 Viscosity 9-3非牛顿流体 Non-Newtonian flow 9-4黏弹性 Viscoelasticity,第9章流变学,9-1引言,流变学是研究在外力作用下物质流动与变形的科学。 最简单的流变性一方面表现为牛顿黏性流体的性质;另一方面表现为虎克弹性固体的性质。 但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尤其是具有胶体性质的物质既非牛顿流体又非虎克固体,它们在外力作用下呈现出特殊的复杂的形变和流动特性,这就是流变学所要研究的对象。,9-1引言,研究流变学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物体的流变性质而不追求其内在原
2、因;其二是通过实验,从物体所表现出的流变性质联系到物体内部的结构,解释现象的本质。,胶体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质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1)分散介质的黏度; (2)质点的浓度; (3)质点的大小和形状; (4)质点质点和质点分散介质间的相互作用。,一、牛顿黏度定律,9-2 黏度,二、黏度的测定,三、稀胶体溶液的黏度,黏度是液体在流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内摩擦的大小。 一种液体的黏度,就是指对该液体不同部分相对运动时内部阻力的测量。,一、牛顿黏度定律,9-2 黏度,图9-1,上式中,为液体流动时的速度梯度,亦称切速率;,为维持稳定的流动,保持速度梯度不变,则要对上面的平板施加恒定的力,称为切力F ; 表
3、示单位表面积上的切力; 为该液体的黏度,其单位为Nm-2s或Pas。,牛顿黏度公式,9-2 黏度,凡符合牛顿黏度公式的液体称为牛顿流体。 其特点是只与温度有关,对给定的液体,在定温下有定值。不因或D 值不同而改变。,9-2 黏度,上述稳定的流动称为层流,在同一层上流速相同,不随时间而改变。 当速度超过某一限度时,层流变成湍流,有不规则的或随时间而变的漩涡发生,此时就不再服从牛顿黏度公式。,9-2 黏度,二、黏度的测定,1、毛细管流动法 是一种最常用的测量黏度的方法,是建立在流体通过毛细 管的流动这一现象的,迫使流动所需的压力造成了剪切应力。 两种液体的相对黏度系数可用一个简单的奥斯瓦德黏度计
4、来测量。,测定黏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及落球法。,奥斯瓦德黏度计,9-2 黏度,图9-2 奥氏黏度计,对于研究非牛顿液体的流动状态, 多采用同心圆筒式、锥板式装置。在实 际工作中主要由它来确定流体的流型。,2、转筒法,或,体系黏度、筒的转速和所加重量W(或弹簧丝的偏转角)之间的关系:,9-2 黏度,图9-3 同心圆筒式黏度计,扭力丝,反射镜,变速马达,9-2黏度,锥,板,样品,图9-4锥板法,锥板装置可使整个样品的速度梯度保持为常数,故特别适用于高黏度物质的研究。,9-2黏度,液体流动时,为克服内摩擦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若液体中有质点存在,则液体的流线在质点附近受到干扰,需消耗额外的能
5、量。因此,溶胶或悬浮液的黏度均高于纯溶剂的黏度。 胶体分散体系的黏度与分散质点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实验与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三、稀胶体溶液的黏度,9-2黏度,设纯溶剂的黏度为 ,溶液的黏度为 ,两者不同的组合 得到不同的黏度表示方法:,9-2黏度,对于稀的溶胶或悬浮液,爱因斯坦曾导出下列关系式:,其中 k 为常数,k = 2.5 。即:,为分散相所占的体积分数。,因此,这些质点对分散体系黏度的影响,仅取决于其所占的总体积,而与质点的大小无关。,1、分散相浓度的影响,在推导上式时的基本假定: (1)质点是远大于溶剂分子的圆球; (2)质点是刚体,且与介质无相互作用; (3)溶胶很稀,液体经过
6、质点时,各层流所受的干扰不相互影响; (4)无湍流。,如某些孢子和真菌、聚苯乙烯等的一些稀分散体系(0.02)为实验所证实。,9-2黏度,对于体积分数不大于3的球形质点,与 呈线性关系,但k2.5; 对于非刚性球悬浮体(如乳状液), k2.5。,对于中等浓度的分散体系,由于质点周围的流线紊乱区域的相互重叠,爱因斯坦公式不适用。,顾茨(Guth)和西姆哈(Simha)公式:,9-2黏度,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因此,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测量液体的黏度时必须注意控制温度。 溶胶的黏度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由于溶剂的黏度也相应降低,故随温度的变化往往不大。 但
