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药急诊科 蔡家骥,急诊科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部门之一 急诊患者的特点:人数没有计划性,病情没有预见性 急诊科处于“拥挤”或“过度拥挤”状态,出现急诊就诊顺序或“等候”的问题,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拥挤”:80 患者是“非急诊患者”,分诊的发展经过,Triage(分诊) 原文来自于法语,原意为“挑选”、“选择”、“分类”的意思,在17、18世纪时用于羊毛分类和咖啡分类上。 法国战争时军医拉雷最早运用伤势分类的方法来管理大量伤兵处理的优先顺序。 美国内战时用在战场上作为伤患损伤程度的分类。 二次世界大战、越战、伊拉克战争时,检伤分类被广泛使用在战
2、场上的伤兵处理。,最早于急诊室实施分诊的是1960年美国耶鲁-新哈芬港医院开始在急诊由医生分诊; 最早由护理人员担任分诊是于1964年的美国纽约医院。 80年代起,分诊被列入医疗保险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认证必须具备的服务内容。 不同地区的名称:分诊 / 分流 / 检伤分类,分诊的发展经过,分 诊,以科学的方法做依据,以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来评估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决定病患就诊的优先秩序,使急诊患者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且迅速的医疗照顾和护理,因而达到降低病患死亡率,增强急诊之效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依照其医疗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定观点,而设计出属于自己国情和需要的预检分诊系统。,5级国际预
3、检系统: 美国使用的急诊严重指数(ESI),用独特的方法将敏度分级与资源使用相结合,预检不足的发生率较低; 澳大利亚使用的澳大利亚预检标尺(ATS),它根据患者可等待医疗救治的时间而将其分为:立即-需复苏、危急-10min、紧急-30min、亚紧急-1h 和不紧急-2h5个级别。 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TAS)是根据急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分需复苏(级别1)、紧急(级别23)、非紧急(级别45)5个级别来进行救治。 英国曼彻斯特分诊系统(Manchester Triage System,MTS) 香港医院管理局所采用的五级分流制度 本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类,突出重危患者优先就诊的特
4、点。,国外急诊分诊概况,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5类,( critical patient ),( acute patient ),(emergency patient),(non-emergency patient),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60分钟予急诊处理,( fatal patient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生命垂危患者,有致命危险危重者,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普通急诊患者,非急诊患者,120分钟,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 适当延时给予诊治,国内急诊分诊概况,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分诊护士承担了导诊的工作,缺乏统一 的分诊标准,标准都是根据患者
5、的疾病病种的分科进行分诊; 急重症患者采取开放绿色通道的方式优先救治,实施“先抢救后 挂号,先抢救后付费”的制度; 06年北京协和医院根据危急、危重、紧急、不紧急4类病情制 定了急诊分诊的标准并实施至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先预检,后挂号,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卫生部急诊分诊的要求(试行),预检分诊系统的建立,第一眼-立即的视诊 生命征象/(感染管控)* 病患主訴 使用首要调节变数 -生理身体评估 疼痛评估-十分量表 受伤机制 次要调节变数 决定检伤分级,再次評估,Critical Look,Vital signs/ Infection Control,Presenting Com
6、plaints,1st modifiers/ Pain scale/ MOI,检伤过程,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一、检伤分类的主要依据 1、生命征象:血压、脉搏、呼吸、意识、体温 2、主诉内容:胸痛、腹痛等 3、不适及疼痛的程度,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二、检伤分类的辅助依据 1、年龄:老年人及儿童要留意 2、慢性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等 3、特殊重大疾病:冠心病、急性中风等,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三、检伤分类的等级 常用的检伤分类等级包括3级、4级或5级,不一定都要相同,因由急诊的就诊量及急诊的医疗人力资源来决定。,分流指引,香港:,级-病情危重足以致命,立即诊治 级-病情转危可以致命,15分钟内处理
7、级-病情严重需尽快处理,30分钟内处理 级-病情稳定可等待处理,90分钟内处理 级-病情稳定症状轻微,需长时间等候约180分钟,候诊时间,分诊标准,台湾:2010年,仿加拿大检伤分级制度CTAS,由四级分类 改为五级分类TTAS。,第一级 复苏急救(RESUSCITATION) 第二级 危急(EMERGENT) 第三级 紧急(URGENT) 第四级 次紧急(LESS URGENT) 第五级 非紧急(NOT URGENT),我院预检分诊标准,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四、分诊护士的基本条件(一),必须是资深护理人员,至少有5年以上急诊室工作经验。(卫生部要求) 具有熟练的临床判断能力,并接受过分诊训练
8、课程,及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联系并担任分诊工作。如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术(ACLS)、创伤急救术、急诊护理课程等。 熟知医院的规章和政策。 熟知医院、部门的指引。,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四、分诊护士的基本条件(二) 1、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要具备识别危险的能力 3、要具备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能力 4、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5、要具备调节流量的能力 6、要熟练各种应变流程 7、要熟练各种团队照护的启动方式,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五、检伤分类应注意的事项 1、病人不论病情轻重,都必须在5分钟内接收到分诊 2、不要在分诊站对病人进行详细的检查 3、检伤只需记录病人重要的信息 4、轻症要主动指引到候诊室 5
9、、不适当的检伤要进行讨论 6、主客观判定结果以最严重者为主 7、要分析病人检伤与预后的关系以积累经验,检伤分类因为要求快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接受适度的过度检伤,才能降低有危险性多少不足检伤。,尊重检伤结果 提高辨识能力,急诊分诊信息系统,检伤分级,预检创伤评分系统,三无人员就诊,二次分诊,候诊区必要的间断多次评估病人 有文献报告, 在三类病人中有25%的病人可能在等候期间会发生一些高危情况。因此, 再次评估对确保分诊的准确率、病人安全非常重要。,参考文献: Kennedy J, Rhodes K, Walls CA, et al . Access to emergency care:Restricted by longwaiting times and cost and coverage concerns J . Ann Emerg Med, 2004, 43(5) : 567 -573.,Triage is a dynamic process: A patients condition may improve OR deteriorate during the wait for entry to the treatment area.,急诊预检分诊及分级标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所有来院就诊患者均需进行预检分诊; 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使用四级分诊标准,患者有序就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