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 13_第1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_第2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_第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_第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识记内容:英国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开始国家?政治前提?最早部门?开始标志(开端)?主要标志?理论基础?进入时代?代表人物?发明成果?新动力?新能源?材料?交通工具(水路、陆路)?突出特点?影响?(生产领域、欧美、英国、社会结构、世界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面貌、自然环境、中国)完成标志?启示?,识记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 ?最早国家(策源地)?前提?(政治、经济、理论基础)核心?主要标志?进入时代?新动力?新能源(电力的影响)?交通工具(时间?国别?发明者?)?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代表人物(重要代表人物)?发明成果?突出特点?影响(经济?政治?生活方式

2、?人类社会?)?对中国的影响(积极、消极)?启示?,本课知识要点:,一、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一课,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起止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核心: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主要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时代: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策源地:美国、德国 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 新动力:电力、内燃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3页),读图:请在地图上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1831年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

3、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也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世界第一台发电机的诞生,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电力,发电机、电动机、高压输电技术、 电灯、电报、留声机、摄影机、放映机、蓄电池,应用: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日常生活 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股份公司成为企业主导,现代流水线开始出现 四大支柱产业: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 车制造 重要代表人物:爱迪生 时期: 国籍: 被誉为“ ” 贡献:发明了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 名言: 优秀品质: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想一想,电力作

4、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干净、方便、安全、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按户按需分配能量,说一说: 电力作为新能源,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你能否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生产: 生活: 针对用电紧张的解决方案:养成节约用电习惯; 发展节能技术。 可以发展哪些新能源代替电能源: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发电。,这些发明你认识吗?,说一说:,1、左图人物是谁? 2、你知道他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吗? 3、你能否讲述有关他的一个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爱迪生的所说所做,对你有何启迪?,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18

5、79年爱迪生研制出碳丝白炽炮灯,美国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识记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起止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4、策源地:美国和德国 5、核心: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6、主要标志:电力的

6、发明和应用 7、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 8、时代: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9、新能源:电力、石油 10、新动力:电力、内燃机,11、电力的应用及影响 应用: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日常生活 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股份公司成为企业主导,现代流水线开始出现 12、四大支柱产业: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 车制造 13、重要代表人物:爱迪生 时期: 国籍: 被誉为“ ” 贡献:发明了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 名言: 优秀品质: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1、内燃机的创制 2、汽车的出现 3、飞机的发明,第2课 工业革命新发展,识记内容:

7、动力机?新能源?新型交通工具(时间、国别、创始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汽车飞机的影响?,阅读教材 探讨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另一标志性的动力机是 ;你如何理解“另一”。 举例说明内燃机的应用(新交通工具;农业机械) 现代汽车工业的起步:德国 、 ;美国 、称号“ ”。 20世纪人类发明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发明者? 新交通工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取代了蒸汽机成为动力机中主力军,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把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石油成为新能源,1、内燃机的创制,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最终取代蒸汽机成为现代动力机中的主力军,你觉得它有何优点?(8页) 效率高、马

8、力大、结构小设备轻、运转平稳等 请举出几个用内燃机作动力机的例子。,巩固学习,说一说,内燃机的创制者:戴姆勒(以汽油为燃料),2、汽车的出现,1885年, 国工程师 和 发明汽车;不久,以 公司为代表的 国汽车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德,本茨,戴姆勒,福特,美,装在轮子上的国家,1929年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王国,3、飞机的发明,(1)人类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发明时间、发明人及其国家? (2)新交通工具的影响? 积极影响:方便了了人们出行,扩大了空间,缩 短了时间地球变得更“小”了。 消极影响: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 挤,引发交通事故。,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历史沉思,

9、中国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被称为“中国创始飞行大家”,“中国飞行第一人”。1909年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1910年,他制造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飞机大赛中获得“时速第一”奖。然而由于中国政局的动荡,致使冯如在中国制造飞机的愿望成为泡影。 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 请结合该时期的中外国情,将冯如莱特兄弟的不同境况作一对比,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强盛是实现个人理想的保证,识记内容: 1、动力机 2、新能源 3、新型交通工具 汽车:时间、国别、创始人。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飞机:时间、国别、创始人 4、

10、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的影响?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发明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3、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2、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发展不平衡。 3、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4、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

11、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识记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起止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4、策源地:美国和德国 5、核心: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6、主要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7、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 8、时代: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9、新能源:电力、石油 10、新动力:电力、内

12、燃机,11、电力的应用及影响 应用: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日常生活 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股份公司成为企业主导,现代流水线开始出现 12、四大支柱产业: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 车制造 13、重要代表人物:爱迪生 时期: 国籍: 被誉为“ ” 贡献:发明了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 名言: 优秀品质: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识记内容: 1、动力机 2、新能源 3、新型交通工具 汽车:时间、国别、创始人。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飞机:时间、国别、创始人 4、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发明成果。 6、启示:科学技术是第

13、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3、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2、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4、人类社会: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识记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 ?最早国家(策源地)?前提?(政治、经济、理论基础)核心?主要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