7、对于较浓的胶体体系,由于在低温时质点间常形成结构,甚至胶凝,而在高温时结构又常被破坏,故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要大得多。,9-2黏度,质点是球形,黏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液体经过质点时流线所受到干扰所造成的。 若质点是不对称的,即使是浓度很稀时,溶胶的黏度也比爱因斯坦公式所预期的高得多。 这是因为不对称质点在液体流经时质点发生转动,消耗了额外的能量,同时质点之间也可以发生相互干扰,因而黏度大大增加。,3、质点形状的影响,9-2黏度,刚性棒状质点在速度梯度的定向作用可以忽略的条件式:,9-2黏度,式中,J 为分子的长短轴之比。 质点越不对称,溶液的黏度越高。 溶剂化作用也对黏度有影响,特性粘度正比于溶
8、剂化因子(即分散相中溶剂化与未溶剂化体积之比,随质点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不对称性与溶剂化都可使特性黏度增加。,由爱因斯坦公式可知,球形质点稀溶液的黏度仅与质点的体积分数有关,与质点大小无关,因此不能由黏度的测定来确定质点大小。 若质点形状很不对称时,则黏度与质点大小很有关系,因为质点变大的结构常使不对称性增大,故溶液的黏度也随之增大,因而有可能将黏度和质点大小定量地联系起来。,9-2黏度,4、黏度与质点大小的关系,若质点带电,则溶液的黏度增加,这种额外的黏度通常称为电黏滞效应。 溶液黏度和质点半径 r 以及电位之间的关系式:,5、电荷对黏度的影响,9-2黏度,为电导率,为介电常数。,9-3非
9、牛顿流体,一、塑性流体,二、假塑性流体,三、胀性流体,四、触变性流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各种高分子溶液、熔体、膏体、凝胶、交联体系、悬浮体系等复杂性质的流体,几乎都是非牛顿流体。 在流变学中常以切速D为纵坐标,切力 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流变曲线,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流变曲线。 牛顿流体的黏度不随切力而变,定温下有定值。 D与成正比,故其流变曲线是直线,且通过原点,即在任意小的外力作用下液体就能流动。,9-3非牛顿流体,对于非牛顿流体,比值为 不再是常数,可用表示此时的,称为表观粘度。其流变曲线依照的不同形式,主要有塑性型、假塑性型和胀性型三种。,9-3非牛顿流体,D,d,a
10、,c,b,a. 牛顿型,b. 塑性型,c. 假塑性型,d. 胀性型,图9-5用转筒式黏度计测得的四种流型,为塑性黏度,是开始流动时的临界切力,称为塑变值。此种流体称为塑性流体。,1、塑性流体 特点是切力须超过某一临界值后,系统才开始流动。 一旦开始流动,其D之间像牛顿流体一样呈线性关系。其流动行为可以用下式描述:,9-3非牛顿流体,凡黏度随切速D值的增加而减少者,这种现象称为切稀。 凡黏度随切速D值的增加而增加者,这种现象称为切稠。,9-3非牛顿流体,塑性体具有切稀作用,其原因是在这种系统中,分散相粒子以聚集态存在,形成一定的结构,当切力超过一定值后,结构破坏,自由移动的粒子增加,故黏度下降而
11、具有切稀作用。,塑性流体流变曲线的特点是具有塑变值。有些系统也具有塑变值,但在超过塑变值后,其D之间不呈线性关系,也属于塑性流体。,2、假塑性流体 系统无塑变值,流变曲线从原点开始; 黏度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它随切速D值的增加而减少,即具有切稀作用。 此类流体的流动行为常可用指数公式描述:,(0n1),K 和 n 值视液体不同而异,K 是液体稠度的量度,K 值越大则液体愈稠。 n 值小于1,是非牛顿性的量度。,9-3非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是一种常见的非牛顿流体,大多数高分子溶液和乳状液都属于此类。如羧甲基纤维素、淀粉、橡胶等。 絮凝了的溶胶也是假塑性系统,因为在切力作用下,絮凝物的结构被切
12、力所拆散,因而黏度降低。如完全拆散,黏度就不能进一步下降。,9-3非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形成原因有: 这类体系倘若有结构也必然很弱,故塑变值几乎为零,在流动中结构不易恢复,故表观黏度是随切速增加而减小; 这类体系也可能无结构,表观粘度的减小是不对称质点在速度梯度场中定向的结果。,9-3非牛顿流体,3、胀性流体 有些固体粉末的高浓度浆状体在搅动时,其体积和刚性都有增加,故称为胀性系统。 特点是:无塑变值,流变曲线从原点开始; 黏度随切速D值的增加而升高,即具有切稠作用。 此类流体的流动行为也可用指数公式描述:,(n1),n 值与1的偏离程度作为非牛顿性的量度。,胀性流体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3、 分散相浓度需相当大,且应在一狭小范围内; 如淀粉大约在4050的浓度范围内可表现出明显的胀流型。分散相浓度较低时为牛顿体,较高时为塑性体。 颗粒必须是分散的,而不是聚集的。,9-3非牛顿流体,静止,搅动,图9-6胀性流体的产生,9-3非牛顿流体,4、触变性流体 上述三种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流变曲线都可用 来描述,其中都不包括时间因素。 但某些流体的黏度不仅与切变速度大小有关,而且与系统遭受切变的时间长短有关,它们是时间依赖性流体。可分为两类: (1)触变性系统 (2)震凝性系统 这两种都是非牛顿流体,但切变与时间有关。,9-3非牛顿流体,(1)触变性系统 绝大多数时间依赖性流体是触变性流
