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课件:01_3蛔虫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课件:01_3蛔虫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课件:01_3蛔虫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课件:01_3蛔虫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课件:01_3蛔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简 介,形 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思考题,重点,全国感染人数(1994年统计):5.31亿 全国平均感染率为46.999% 最高省:贵州( 71.15%) 最低省:西藏(6.027%) 农村城市,儿童成人,一、形态(morphology),1.成虫(adult):,2.幼虫(larva):,3.虫卵(egg):,1.成虫:,为较大型肠道寄生虫,一般雄虫长15-30cm,雌虫长20-35cm,个别可达49cm。,雌虫:尾端钝圆,雄虫:有一对交合刺,2.幼虫:,3.虫卵:,受精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未受精卵,感染性卵,蛋白质膜

2、 albuminous membrane,新月形空隙 crescentic space,卵壳 egg shell,卵细胞 ovum,受 精 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受精和未受精虫卵的蛋白质膜均可脱落,卵壳无色透明。,未受精卵,多呈长椭圆形,蛋白质膜和卵壳较受精卵薄,内容物为屈光颗粒,感染性卵,形状与受精卵基本相同,卵内含有活的线状幼虫,二、生活史(life cycle),经肺体内移行,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以空肠为多, 回肠次之。雌雄虫交配后,雌虫产卵, 随粪便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受精卵在温暖(21- 30)、潮湿、荫蔽、氧气充分的土 壤中,约经2周,卵内细胞发育为幼 虫,再经1周,幼虫第1次蜕

3、皮,成为 第2期幼虫,为感染性卵。,感染性卵是感染阶段,只有 此期虫卵才具有感染性,进入宿 主体内后可以继续发育。,人若经口误食感染性卵,在小 肠内,卵内幼虫释出孵化液,消化 卵壳,幼虫从卵内孵出。,经肺移行途径,小肠,肝,右心,肺,气管,穿过肺部毛 细血管到肺泡,咽,食管,胃,随吞咽,蜕皮两次,生活史要点,1.无需中间宿主,2.感染阶段:,感染途径:,3.幼虫有移行过程,4.幼虫在肺发育,5.自感染性卵 成虫产卵约经60-75 天,成虫寿命一年左右。,感染性蛔虫卵,经口,三、致病(pathogenesis) 幼虫和成虫均有致病作用,幼虫的致病作用,成虫的致病作用,病人照片,移行过程中引起组织

4、损伤,形成肉芽肿。 肺蛔虫症: Loeffler综合症,原因: 幼虫对肺组织机械损伤、分泌免 疫原性物质引起局部及全身反应。,表现:咳嗽、血痰、哮喘、发热、荨麻疹、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一)幼虫的致病作用,寄生在肺部的蛔虫幼虫组织切片,(二) 成虫的致病作用,1.掠夺营养:掠夺半消化食物营养不良, 儿童发育障碍,2.损伤肠粘膜:唇齿机械损伤+代谢产物化学 刺激肠粘膜炎症,影响消化吸收,3.引起过敏反应:IgE介导荨麻疹、皮肤瘙痒、 血管神经性水肿,4.并发症 异位寄生引起,(1)胆道蛔虫症:寄生环境的改变可引起 蛔虫钻入胆管,(2)蛔虫性肠梗阻:成虫数量多,纽结成 团,堵塞肠管,肠穿孔,肠穿

5、孔,胆道蛔虫症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右上腹绞痛,间歇性加重,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图中显示一条或多条蛔虫寄生在肝门胆管内。,由于大量蛔虫成虫扭结成团,阻塞肠管,阻塞部位多发生在回肠,症状多表现为脐部或右下腹突发间歇性疼痛,伴有呕吐、腹胀。图为蛔虫性肠梗阻患者病理标本。,四、实验诊断(diagnosis),1.粪便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direct smear method),2.痰中检查幼虫,3.虫体鉴定 患者有吐虫或排出成虫,第二步,第一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一步 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第二步 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 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 片的厚度以透过隐约可辨认书上的字 迹为宜。,第三步 加盖盖玻片,第四步 低倍镜、高倍镜镜检,五、流行与防治,传染源,流行,传播途径,粪便中含有受精蛔虫卵的患者 和带虫者,易感人群,感染性卵污染了食物、水、手,经口感染,人群均易感染蛔虫病,药物:丙硫咪唑、甲苯咪唑等,防治:病从口入,防治原则,加强卫生宣传,加强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