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济建设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基础,是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本章要求同学们要充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结构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改善以及积极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充分认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充分理解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积极扩大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方面作出的努力。,3,主要内容:,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5,6,1、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2、我国当前经济发

2、展中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根本出路: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7,1、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产出,投入,8,1、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1)速度和结构 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量的规定性,结构则是经济质的规定性的主要方面。 不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和前提的高速度,不仅不能够长久保持,而且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危害。,9,(2)速度和质量 高质量就是生产的产品性能好,用途广,经久耐用,可靠性和精密度高,品种、规格、花色、外形、尺寸多样,在满足需要方面有很强的适应性;就是生产产品过程中废品率低、成品率高,从而燃料、动力、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消耗少、成本低,也就是说,用同样的人力

3、、物力和财力,能够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前一个表现是直接的增产,间接的节约;后一个表现是直接的节约,间接的增产。 提高生产的质量,既能增产又能节约,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高速度。,10,(3)速度和效益 我们所要求的速度,是有良好经济效益的速度;我们所要求的经济效益,是有一定增长速度的经济效益。只有符合国情和国力的增长速度,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增长速度。,11,2、当前我国在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主要问题: 重速度,轻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 重数量,轻质量,产品质量不高。 重速度,轻效益,经济效益较低。,12,()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

4、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定的发展速度是以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的。 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又是以一定的发展速度为必要前提的。,13,()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增加投入,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和数量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的经济增长),14,当前我国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是全面的战略性调整。结构高速的目标是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5、。,()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5,第一,以市场为导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第二,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高我国信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16,3、根本出路: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之路,(1)“快”是要件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综合国力不强,技术水平又较低,解决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的压力很大。在那样的具体条件下,比较偏重于发展的速度,是必须的。,17,199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50美元,开始迈出低收入国家的

6、行列;2003年,又迈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2006年,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并开始向中上收入国家迈进。,18,“黄金发展期”往往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也是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增长徘徊。从这一角度看,它又要求经济要“好”的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快”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增长和消耗降低,即“好”的基础上,并与社会进步协调共进。,(2)“好”是保障,19,(3)“又好又快”才能可持续发展 继续用高代价换高速度

7、,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为此,必须从过去一味强调高速度转变到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也就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又好又快”。,20,21,思考: 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3、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2,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化的三大特性: 过程性先进性体系性。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什么是工业化?,2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认为工业化

8、初期人均GDP一般为1200美元2400美元,(按1998年美元价值计算),中期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体系有:,24,3、三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人均GDP1000美元以上,一二三产业生产结构为12.7%、37.8%和49.5%;就业结构为15.9%、36.8%和47.3%; 4、城市化水平。人均GDP800美元1000美元,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为60.165.8%;

9、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体系有:,2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报告,26,(2)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27,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大特点:,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8,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表现:,一是

10、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工业化; 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三是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 ; 四是充分考虑就业的工业化 。,29,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突出问题:,(1)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3)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 (4)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 (5)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 。,30,3、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主要战略: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3、协调城乡关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31,资金技术密集型与

11、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32,33,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34,35,薄弱环节,农村生产力落后,城乡差别大,农民生活 水平较低,国民经济的,农业仍然是,36,江西湖口农民春耕前忙于修农具。,37,农民工在春节后返城。,38,、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粮食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种养业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农村就业结构等,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39,40,、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

12、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 -江泽民,41,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建设,发展小城镇的作用,42,党对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一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深化农村改革,43,减轻,减轻,规范,稳定,规范,稳定,推进农村税费改革,44,45,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4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47,、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世纪前10年西

13、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48,本世纪前10年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49,本世纪前10年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50,本世纪前10年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51,本世纪前10年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52,、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53,54,、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形成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55,4、西部新特区,近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中央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 进行这一新的改革试验,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全国改革发展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56,成立直辖市十周年,批准成立新特区,重庆,57,58,、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59,、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60,、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61,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积极发展中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