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讲: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第一阶段: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建国初至50年代),第二阶段:开创新局面时期(70年代),第三阶段:外交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复习目标 1.说出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内容,并能区别出方针内容 2.简述三个时期我国的外交主要成就,.,1背景:,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2、苏联支持帮助中国。,国际:,国内:,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初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亟待重建),中国国力弱小,巩固政权的需要。,.,新中国诞生后外交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 如何建立自己
2、的对外关系? 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战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不致处于孤立地位,2 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思考: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
3、 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中苏社会形态上相同,“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 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说出下列图片反映新中国初期外交哪些成就,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苏联(1949.10.3)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10.6) 朝鲜(10.6) 捷克斯洛伐克(10.6) 波兰(10.7) 蒙古
4、(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第一次建交高潮(1949-1950),.,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战后亚非拉民族国家纷纷独立。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首次提出:
5、进一步阐释: 内容: 意义:,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背景,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1.“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A.不结盟原则 B.睦邻友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7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发展了与周边国
6、家的友好关系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D,D,.,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4、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背景:,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同: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 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含义:,.
7、,B,1.对下列历史概念理解准确的是 A“另起炉灶”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B“求同存异”是指在外交中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2014-2015西城期末1950年初,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和瑞士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 A中国建交的重点是西方国家 B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已破产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确立 D中国外交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9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领域的进展表现在 A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推行外交“三大政策” C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积极参加“不结盟运动”,C,.,(3)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形势
8、紧密相连。结合20世纪50年代外交发展的史实,回答:中国是如何适应世界形势发展自己的?(4分),20世纪50年代,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二、开创外交新局面时期(70年代),外交成就:,1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3 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1、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2、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
9、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帮助,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乔的笑”,.,“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1、尼克松总统把手伸过来的原因有哪些? 2、中美握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你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中美关系改善,(1)从美国来看: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2)从中国来看: 利于改善国际地位 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原因,.,思考:中美关系发展的 最大障碍是什么?,台湾问题,.,思考: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历史问题,.,25“尼克松通过中美和解得益匪浅。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尼克松在某种意义上把中国拉过来矫正了世界的平衡。”“三角”分别指A中国、美国、苏联B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遵义茅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大学生健康网络构建路径
- 动漫介绍课件图片素材
- 2025年中国济南市智慧灯杆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生物转盘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服务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木材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市管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会议
- 爆破三员培训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含答案
- 2025重庆电费收费标准
- 露天采石场应急预案
- 2025-2030中国水溶性肥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复杂特征点云的高精度快速配准技术
- 2024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J50T-098-2019 城市绿化养护质量标准
- 消防接警调度(一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材教法基础培训
- DB3301T 0410-2023 城市河道生态清淤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