14、体。 触变性流体内的质点间形成结构,流动时结构破坏,停止流动时结构恢复,但结构破坏与恢复不是立即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系统的流动性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触变性可以看成是系统在恒温下“凝胶溶胶”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的表现。 物体在切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黏度暂时性降低,则该物体即具有触变性。,9-3非牛顿流体,在用转筒式黏度法测量触变性流体的曲线时,升高切变速度的上行线与降低切变速度的下行线不重合,形成一个滞后环,这是触变性流体的显著特点。,D,D,A,C,B,图9-7触变性流体的流变曲线示意图,9-3非牛顿流体,还有一种负触变现象,它与通常的触变性相反,即在外切力作用下,系统的黏度迅速上升
15、,静止后又恢复原状,它是具有时间因素的切稠现象。 从滞后圈来看,它是顺时针的,而触变系统是逆时针的。 最初发现负触变性是在高分子溶液中,最典型的是5聚异丁烯的苯溶液。,9-3非牛顿流体,(2)震凝性系统 震凝性系统是溶胶在外界有节奏的震动下变成凝胶。这种节奏性震动可以是轻轻敲打、有规则的圆周运动或搅拌等。 例如,膨润土悬浮物在静置时凝结得很慢,但当轻轻震动时,就会很快凝结起来。 将1.3蒙脱土是悬浮体放入1cm直径的试管内,加一滴饱和NaCl(或KCl)溶液,用橡皮棒有节奏地轻轻敲打试管,在25时经过15s就凝结成凝胶。,9-3非牛顿流体,震凝性与胀性不同 当外切力取消后,胀性系统的黏度立即降
16、低而“稀化”;而震凝性系统保持凝固状态,至少有一段时间呈凝聚状态,然后再稀化。 从微观结构看,胀性系统的悬浮体是“高浓度的”,固体含量常高达40以上,润湿性能良好;震凝性固体含量低,仅 12左右,而且粒子是不对称的,因此形成凝胶完全是粒子定向排列的结果。,9-4黏弹性,某些物质例如高分子浓溶液(或熔体)在显示黏性流动行为的同时,也具有弹性特征,这就是黏弹性流体。 在一物体上施加切力时,该物体就产生形变,形变与切力成正比,并服从虎克定律;如除去切力,物体立即恢复到原来的形态,称为弹性流体。 对牛顿流体来说,切力除去后,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对固体施以很大的应力之后,也会发生形变流动,而液体在快速外力作用下也会显示出像固体那样的弹性。流动性与弹性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中职高考数学试卷
- 合肥中学数学试卷
- 河南安阳2024三模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过滤器元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电子废弃物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银亭设计调研报告
- 中国色彩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红外气体分析仪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烧烤台板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四川省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
- 文化礼堂g管理制度
- 顺昌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乐器演奏团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7月辽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凡几PomPom设计生活季招商手册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会计领军人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招聘笔试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